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4 人的性别遗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4 人的性别遗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1-20 20:1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的性别遗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活动来体验学习产生的过程,学会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性别遗传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教学重点】
男女染色体的差异,生男生女的原因。
【教学难点】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受古代封建思想的影响,人们普遍比较关注生男生女的问题。同学们知道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吗?其实性别就是一种性状,它也是可以遗传的,这节课咱们就来共同学习人类的性别遗传。
学生活动:根据老师的描述,对性别决定产生好奇。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教师活动:
为了研究性别遗传。科学家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男女染色体的差别上。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男女染色体的差别内容,指导学生看男女染色体图谱找出不同,介绍染色体的发现过程,播放相关视频及课件。讨论以下问题:
1.在男性和女性的23对染色体中,哪对染色体最有可能与性别有关?为什么?
2.如果只考虑与性别有关的一对染色体,男性能产生几种精子?女性能产生几种卵细胞?
3.说一说后代为什么会具有父母双方的性状?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课本,观看视频及课件,学生认识到男女染色体的差异,并通过小组讨论,思考回答老师问题。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2.学生互帮互助自学完成知识点的学习
3.小组快乐比试,热情参与,画图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二)探究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教师活动:
女性两次月经之间会排出一个含X的卵细胞。男性在一次生殖过程中会排出上亿个精子,这些精子从含有的性染色体来说只有两种并且数量相等。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既然如此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否是均等的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内容,提供布袋和黑白棋子指导学生开展男女性别模拟探究活动,播放相关视频及课件,讨论下列问题:
1.黑白棋子分别代表什么?
2.你认为人的性别是在什么时候决定的?
3.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否均等?为什么?
4.思考一对夫妇,已经生有一个女孩,她还想生一个男孩,可能性有多大?
学生活动:
1.根据老师所说卵细胞和精子内容,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否均等产生疑问。
2.阅读课本,观看视频及课件,参与模拟探究活动,理解黑白棋子分别代表了什么,认识到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思考回答老师问题。
三、本课小结
1.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染色体
(2)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
(3)人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
2.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