卫星运行时间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运用迁移类推法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运用迁移类推法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关键:掌握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竖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112×3= 25×17=
学生计算,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算后说计算方法。
112×3=,我用3乘2等于6,写在个位上,3乘十位上的1等于3写在十位上,3乘百位上的1等于3写在百位上,所以这道题等于336。
25×17,先用个位上的7乘5,得35,个位上写5,向前一位进3,再用7乘十位上的2得14,14+3=17,7写在十位上,向百位进1.然后用十位上的得5写在十位上,1乘百位上的2得2写在百位上。
追问:1乘5的积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小结:我们是怎样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同数位要对齐,用一个乘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乘数中的每一位,先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齐。
二、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情境: 呈现字幕“我国发射的第一
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时间。 引导学生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
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估一估:我们来估计一下114×21的结果可能是多少?
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乘20等于2200分。
把114看作115,把21看作20,115乘20等于2300分。
把114看作120,把21看作20,120乘20等于2400分。
2、迁移类推、探究算法:估计的准确吗?下面我们就来算一算。
这道题与复习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我们可不可以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道题呢?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一下卫星运行时间的问题,共同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自主探究:
2)、汇报交流:
学生经过5-7分钟的探索之后进行汇报:孩子们,来,谁说一说刚才你是怎么算的?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生1:我用110×20=2280,114×1=114,2280+114=2394,我们刚才估算的结果小了。
生2:我把21分解成7×3,先算114×7=798,再算798×3=2394.
生3:我用表格计算方法,把114分成100+10+4,用20和1分别去乘100、10、1,再把所得的结果加起来。
×
100
10
4
20
2000
200
80
1
100
10
4
2 2 8 0
+ 1 1 4
2 3 9 4
生4:竖式计算,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先用乘数个位上的1去乘前一个乘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和个位对齐,再用十位上的2去乘前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得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部分的结果加起来,所以这道题等于2394.。
2、追问: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学生回答:我们用2个十去乘4个一,等于8个十。所以写在十位上。我给予肯定,谁再来说?自己练习说。
3、总结:所以说,乘法在列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回答:相同数位对齐。
4、算一算、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135×74,谁到前面来做?其他同学在本上做。学生做完后,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
5、总结:现在知道了吗?三位数乘两位数,我们一要(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二要(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前一个乘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前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得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部分的结果加起来。)谁来试着说一说?谁再来说?
6、回顾方法:那么我们是怎样学会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呢?学生经过回顾,可能会回答:我们把新题和复习题相比较,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运用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迁移类推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这就叫迁移类推法,板书:迁移类推法。在以后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迁移类推法来尝试解答。
四、拓展训练,学以致用。
1、基本练习:完成练一练第一题,并与同伴说说计算过程。
2、深化练习:完成练一练第二题,说说思考过程。
3、拓展练习:运用迁移类推法尝试解答
1423×26 2361×216
五、全课总结:
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是运用什么方法学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