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下 10《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时测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下 10《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时测评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21 19:3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损失(sǔn shǔn)     踌躇(chú zhù)
黯然(àn yīn)    皮革(gé gě)
情不自禁(jīn jìn)   血肉之躯(xuě xuè)
二、看拼音,写词语。
nǐ dìng   duàn liàn  juàn liàn
(    )   (    )   (    )
 bēn fù   tè shū    qiān zì
(    )   (    )   (    )
三、选择加点字在句子中的正确解释。(填序号)
殊:①不同。②极,很。③断,绝。④特别突出。
1.爸爸和叔叔先后去不同的地方出差,结果竟然殊途同归,乘坐同一列火车回家。(  )
2.毛主席不让自己的孩子搞特殊。(  )
3.经过殊死搏斗,战士们终于击退了敌人。(  )
句子模块
四、选择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1.“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
2.“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  )(  )
3.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  )
4.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
读写模块
五、课内阅读。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选段描写了毛主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表现了他失去爱子后内心巨大的悲痛。
2.“若有所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毛主席思考的是(  )
A.战士们都是血肉之躯,父母所生。
B.如果不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会破坏两国的友谊。
C.不能因为自己是主席,就搞特殊。
D.岸英是自己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
3.通过这段描写,你认为毛主席是一位怎样的领导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毛主席在花山(节选)
1948年的春夏之交,毛主席转移到了花山村。在临时借用的农家房舍里,他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一天早晨,毛主席正在看地图,忽然抬起头,问警卫员:“①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米声,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动静了呢?”
警卫员说:“报告主席,为了不影响您的工作,我和村长商量了,要他请乡亲们到别处碾去了。”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这怎么行?”他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②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警卫员解释道:“这碾子一转,对您工作干扰太大。”
毛主席递给他一支烟,自己也点燃了一支,说:“这怎么会呢?多年的战争生活,使我习惯了在各种环境中工作。这样吧,我交给你一个任务,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
“是!”警卫员拔腿就走。
“③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
…………
警卫员帮大娘端着盛满玉米的簸箕回到了花椒树下的碾台。一会儿,陆续又来了几个碾米的老乡,碾台吱扭吱扭地转了起来。警卫员刚回到院里,毛主席就叫他进来。他走进去,毛主席把笔放下,说:“任务完成得不错。还有一件事等着你办。”说着,毛主席从桌上拿起一筒茶说:“你把这筒茶叶交给炊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候沏一桶茶水,你负责给碾米的群众送去。”
警卫员知道,这筒茶叶是在南方工作的同志送的,转了几道手才送到毛主席这里,毛主席一直没舍得喝。他站在那里,表示为难。毛主席说:“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④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筒,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了个礼。毛主席笑着说:“快去吧,炊事员还等着你呢。”
1.短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两件事,分别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①和句子②表现了毛主席(  ),句子③表现了毛主席(  ),句子④表现了毛主席(  )。
A.坚持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
B.与群众的深厚情谊,对警卫员的关心和教育
C.十分体察民情,留心百姓的生活
3.短文主要对毛主席进行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
4.文中描写的两件事,表现了毛主席对群众的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请结合课文,写一写自己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sǔn chú àn gé jīn xuè
二、拟定 锻炼 眷恋 奔赴 特殊 签字
三、1.① 2.① 3.③
四、1.D 2.A B C 3.B C 4.B C
五、1.动作 神态 心理 语言 2.好像在思考着什么似的 C 3.毛主席是一位不为自己搞特殊的领导人。
六、1.(1)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 (2)让警卫员给碾米的群众送茶水 2.C B A 3.语言 动作 4.表现了毛主席热爱群众、关心群众的感情。
七、这句话的意思是战士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毛岸英作为毛主席的长子,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毛主席没有为自己搞特殊,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