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日照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21 20:2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 A
山东省日照市2019-2020 学年度高三校际联合考试
2020.01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相应位置, 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并将条形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 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指定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元效;在草 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 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 分, 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l.《论语·子路》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楚国令尹叶公对孔子说:“我的邻里有个名叫躬的正直人,他的父亲偷了羊,他就去告发。”孔子说:“我的邻里的正直人与此不同,父 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这表明孔子
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 B.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
C.认为法治存在地域性 D.主张以仁政代替法治
2.唐代在遇到重大复杂的军国大事,御前会议和宰相会议难以做出正确判断时,往往由皇帝指令或宰相请求,召开百官决策会议。据此可知唐代
A.决策机制趋于完备 B.政权架构呈现民主性
C.政治运行严谨高效 D.专制皇权具有开明性
3.宋代书院非常重视历史教育。朱熹认为学生应该“多读经史,博通古今”才能有可能有为于时,有补千世;陆九渊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汉书·食货志》《周官·考工记》。据此可知,二人在教学理念方面的相同之处是
A.经世致用 B.修身明理 C.鉴戒资政 D.知行合一
4.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藩王。各藩王封地分布统计如下(不含后移封地):
所在省份
陕西
山西
北京
河南
湖北
山东
湖南
数量
1
3
1
3
3
2
1
所在省份
四川
甘肃
辽宁
宁夏
河北
内蒙古
数量
1
3
2
1
1
1
据此可知,朱元璋分封藩王旨在
A. 维护边疆地区安宁 C.稳定全国统治秩序
B.防范地方割据势力 D.控制经济战略重心
5.1685年,清政府设立闽粤江浙 4个海关,海关监督名义上由户部派出,实际由丰帝直接任命负责宫廷事务的内务府官员充任,海关绝大部分收入也缴纳给内务府。这一机制突出表明清政府
A.着力强化家国体制 B.政府机构管理混乱
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财政经济权力集中
6.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衙门特选一民宅,以示中外仍有高低之别;又怕外国人抗议,将大门草草改成官衙式样,且所有官员全部是兼职。这表明清政府
A.对外屈辱妥协 C.固守华夷之辨 B.政治变革艰难 D.外交人才匮乏
7.北洋时期,军阀夺取最高权力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经过国会选举或批准这个“合法”程序。如袁世凯“胁迫”国会选举自己为正式大总统;曹锟通过“贿选”成为“合法”总统。这体现了
A.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B.临时约法的宪法地位受尊毋
C.议会政治在中国初步建立 D.对西方宪政模式的法理认同
8.以下为近代不同年份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对外贸易对象中,某一国家所占比重统计。图中①代表的贸易对象国是

A. 美国 B. 日本 C. 俄国 D. 英国
9.1939 年2月,国民党组织南岳游击训练班, 邀请中外名人和领导人讲课、演说或作报告(见下表)。
受邀者
主讲内容
苏联顾问
炮兵、步兵协同作战问题
日本共产党人鹿地亘
对日本军阀的解剖和日本国内的民主斗争
蒋介石
推行基本建设与实现三民主义
白崇禧
关于游击战的问题
胡愈之(学者,社会活动家)
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分析
周恩来
中日战争之政略与战略问题
此举表明国民政府
A.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B. 接受中共倡导的全面抗战路线
C.根据战场形势调整作战方针 D. 致力于维护国共合作抗日大局
10.1949 年 9 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纲领规定:“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此举旨在
A.建立新时代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B.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C.为向杜会主义过渡奠定思想基础 D.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1.罗马法规定“在他人木板上作画的人,可以取得画和木板,但必须向木板的所有人支付木板的价金;如果作画人拒绝支付价金,由木板所有人占有画像,并可以恶意欺诈的抗辩驳回作画人的请求。”该规定表明罗马法
A.维护贵族利益 B.程序繁琐复杂 C.注重物权保护 D. 形式高于实质
12.l8 世纪的法国,多数启蒙思想家热衷于从拟设的“自然状态”出发, 谈论人普遍享有的“自然权利”,但这种思考政治的方式在法国大革命后被指责为无视历史与传统,用理性建构出一套抽象的政治法令改造社会将使法国走向无序与暴政。这一认识的转变表明西方社会
A.对“天赋人权”的理性反思 B.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同情支持
C.对社会贫富分化现象的愤懑 D.对社会政局持续动荡的不满
