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2019年下期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1
2
3
6
9
10
11
14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C
D
B
C
A
D
C
D
A
1.B(A项应该是“下个月节日相对减少”;C项“年”的日期会有改变,周代的“年”的日期和今天有所不同;D项原文为“这从某种角度上说,是时代的进步,是人们对于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的一种自我调整”。)
2.A(A项“重要的时间节点,恐惧生命流逝”错。文中把“年”看成重要时间节点、“驱逐恐惧”、“恐惧生命流逝”的不是“宝玉”,而是一般的“人们”。)
3.B(B项还有“与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日传说结合在一起”的原因。)
4.(6分)①以设问开篇,引出论点,引发关注。(2分)②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总说春节牵涉到“中国时间”, 再具体分说中国古代人“时间生活”的特点,最后总结“年”在时间生活中的绝对性地位。(2分)③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如把中国时间比作美丽乐曲;举例论证,如举了宋代中秋节、商周的“年”等实例;道理论证,如论证十二个月中的节日安排、四季的节日特点等。(2分)
5. (6分)示例:①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物质的丰富、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方式的多元化,外来文化的融入,使年味发生了诸多变化。(原因概括2分)②我们要坚持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过年,是中国人的节日传统,“中国人文化积累的结果,是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国人无论如何不肯放弃的传统。”我们应该要采取继承和发展的态度,这能体现民族自信和和文化自信,也能更好凝聚全世界华人,助力中国梦的实现。(态度和意义2分)③现实生活中,年的形式和年味发生了变化,我们要适应时代的变化,辩证看待。正面的要接受,如过年时少放鞭炮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负面的要抵制,如只关注手机电脑而忽略亲情等。(联系现实2分)
6.C(作者没有“怒其不争”的批判。)
7.(6分)①结尾揭开悬念,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增强了情节的起伏性及小说的可读性,震撼人心。②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交代了“王九”“赵四”名字的由来及王九扔倒赵四的原因,使情节毫无突兀之感,文章结构更加严谨紧凑。③交代了人物的惨痛往事,突出了卖艺老人内心的悲痛及无奈的隐忍,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④揭示并深化了小说知死悟生、感悟生死的主题,加重了小说主人公的悲剧性。(每点2分,任写3点满分)
8.(6分)主题:①生的寂寞。对孤独表演傀儡打架的老头子,人们只见到他的可笑可怜,却没有人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没有人知道他喋喋不休与之说话的是他的儿子,没有人知道他的儿子已经死去,更没有人知道打死他儿子的就是那个赵四。他把一切埋在心里,让一切随着自己的年龄慢慢老去,这是一种深入骨子里的寂寞。②生的顽强。白发的生者只能借傀儡戏中王九的一次次胜利来纪念死去的儿子,那衰老身躯的吃力表演,便是寂寞凄凉之中慈父深沉的爱,这种爱支撑着他顽强的活下去。③生的无常。赵四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人,他也受着命运的拨弄,而且,他也像王九一样已经死去了。作者写的并不是王九和赵四之间的恩怨,而是在命运拨弄下无法躲藏的生的无常。(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
启示:珍惜生命、关爱生命、顽强面对生活中的坎坷、让生命绽放美丽等观点皆可。(2分,其中观点1分,分析1分)
9. D(“从事”是官职,中间不能断开;“曰”是引文标志,在其后断开;“弗之劾”是宾语前置句,表意完整,其前应断开。)
10. B(“除”是任命,授官;“左除”是降级授职。)
11. C(“李密认为安乐公比齐桓公差了很多”说法错误,原文是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所以李密认为安乐公仅次于齐桓公。)
12.(1)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年老体衰,所以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而远离她。(“但”,只是;“是以”,因为这样;“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废远”,停止远离;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可是朝廷中无人作后盾,于是被调到汉中作太守,他自己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内转”,转回朝廷做官;“援”,后盾;“失分”,不如意;各1分,句意通顺2分。)
13.(3分)①周门人方之游夏;②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③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④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答对一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14. A(“萧瑟凄凉”错,诗中应为优美的秋景)
15.(6分)①苏词反用齐景公的典故,表达出他豁达淡然的生死观。(2分)“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表明人生无常,古往今来都是如此,衰亡老去是自然规律,不必为此而感伤,表达了面对生死旷达超脱、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1分)
②陆诗正用诸葛亮的典故,表明自己至死不放弃恢复中原之志。(2分)“出师一表真名世”,诗人追慕诸葛亮的业绩,表明自己仍渴望效法诸葛亮,干一番报国大业。(1分)
16.(6分)(1)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2)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
(3)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每空1分)
17.D(破茧成蝶:指肉虫或者毛虫通过痛苦的挣扎和不懈地努力,化为蝴蝶的过程。现在用来指重获新生,走出困境;凤凰涅槃:指凤凰在火中重生并得到永生,浴火重生。经过火的燃烧后重生,比喻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一种坚强的意志或者是比喻一个人在漫长的时间里 ,经历了人世间的苦痛后,从浮躁消沉死灰一般变得成熟,稳重而坚强。跃升:跳跃着上升或迅速提升;上升:指物体由低处向高处移动,物体所在位置发生相对变化;沉淀:比喻凝聚,积累。沉潜:①在水里潜伏;沉没②思想感情深沉不外露③集中精神;潜心。久久为功:就是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永不懈怠:丝毫不敢松懈懒惰,一般适用人)
18.C(中心词“深情嘱托”与前文总书记话语相呼应;“不忘初心,逐梦前行”符合事理逻辑)
19.D(动宾搭配/定中搭配恰当;先打造品牌,再讲好故事)
20.A(B项“璧还”:敬词,讲自己璧还别人的物品或辞谢赠品;C项“有幸”:用于自己的谦辞;D项“拜读”:指的是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
21.(5分)速度更快;应用更广;时延更低;功耗更低。(一点2分,二点4分,答出三点5分)
22.(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立意:1、①②③组合,可以立意为:国家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与坚定信心的思想。
2、③④组合,可以立意为:咬定目标与脚踏实地。(其它句子的组合,只要形成有机联系,皆为正确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