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 质数和合数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 质数和合数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20 20:0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时 质数和合数
第37页例6、试一试和练一练,第39页练习六第1~3题。
1.认识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能判断或写出质数或者合数,并说明理由;体会非0自然数的分类,了解50以内的质数。
2.通过比较、分类、概括等活动认识质数和合数,积累认识数学概念的基本活动经验,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观察、比较,以及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参与数学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体会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主动学习数学的愿望。
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非0自然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并且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想一想,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又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究这些问题。
二、探究学习
1.教学质数、合数的概念。
请每位同学用最快的速度写出1~12数字的因数,看看有几个?
写好的同学,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教师罗列1~12数字的因数(点击课件)
1的因数1         1个
2的因数1、2 2个
3的因数1、3 2个
4的因数1、2、4 3个
5的因数1、5 2个
6的因数1、2、3、6 4个
7的因数1、7 2个
8的因数1、2、4、8 4个
9的因数1、3、9 3个
10的因数1、2、5、10 4个
11的因数1、11 2个
12的因数1、2、3、4、6、12 6个
师:仔细观察表中的1~12自然数的因数,你能把1~12这12个自然数分一下类吗?根据什么分类?分成了几类?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组长作好记录。
交流汇报:
组1:根据因数的个数分成了三类
因数只有一个:1
因数有两个:2、3、5、7、11
因数有两个以上:4、6、8、9、10
师:2、3、5、7、11这几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生:每个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
师:像2、3、5、7、11……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质数。
谁来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质数?
生: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师:像
4、6、8、9、10……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师:谁来试着给合数下个定义?
生: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37页,看书上还说了些什么?
师:你觉得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关键词是什么?
1是质数还是合数?说说你的想法。
(要求学生重视“只有……两个……”“除了……还有……”的句式,并深入理解这些文字的含义。)
学生看书后自由发言。
如还要知道质数又叫素数;
知道1只有一个因数,所以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板书: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总结并出示正确概念:(板书)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师:出示课件,说明根据因数数的个数可分为三类,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自然数的其中一种分类。(揭示课题:质数与合数。)
(设计意图:在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在小组合作交流与分享中,学生能更好的理解。)
2.出示例6。
了解题意,明确要求。
让学生分别写出6个数的所有因数。
交流:这6个数各有哪些因数?我们请一位同学来交流一下。指名交流,并板书出6个数的全部因数。
引导:现在大家观察这些数的因数,看看它们因数的个数有什么不同?
追问:上面这几个数里,哪几个是质数?为什么?哪几个是合数?
你是怎样想的?
生:根据这几个数的因数个数进行判别,这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3.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先填写因数,再判断各是什么数。
交流:说说你的判断依据和判断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7页练一练。
让学生写出11~20各数的因数,再在圈里填写合适的数。交流结果。
引导:联系上面10以内的数想一想,20以内有哪些数是质数?
2.完成教材第39页练习六第1~3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四、课后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质数和合数
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合数:(大于0的)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两个以上)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判断质数、合数方法的过程中,力求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激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但不控制学生的讨论结果。课堂气氛和谐、民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