13.1815 年,英国海军总吨位超过排在其后三个国家的总和; 18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两强标准”,规定海军应保持的战列舰数量至少等于仅次于他的后两个海军强国的总和;1920年,英国宣布放弃“两强标准”。这一变化是基于
A.国家间例题对比的失衡 B.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世界经济多极化潮流的冲击
14.下表为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字。据此可知,该时期苏联
年份
1975 年
1980 年
1985 年
1988 年
国民生产总值:苏联占美国的%
40. 0
34. 3
25. 1
29. 0
战略核武器保有量
(件):苏联/美国
23500/28100
36300/24300
44000/23500
42500/23400
A.经济改革成效不大 B.军事实力超过美国
C.军备竞赛影响经济发展 D.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15.1948-1994 年,关贸总协定共进行了8轮谈判。前7轮谈判 ( 1948——1979 年)围绕关税减让进行。1986-1994 年的第八轮谈判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贸易谈判,内容涉及所有贸易,从牙刷到游艇,从银行到电信,从野生水稻基因到艾滋病治疗,谈判议题不断增加。这一现象表明
A.贸易自由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B.全球化对世界贸易体制影响日益深远
C.各个国家间的经济利益冲突不断加剧 D. 国际经济秩序的民主化趋势显著加强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5 题, 共 55分。
16. (12 分)历代王朝大都致力于我国疆域的开拓与维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由东北至西南沿海疆设置了十六个郡。
为了防止关东六国的复燃,秦始皇剪灭六国之后,数次东巡海疆,公元前 212 年,立石于朐界(今江苏连云港市),把这里看作秦的东大门。
西汉时,临海的刺史部有5个,临海的郡多达21个。包括番禺 (今广州),东冶(今福州), 钱塘(今杭州 )、临淄等。汉武帝也多次巡狩海疆。
——摘自安京《秦汉时期海性的经略》
材料二 明建国后,封锁海秘,“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朝贡贸易是朝贡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与明朝廷有朝贡关系的国家,允许前来通海互市,双方以“贡”与“赐”的关系交换物品,明政府特设市舶提举司负责接持和处理具体的贡市事务。从1368年开始,明朝在广东、福建、浙江,南直隶、山东、辽东建立军事防御机构--卫所。1553年开始,戚继光等名将在山东、浙江和福建沿海展开了长期的抗倭斗争。
——摘自李国强、刘俊珂《挑战与变调--明代海验政策探论》
(1)指出材料一中秦汉时期维护海疆的举措,并概括其影响。 ( 6 分)
(2)据材料二指出明代以来海疆形势的新变化,并简要评价明朝的海疆政策。(6分)
17.(8分)13 世纪,一位意大利人来到中国,记录下了他在泉州的观感。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上帝的保佑下我们来到了中国的领土,到达了刺桐城。这个地区,当地的人把它叫做泉州……这一年是羊年……当地人给年份取了动物的名字,如龙年、牛年、蛇年等……江面上充满了一艘艘令人惊奇的货船。有大批其他国家的船只,装载看各种货物。就在我们抵达的那天,江面上至少有 15000 艘船……中国的商船有的有6 层桅杆,4 层甲板, 12 张大帆, 可以装载1000 多人。这些船不仅拥有精确得近乎奇迹般的航线图,而且,还有那些熟练运用天然磁石的人,通过它,他们可以找到通往陆上世界尽头的路……商人在此可以赚取巨额利润,作为自由国家的城市和港口,所有的商人均免除交纳各种贡赋和税收……实际上构成这个城市的居住区与周围的村镇看上去是联为一体,建筑物的数量非常多……每个城门口有市场,有水果市场、鲜花市场等,这里也不存在什么宵禁……城中还有一个地方,叫做瓦市,那里有说书的、卖唱的人,至少有一百个剧团。
一—摘自(意 )德安科纳 ((1271 年的泉州--位欧洲商人的亲历记》
(1)材料中的哪些方面的记载应该是真实的?( 4分)
(2)指出材料中其中一处有违历史真实的记录,并说明理由。 ( 4分)

18. (12 分)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材料 1902 年,清廷颁布新学制 ,启动教育近代化改革。对历史教育在新学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主持制定《奏定学堂章程》的张之洞指出: “以忠孝为本, 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而后以西学授其知识,练其艺能……” 1904年,清政府在教育改革的分章程中将历史教育的内容和目的确定为“尤宜多讲本朝仁政”,使学生知晓本朝“列圣德泽之深厚”。与清廷教育改革大略同步, 梁启超、章太炎等知识分子掀起了“史界革命”, 产生了深远影响。梁说:“前者史家, 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碟;近世史冢,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 唯阐发“民族英雄”的光辉事迹,激发国人“民族情感”,实施 “民族主义救中国”。于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抗元死节的文天祥, 晚明反清志士史可法、郑成功都被纳入民族英雄的范畴。
于是,晚清官方宣扬“本朝列圣德政”的历史教育被彻底淹没在民间“史界革命”的大潮中。
—-据腾讯历史《转型中国第39期:史界革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历史教育改革” 进行评述。 (12 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表述成文)
19.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后不同时期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GDP中所占比例(% )
时间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1952 年
21. 3%
78. 7%
1956 年
92. 9%
7. 1%
1978 年
99. 1%
0. 9%
1992 年
86. 59?
