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解 放 战 争--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
新课导入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民族矛盾演变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此时的蒋介石一面准备发动内战,一面采取假和平的策略,为发动内战做准备。面对蒋介石的险恶用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怎样的对策呢?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将走向哪里呢?
学习目录
内 战 的 爆 发
1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3
第一章 内战爆发
蒋介石喊和平只是一个幌子,为什么蒋介石还要三次电邀毛泽东谈判?其电邀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重庆谈判
如果毛泽东不去,就借此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制造舆论.欺骗中国人民,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如果毛泽东去了,就可以利用谈判的机会,一则争取运兵备战的时间,再则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实现他们的“军令统一”、“政令统一”的目的?
“蒋介石三次邀我,这个风险要冒。不去,不利。虽然是假戏,但要假戏真做。不然,内战的帽子就戴到了我的头上,戴到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头上。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失掉一些人心。能谈则谈,谈不成,顶多是坐牢,杀头。就目前看,蒋介石这样做还有很大困难:一是我们有解放区一万万人民、一百万军队和二百万民兵做后盾:二是国统区觉悟了的人民是反对内战的;三是窗体底端?国民党内部也有一部分人不赞成内战。”
--毛泽东
①和平建国 ②坚决避免内战
③召开政协会议 ④保证人民权利
(1)时间:
1945年8~10月?
(2)结果:
签订《双十协定》
①
《双十协定》的签订,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国民党若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
②
召开时间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重庆
召开内容
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爆发时间
全面内战的爆发
1946年6月
进攻方向
中原解放区
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第二章 三大战役 战略反攻
标 志
战略反攻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潜力跃进大别山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潜力跃进大别山
方 向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潜力跃进大别山
中原地区
人民解放军为何反攻方向选择在中原地区?
①中原地区敌人防守薄弱(主力在陕北和山东);?
②大别山地区是革命老区,群众基础好;?
③中原地区战略地位重要。
我军第二年的作战任务是什么?
何为“内线作战”?
作战任务: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统区,在外线大量歼敌;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内线作战:是解放区军民在解放区打击国民党的进犯,收复失地,数战略防御性质
内线作战
是解放区军民在解放区打击国民党的进犯,收复失地,数战略防御性质。
①聂荣臻率华北解放军解放石家庄;?
②林彪、罗荣桓率东北解放军解放东北广大地区,迫敌退守长春、沈阳等孤立城市;?
③彭德怀、贺龙率西北解放军收复延安。
1948年9~11月:辽沈战役 歼敌47万
1948年11月~1949年1月:淮海战役 歼敌55万?
1948年11月~1949年1月:平津战役 歼敌52万
提 问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潜力跃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为何首选锦州作为战役的开始?
具 体 原 因
①可粉碎国民党军的战略收缩企图,实现关门打狗;
②使东北解放军腾出手来转入关内作战;
③可利用东北工业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意 义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潜力跃进大别山
空前的决战,国民党军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国奠定基础。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规模的伟大胜利
北平谈判
背景:三大战役即将结束,国民党败局已定。
▲毛泽东: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
▲蒋介石:元旦求和,以和谈作缓兵之计;??
▲李宗仁:“临危受命”,企图“划江而治”?
时间:1949年?
结果:国共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蒋拒绝签字,其假和谈的骗局彻底暴露,美蒋“守江谋和”的图谋终成泡影
渡江作战
时间:1949.4.21?
战线:江西湖口←→江苏江阴
解放南京
时间:1949.4.23
影响: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一、国内意义: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二、国际意义: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三、胜利经验: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本课小结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协定、决议,发动的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在解放战争第一年里,人民解放军取得了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胜利。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牢固基础。?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中国人民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解 放 战 争--
谢 谢 观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