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4《雨霖铃》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4《雨霖铃》课件(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22 21:2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1.品鉴意象。
2.体味情感。
3.赏析手法。
学习目标
熟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把握节奏。
3.注意感情。

朗读提示
这是一首有关 的词,感情是 ,从文中 等
字眼可以看出,因此读的时候
语速要 ,语调要 。
离别
伤感的、哀怨的、缠绵的
“雨霖铃”“无绪”“无语凝噎”“伤离别”
缓慢
低沉
听范读,小声跟读。
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肠断声。--《长恨歌》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细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鸾的金铃上。唐玄宗听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整体感知
请找出本词的词眼。

伤离别
感情基调
佛言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悔、爱别离、求不得。其中最苦是“爱别离”。“多情自古伤离别”就是对这种心情的经典概括。
跟谁离别?
围绕“伤离别”这个词眼,词的上阕、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如何写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鉴赏分析
鉴赏上阕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三句点明了别离的 、 、
,通过 等意象为我们营造了 的送别氛围,为全词奠定了 的感情基调。
低沉伤感
季节
地点
时间
寒蝉、长亭、骤雨
凄清悲凉
(每空1分,共6分)
融情于景,在作者哀婉伤感心情的笼罩下,“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


寒蝉
寒蝉:古人在文学作品中喜欢把“蝉”和“忧愁悲苦”联系在一起,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长亭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因此,此处的“长亭”带有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几句重在描摹 。作者的心情是(原文) ,表达了 的感情,用的抒情方式是 。(共4分)
离别时的情态
请同学们就这几句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
“无绪”“无语凝噎”
与恋人难舍难分
直接抒情
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此时无声胜有声。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留恋——催发,想留不能与不得不走的矛盾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念”为何意? 。
开头三句写的是眼前的景物,而这三句写的是
的景物,因此前为实写,后为 。
运用了 的手法,
借 之景,营造了 的意境,表现了词人分别后
的感情。(共6分)
想到
想象中
虚实结合,借景抒情
浩渺的烟波、沉重的雾霭、辽阔的楚天
迷蒙辽阔
孤独寂寞
虚写
小结上阕
词的上阕作者描写了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泪眼、烟波、暮霭、楚天等意象,既有实写,又有虚写,抒发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感情。运用的主要手法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虚实结合。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鉴赏下阕
思念是一种来自内心的痛,分别后柳永又是如何表达的呢?你认为哪句最能代表柳永的心声呢?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鉴赏下阕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作者直抒胸臆,把离别后的痛苦酣畅淋漓地说出来了!?离别已是够伤感了,又在冷落的秋季,可以说,作者的伤感、痛苦较之前人,更沉重。

千古名句,好在哪里?
意象
手法
情感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赠,有“挽留”、“依依不舍”之意。

残月:残月如勾,残缺不全,给人一种凄凉之感。

晓风:清冷,悲凉。
酒:伤感、愁绪。
这四种意象是最能触动离愁的典型意象
表达了什么感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良辰好景形同虚设,那平常的日子呢?

小结下阕
写了设想别后的情形。
主要是虚写。





上阕:离别场面
下阕:离别心情
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主要手法
虚实结合

指出下列诗句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4.邯郸驿里逢冬,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虚写
实写
虚写
实写
虚写
虚写
实写
虚写
课后作业
1.背诵全词。
2.比较一下《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在风格上的不同。
3.找一下柳永的词来读,进一步增加对柳永作品的认识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