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四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4课时 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四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4课时 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20 20:1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时 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书本第47~48页的内容。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
理解用加法来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的算理。
理解用加法来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的算理。
小棒若干、计数器
一、创设情景引入
谈话:我们身边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其中有一种小动物最聪明,你猜猜它是谁?聪明的小猴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数学问题,你能解决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探究学习
1.猜一猜。
谈话:猴妈妈带着小猴下山采桃子,不一会儿已经采了23个桃子(出示情境图中的一部分,其中树上还剩的5个桃子不出现)。请你猜一猜,树上原来可能有多少个桃子?为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重点讨论两种情况:如果树上的桃子采完了,那么原来是23个;
如果树上的桃子还有剩余的,那么原来可能是24、25、26,但不可能少于23个。
2.说一说,算一算。
(1)(出示情境图中还剩的5个桃子)提问:小猴子没有采完桃子,树上还剩几个桃子?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你们知道吗?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算?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2)讨论后明确:树上原来的桃子数是总数,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采走的23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
求原来有多少个桃子,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列式计算(板书:23+5=28或5+23=28)。
追问:23、5、28分别表示什么?23+5=28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再说一说列式的思考过程。)
(4)指导口答。
三、游戏活动
1.示范游戏:老师借给某某同学12朵花,还剩3朵。算一算老师原来有几朵花?怎么想的?
2.学生游戏:同桌合作,模仿刚才的借花游戏,同时说一说游戏过程:
借给某某同学几朵,还剩几朵,原来有几朵。
四、实际应用
谈话: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已经知道求原来有多少,只要把借走的和剩下的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1.“想想做做”第1题。
要求仔细看图,用两句话说一说图中小朋友拼图的情况。
提问:这盒拼图一共有多少块拼板?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列式,并口答。
2.“想想做做”第2、3题。
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意,再根据问题选择算法,并说一说理由。
3.比较讨论。
(1)提问:通过刚才几个问题的解答,你有什么发现?(在几道题中,有“已经”“还有”和“共有”这些词语)
(2)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用圈点的方法画出关键词,如:“已经”“还有”和“共有”等。
(3)指出:这几个问题都是把已经知道的和还剩的这两部分合起来,求出总数。
4.“想想做做”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5.延伸。
(1)谈话:像刚才解决的这些问题,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没有?能自己编一个这样的问题吗?
(2)学生试编。
(3)同桌交流,互相解答。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做《名师测控》对应练习。
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23+5=28(个)
能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根据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特点来打开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