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5章第2节 呼吸作用 精品教案1(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第5章第2节 呼吸作用 精品教案1(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8-15 14: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呼吸作用第二版(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
  (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种子的呼吸现象;
  (2)通过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总结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
  2.能力: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种子的呼吸作用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实事求是与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教材内容简介〗
  本节为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中的第二节“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贮存能量,有机物分解时释放的能量供植物的生命活动得用,有机物的分解是通过植物的呼吸作用来完成的,因而呼吸作用是植物的重要生命活动。本节教材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研究植物的呼吸现象,认识植物呼吸作用的原理和意义。
  本节与其他部分的联系:
  1.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里的能量也是通过光合作用转化而来的,这是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内在联系。
  2.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用于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因此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命活动。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
  3.呼吸作用主要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这有助于巩固对线粒体功能的记忆。
  4.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是学生第一次独立完成的全程性探究活动,既是对前面探究性活动的拓展和提高,也为学生在后继活动中参与其他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设计分析 本节设计的是第一课时,本节课演示活动不少,是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好机会,前面又学习了很多生物学的知识,曾经有过多次探究的经历和体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结合我校班容量小,容易分组,教学条件比较好等特点和优势,我将观察种子呼吸现象的三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活动,但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而且老师准备实验材料。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第二课时由学生独立完成“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活动。这样,学生由易到难,也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和探究的信心,当然更能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在两课时的教学中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实验材料,引导学生得出准确的结论,还要引导学生课下积极准备探究活动所需材料。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问题,甚至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探究成果,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找原因来解决。当然活动中还要注意安全问题。
〖教学重点〗
  1.植物种子的呼吸现象;
  2.探究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
〖教学难点〗
  植物呼吸现象的分析。
〖课前准备〗
  1.准备探究用种子:大豆;
  2.提前两天浸泡种子,供学生探究使用;
  3.提前一天做“种子萌发释放能量”的演示实验,用于教师演示;
  4.澄清的石灰水、酚酞试液、滤纸等探究和演示的其他用具;
  5.探究活动的记录表以及辅助教学课件;
  6.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记录表。

学生分组 4人一组,共10组。
  课时安排 2课时,其中探究植物种子的呼吸现象1课时,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以及呼吸作用的原理和意义1课时。
  教学环节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探究学习,得出结论,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主讲教师 赵丽清
  学校   秦皇岛铁路中学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呼吸作用
                  一 探究种子的呼吸现象
                  (一)种子呼吸时吸入氧气
                  (二)种子呼吸时呼出二氧化碳
                  (三)种子呼吸时释放能量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与体会〗
  本节课课前的充分准备是上好课的关键,由于我事先做了实验,所以能够预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活动的效果很好,酚酞试纸的变色更加吸引学生,我觉得把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是很恰当的。不足之处是有两个组的瓶子没有密封严格,在检验内部气体时效果稍差,所以装萌发种子的瓶子必须密封。
〖教学点评〗
  这节课的课前准备充分,课上学生活动较多,教学中学生参与的探究活动、讨论、填表等,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值得称道的是,教学中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且有新的创意和实践,如酚酞试纸的运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由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