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单元 教案撰写人:
课 题 名 称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课 时
1课时
教学重点
科学
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能力
目标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态度与责任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和兴趣点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课前准备
水槽1个,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
板书
设计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环节(时间规划)
教学策略
一、问题导入2、
师:(教师那一块橡皮泥)想一想,橡皮泥放进水里,是沉是浮呢!
橡皮泥放在水中沉了,那我们能不能让他浮起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板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二、学习新课35’
1.观察橡皮泥的沉浮5’
师:我们可以把橡皮泥做成各种实心的形状,看看能不能让他浮起来。
讲解注意事项:
??⑴橡皮泥在出厂时每快的重量和形状都是相同的,所以为了我们活动的真实和公平请同学们不要改变每块橡皮泥的重量。
⑵每块橡皮泥观察到沉浮后要使用筷子夹出并放在一旁,然后再用其他橡皮泥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5’
用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想办法让它浮在水面上
三、讨论橡皮泥的沉浮、研究排水量25’
请小组来汇报
师: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每次放进水里水面升高的刻度也不一样?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
(师生讨论橡皮泥浮起来了与它排开水的量之间的关系。)
师:(观察板书对比沉的形状)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师:大家想一想,橡皮泥的沉浮和什么有关系呢。(小组可以讨论)
师:同样的一块浮起来的橡皮泥我们不改变他的形状,他可以沉下去吗?
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讨论
揭示橡皮泥的沉浮不但和他排开的水量有关,也和他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关。
三、拓展应用3’
通过我们设计的试验,我们了解了物体浮在水面上的科学道理,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你还知道哪些现象是可以用这个道理来解释的呢?(轮船是钢铁做的,但是却可以浮在水面上……)
让学生试误
生交流
生明白注意事项后,动手尝试
思考:改变了橡皮泥的什么?没有改变什么?
生动手操作
思考:改变了橡皮泥的什么?没有改变什么?
汇报、比较两次实验,分析原因
生: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交流。
生再次实验探究排水量,并记录
生:排开的水量不同。
生:与物体浸入水中后排开的水量有关
再实践(课堂、课后拓展)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