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6.3.2.1 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6.3.2.1 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1-20 20:0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证据。
2.概述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3.简述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二)技能目标
通过分析资料的探究过程,掌握对比的研究方法。
(三)情感目标
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生物进化的证据。2.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难点:运用对比的方法对生物的进化进行研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生阅读教材 “身边事”
提出问题,引出新课:地球上生活着丰富多彩的生物,有绿色开花植物,有脊椎动物,有无脊椎动物……这些种类繁多的生物类群,是怎样由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演变来的呢?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时发现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科学家是如何了解进化的历程的?科学家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曾经生活过什么类型的生物?生物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材料,通过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什么是化石?生物化石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埋藏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原有的特点,所以被用来研究古代生物,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证明某种生物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
化石有很多种,有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遗体化石,如骨骼化石、贝壳化石等;有保存植物叶片痕迹的印痕化石;还有遗迹、遗物化石等。
为什么化石能够说明生物的进化?
地球的地层形成有早有晚,不同的地层中有不同的生物化石。根据存在于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可以判断生物类型和生存的年代。对不同地层中的化石进行分析比较发现:
1.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
2.大约39亿年前的地层中开始发现生物化石。
3.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4.古老的地层中水生生物的化石较多;晚形成的地层中陆生生物的化石较多。
讨论:科学家的这些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得出结论:
A.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我们得知原始地球是没有生命的,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B.根据对化石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生物进化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过程。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与原始生命起源一样,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是极其漫长的过程。现在地球上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经过漫长的历程逐渐进化形成的。
在进化的早期,由于营养方式的差异,原始生命的一部分进化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为不含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以后,这两类原始生物分别沿着一定的历程发展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过程中对不同类群的生物进化比较,对比不同类群的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生活习性,发现各类生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点。一般说来,亲缘关系近的生物类群,相同的特点较多,反之较少。根据分析比较,找出不同类群生物的关系和进化发展的顺序。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对植物和动物两类生物中的不同类群分析比较,认识它们的进化历程。
1.已经绘制的地层示意图,教师讲解科学家利用地层中化石研究生物进化现象的依据。并说明越是古老的地层中的动物越是简单,越低等。
2.参照“图6-3-7”讲解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3.生物进化的总趋势,并说明整个生物界都是由原始的生命经过逐渐变化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