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琥 珀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琥 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怒、吼”等15个字,会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通过学习,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了解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3.体会琥珀的价值,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2.体会作者推测的合理性,感受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学生)
3.搜集有关琥珀的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用时:3分钟)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地球大约有45亿年那么古老了。你想知道在几万年前发生过什么吗?有一样东西能帮助你。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
2.梳理问题。
1.齐读课题。
2.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
琥珀是什么样子的?
琥珀是怎么被发现的?
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琥珀有什么用途?
要指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0分钟)
1.出示本课学习任务。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圈画没读懂的地方。
(2)边读边思考:琥珀是什么样子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2.检查识字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集体正音。
(2)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
1.阅读了解本课学习任务。
(1)小组合作分自然段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课文读流利,相互检查、纠错。
(2)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在书中圈画相关语句。
2.(1)读生字词,了解意思。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或相互质疑帮助。注意“珀”读pò,不读pè;“澎”读péng,不读pēng;“脂、拭、渗”是翘舌音;“扎”是多音字,在本课读zhá。
(2)小组内合作识记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3.在老师的引领下朗读课文。
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生字词。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巡视,关注学生的需求,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与指导。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好长句。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回答问题:琥珀是什么?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3.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语句,理清课文层次。
4.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
1.朗读课文,认真倾听,发现读错、添字、漏字等问题及时纠正,注意长句的正确断句。
2.默读课文后,小组交流自己圈画的相关语句,并在班内汇报。
3.小组合作,找出表示时间的语句,理清课文的层次,并在组内交流、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说出课文主要讲的故事是:一只蜘蛛在准备吃苍蝇的时候,同苍蝇一起被滴落下来的松脂包住,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了琥珀。
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表示时间的语句,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蜘蛛和苍蝇之间发生的事情。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2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15个字。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强调本课生字的字形。
3.演示书写动漫。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6.书写反馈,集体评议。
1.自由读、齐读生字,及时正音。
2.认真观察这些会写字的特点,组内交流:“怒、餐、番”是上下结构的字;“吼、脂、拭、划、晌、辣、渗、挣、刷、测、详”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3.认真观察每一笔的书写方法,并思考怎样把字写美观。
4.认真观察老师的运笔方法并书空。
5.练习书写。
6.根据同学的建议,把没写好的字再写2遍。
1.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书写习惯的养成,给学生充足的观察时间并交流生字书写要点。
2.可以范写本课难写和易出错的字,重点强调主笔的书写要点。
3.重视学生书写评价,可让书写好的学生介绍书写经验。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复习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
2.课件出示琥珀图片,引导学生描述琥珀的样子。引入学习内容。
1.开火车朗读词语表中的词语。
2.看图描述琥珀的样子。
教师在指导学生交流琥珀的样子时,要求语言要生动一些。
二、合作探究,了解形成过程(用时:15分钟)
1.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1)科学家是怎样来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的?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段落。
(2)读一读相关句子,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表述。
2.播放琥珀形成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获得直观感受。
3.课件出示活动卡,指导学生说出琥珀形成的条件。
4.指导朗读课文。
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阅读任务进行阅读。
(1)默读或自由读课文,思考:哪些语段是讲琥珀的形成过程的?
找出描写琥珀的形成的相关段落。
(2)读一读自己画的语句,然后圈画关键字词,并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琥珀的形成过程。
2.观看琥珀形成的视频资料,获得直观感受。
3.小组讨论,完成活动卡。归纳出琥珀形成的条件:(1)天气热,温度高,松脂恰巧滴落在苍蝇和蜘蛛身上。(2)形成松脂球。(3)经漫长的时间变成化石。
4.在老师的引导下朗读课文。
1.教师要进行巡视,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用简单明了的话进行表述。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推测”的意思是根据已知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使学生了解科学的推测,来自丰富的想象。
三、品析词句,感受语言特色(用时:18分钟)
1.介绍科普作家柏吉尔和他的《乌拉·波拉故事集》。了解他的写作特点。
2.课件出示相关语句,指导学生感受语言特色。
(1)体会“科学性”。
出示句子:……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
①理解“约莫”就是“大概、大约”的意思。
②能不能去掉这个词?为什么?
③得出作品特点之一:科学性。
(2)体会语言的生动有趣。
①指导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在旁边写写批注。
②指导交流,说出喜欢的原因。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1.阅读科普作家柏吉尔的资料。说说知道了什么。
(1)知道《琥珀》是根据《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
(2)柏吉尔的写作特色: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科学知识,使本来较为枯燥深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吸引读者。
2.体会科普作品的特点。
(1)体会“科学性”,朗读句子。
①默读课文,画出含有这个词语的句子,再读一读,并在旁边写写体会。
②组内交流能否去掉这个词语,并说清理由。
③交流后得出结论:语言科学、严谨。
(2)①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做好批注。
②交流,说出喜欢的原因。如:
a.描写环境的句子中运用了叠词。
b.描写小苍蝇的动作特别细致。“掸掸”“拂拭”等词语,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小苍蝇的动作很生动。
c.描写蜘蛛的句子很生动,写出了蜘蛛小心翼翼的样子。
3.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1.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要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把意思讲清楚。
2.在交流的时候,老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阅读,抓住关键字词有条理地表达,进行朗读训练等,让课堂具有语文味。
3.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遇到问题尝试借助各种方法自己解决。
4.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科学性、趣味性。
四、全课小结,拓展阅读(用时:2分钟)
1.指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拓展阅读王文利的《琥珀物语》。
1.说说自己的收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出示阅读链接:王文利的《琥珀物语》,让学生读一读。
拓展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