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22.1 生物的遗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22.1 生物的遗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1-20 20:1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的遗传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做课下调查、阅读文本、观察图片等,能够理解说出生物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2.通过阅读文本、观察图片,能够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性状的概念,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基因与性状和染色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课前调查、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
在了解生物界的丰富多彩之后,有些同学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各种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是否会有共同的规律?生物能否孤立地生存,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关于遗传一词并不陌生,同学们可以在日常观察中发现许多遗传现象。要求学生按小组课下搜集资料,填写关于“调查生物的遗传现象”的调查表,并展开全班讨论。
按小组分享调查表,参与全班讨论,分析遗传特征。
2.生物的性状与基因和染色体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观察课本图“生物的相对性状”,讨论:图中观察到的是番茄、家兔的哪些特征?并举出同种生物的相似特征。
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对课本图的观察讨论,对遗传和性状有初步了解。
2.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以及信息库内容,课件展示人的染色体和果蝇(雌)染色体图:不同生物染色体形态不同。课件展示几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不同生物染色体数目不同。
提问:从以上四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学生自主阅读,通过观察讨论人和果蝇的染色体,对染色体有初步认识。
3.在同学对染色体理解的基础上,展示若干遗传性状由基因控制的图片。
提问:基因是什么?基因与性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图片,分析性状与基因的关系,讨论回答问题。
3.分析基因的传递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观察分析课本“基因由亲代传给子代示意图”。
提问:在生殖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怎样变化的?
怎样才能使孩子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父母相同呢?
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基因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特点,认识基因的传递过程。
4.小结及作业
提问学生对于性状、相对性状、基因、染色体概念的理解;并回忆分析基因的传递过程。
学生回答老师提问,和老师一起复习,查漏补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察图片,能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在认识性状与基因的知识基础上,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教学重难点】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与基因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相关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知识。
提问:
(1)什么叫染色体?什么叫DNA?什么叫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亲代的基因通过什么过程传递给子代,子代成对的染色体分别来自何处?
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对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相关的回忆。
2.认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提问:学生的父母还有学生自己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并按小组进行记录,能否归纳出一定规律。班级讨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按小组进行调查记录,最后参与全班讨论。
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部分内容,并结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对基因显隐性有初步认识。
学生自主阅读。
3.播放豌豆杂交试验课件。
提问:
(1)杂种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的性状呢?难道控制矮性状的基因没有传给子代?
(2)高和矮这对性状,谁为显性性状,谁为隐性性状?
(3)隐性性状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杂种豌豆的后代为什么高的多,矮的少?
跟随老师展示的课件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思考并回答问题。
3.分析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分析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内容,填写课本图“控制卷舌性状的基因遗传示意图”内容,播放相关课件。
提问:
(1)图中子女的基因组成和表现性状如何?
(2)这对夫妇生出不能卷舌孩子的可能性有多大?生出卷舌孩子的可能性呢?
自主阅读观看,填写课本图“控制卷舌性状的基因遗传示意图”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4.小结及作业
提问学生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与基因间的关系。做出总结。
总结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课下调查、阅读文本、观察图片,能够认识到人的性别与基因的关系,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2.通过阅读文本、观察课件及图片,能够分析色盲症的遗传方式,举例说出人类主要遗传病,并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和遗传病的预防。
【教学重难点】
人类的性别决定、色盲症遗传方式。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遗传图解、PPT课件、相关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课下做基因卡片、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知识。
提问:你可以画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基因图解吗?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对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相关的回忆。
2.人类的性别决定
1.提问:
(1)有一种说法是生男生女由母亲决定,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一位不讲理的丈夫要他的妻子包生儿子,这事实上办得到吗?
根据自己学过的遗传知识延伸思维,回答问题。
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人类的性别决定内容。
学生自主阅读。
3.播放相关课件,根据教师自己制作的人类性别决定示意图解,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提问:
(1)有人说,男孩具有和父亲相同的性染色体,都是XY;女孩具有和母亲相同的性染色体都是XX。你赞同吗?
(2)一对夫妇生男孩生女孩的可能性一样吗?为什么?
跟随老师展示的课件学习人类性别决定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
3.人类的主要遗传病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人类主要的遗传病”内容,并让学生用课下准备的基因卡片根据课本中活动的要求进行活动。
提问:
(1)根据小组摆放卡片的记录,你认为所生子女中,患红绿色盲可能性是男孩大还是女孩大?为什么?
(2)男孩或女孩的红绿色盲基因来自父亲还是母亲?
自主阅读观看,利用课下所做基因卡片进行活动探究,思考并回答问题。
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信息库中“人类的常见遗传病”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根据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提问:
(1)归纳总结人类主要的遗传病。
(2)除了书中列出的常见遗传病,你还知道哪些人类遗传病?
自主阅读观看,以小组为单位对人类常见遗传病进行总结。
4.遗传病的预防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遗传病的预防”内容,要求学生根据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提问:
(1)总结书中列出的预防遗传病的主要措施。
(2)你能够说出什么是直系血亲吗?为什么要防止近亲结婚?
自主阅读观看,以小组为单位对遗传病的预防做出总结,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
5.小结和作业
总结:
(1)人类的性别决定主要与性染色体有关,常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1对,男性为XY、女性为XX。
(2)红绿色盲症为伴性遗传。人类常见遗传病主要有:色盲、白化病、血友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病。
(3)遗传病预防措施主要有:禁止近亲结婚、婚前检查、遗传咨询等。
根据老师的总结,梳理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作业:课后动手做,根据要求做手指长短遗传的调查。
课后做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