6. 7%
1 997 年
69. B%
17. 9%
2002 年
49.46%
2008 年
30. 13%
57. 6
——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解析》等
材料二 历次宪法对所有制的表述
1954 年宪法
“国营经济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力量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 “鼓励和指导它们(资本主义工商业) 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
1982年宪法
“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88年宪法修改
“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
1999年宪法修改
“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宪法修改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一一一据《新中国成立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及启示》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经济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的命题作出阐释。
(12分)(要求: 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 (11分) 下表是英国英国传统大 学与非传统大学的比较, 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传统大学
非传统大学
成立时间
13-16世纪
19世纪之后
办学者
教会
政府、私人捐助
办学地点
宁静、优雅的市镇
工业重镇或商业城市
办学宗旨
实施自由教育与精英教育
开展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满足工业发展需要
教学体制
导师制
科系制
人才培养
神职人员、政府官员、社会精英
各行各业专业及技术人员
宗教信仰
信奉国教者
无宗教信仰要求
特许状
教皇批准
皇家特许状、政府批准
经费来源
教会、私人捐助
私人捐助、政府投资
学生来源
皇室、贵族及富家子弟
中产阶级和普通百姓子弟
教师成分
校长、老师为神职人员
专业教师
—一据《英国传统大学与工业关系发展研究》
根据材料指出与传统大学相比,英国非传统大学呈现出哪些办学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11分)
山东省日照市2019-2020学年度高三校际联合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2.D 3.A 4.C 5.A 6.B 7.D 8.B 9.C 10.A 11.C 12.A 13.A 14.C 15.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55分。
16.(1)举措:设置行政机构;皇帝巡视。(2分)影响:有利于古代中国疆域格局的创建(促进了国家统一);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巩固。(4分)
(2)变化:来自海上的侵扰与威胁加剧。评价:和平交流与军事行动相结合,维护了海疆安全与稳定;也限制了海上贸易的进行。(6分)
17.(1)真实的记载:居民的风俗和传统文化习俗;海上贸易繁荣;航海技术先进;城市商品经济发达;市民娱乐活动丰富。(每点1分,答出4点即得4分)
(2)不真实的说法及理由:“江面上至少有15000艘船”,数量之多违背常理;商人可以免除所有税赋,南宋市舶司征收贸易税。(4分)
18.20世纪初,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和民间同步推进历史教育改革,但二者的目的和结果不同。清政府的教育改革归于失败,民间的教育改革获得较大成功。(4分)
清政府的教育改革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旨在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民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坚持历史教育要突出民主观念、民族情感教育,目的在于反对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宣传革命。在当时民主革命形势日益高涨的形势下,清政府的改革违背了历史潮流,知识分子们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是否顺应时代潮流成为二者改革成败的关键。(6分)
历史教育应顺应时代的需要,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服务。(2分)
19.主题:法制建设顺应经济体制改革要求(经济改革需要法制建设作保障;经济改革与法制建设相互促进等)。(2分)
建国初,人民政府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保障。1954年宪法顺应了这一要求。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一的公有制逐渐发展为多种形式的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宪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表述由“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到“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不断提高。(8分) [因此,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法制建设,法制建设保障改革的顺利推进。(2分)
20.特点:由政府或私人创办,不受教会控制;进行大众教育,培养工商业和技术人才;与社会和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办学专业化、多元化和社会化。(答出3点即可得6分)
原因:民族国家兴起,政府影响力上升;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开展,教会影响下降;资本主义发展,工商业社会影响力提高;工业革命进行,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答出3点即可得5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