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7章 《平面图形认识二》单元测试提高性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7章 《平面图形认识二》单元测试提高性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21 19:0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平面图形认识二》单元测试提高性练习
一、选择题
1.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内角的2倍,且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一个内角的2 倍,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2.已知α=80°,β的两边与α的两边分别垂直,则β等于  (  ).
A.80°    B.10°    C.100°    D.80°或100°
3.在同一平面内,有8条互不重合的直线,l1,l2,l3…l8,若l1⊥l2,l2∥l3,l3⊥l4,l4∥l5…以此类推,则l1和l8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垂直 C.平行或垂直 D.无法确定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若两个角的和是180°,则这两个角互补
5.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钝角,则这样的多边形边数最少是一个( )边形。
A. 5 B. 6 C. 7 D. 8
6.已知△ABC 的三边长为 a,b,c,且满足(a﹣2)2+|b﹣2|+|c﹣2|=0,则此 三角形一定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一般三角形
7.如图,Rt△ABC中,∠A=90°,∠ABC=56°,将△ABC沿着DE翻折,使得点C恰好与点B重合,连接BE,则∠AEB的度数为(  )
A.68° B.58° C.22° D.34°
8.如图,已知直线AB∥CD,当点E在直线AB与CD之间时,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是 ( )
A.∠BED=∠ABE+∠CDE B.∠BED=∠ABE-∠CDE
C.∠BED=∠CDE-∠ABE D.∠BED=2∠CDE-∠ABE
9、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每个内角与相邻外角的差为1000,那么这个多边形是 ( )
A.七边形 B.八边形 C.九边形 D.十边形
10、一个n边形削去一个角后变成(n+1)边形,其内角和变为2 5200,则原九边形的边数是 ( )
A.7 B.10 C.14 D.15
二、填空题
11.△ABC中的周长为12,c+a=2b,c-a=2,则a:b:c=_____.
12.一个多边形边数增加1,则这个多边形内角增加_____?,外角增加_____.
13.下列说法:①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它的内角和;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
何一个内角;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和内角互补;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
相邻的内角.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填序号).
14.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a,7,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如果这个三角
形中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的周长是_______.
15.如图,BG∥EF,△ABC的顶点C在EF上,∠A=∠ABD=23°,∠BCE=44°,∠ACB的度数为 .
16.在四边形ABCD中,∠D=60°,∠B比∠A大20°,∠C是∠A的2倍,则∠A= ,∠B= ,∠C= 。
17.△ABC中的周长为12,c+a=2b,c-a=2,则a:b:c=_____.
18.如图7-6,∠A=700 ,∠ACD=250,则∠BDC=_______0
19.一个多边形边数增加1,则这个多边形内角增加?????,外角增加???.
20.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同旁内角的度数比为3:2,差为36°,那么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如图,已知∠1=450,∠2=1350,∠D=450,问:BC与DE平行吗?AB与CD呢?为什么?






22.如图,∠1=∠2,∠3=∠B,FG⊥AB于G,猜想CD与AB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3.如图①,把△ABC纸片沿DE折叠,使点A落在四边形BCED内部点A′的位置,通过计算我们知道:2∠A=∠l+∠2.请你继续探索:
(1)如果把△ABC纸片沿DE折叠,使点A落在四边形BCED的外部点A′的位
置,如图②,此时∠A与∠1、∠2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2)如果把四边形ABCD沿时折叠,使点A、D落在四边形BCFE的内部A′、
D′的位置,如图③,你能求出∠A、∠D、∠l与∠2之间的关系吗?(直接写出关
系式即可)









24.(1)如图①,已知任意△ABC,过点C作DE∥AB,求证:△ABC的三个内角(即∠A,∠B,∠ACB)之和等于180°;
(2)如图②,求证:∠AGF=∠AEF+∠F;
(3)如图③,AB∥CD,∠CDE=119°,GF交∠DEB的平分线EF于点F,∠AGF=150°,求∠F的度数.






















答案:
1.D 2.D3.A 4.A5.A6.A 7.A 8.A 9、C 10、D
11.3:4:5? 12.180度,0度 13.④ 14.421.BC//DE AB//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2.解:猜想CD⊥AB.理由如下:
  ∵∠3=∠B(已知),
  ∴ED∥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FG⊥AB(已知),
  ∴∠AGF=90°(垂直定义).
  ∵∠AGF是△BFG的一个外角,
  ∴∠AGF=∠B+∠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ADC=∠1+∠3,而∠1=∠2,∠3=∠B,
  ∴∠ADC=∠AGF=90°(等量代换).
  ∴CD⊥AB(垂直定义).
23.(1)2∠A=∠1-∠2.观察图②得:∠1+2∠ADE=180°,2∠AED-∠2=180°,所以∠1+2∠ADE+2∠AED-∠2=360°.由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得:∠A+∠ADE+∠AED=180°,所以2∠A+2∠ADE+2∠AED=360°,所以∠1+2∠ADE+2∠AED-∠2=2∠A+2∠ADE+2∠AED,所以2∠A=∠1-∠2 (2)2∠A+2∠D-∠1-∠2=360°
24.证明:(1)如图①所示,
在△ABC中,∵DE∥BC,
∴∠B=∠1,∠A=∠2(内错角相等).
∵∠1+∠ACB+∠2=180°,
∴∠A+∠B+∠C=180°
即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2)∵∠AGF+∠FGE=180°,
由(2)知,∠GEF+∠EG+∠FGE=180°,
∴∠AGF=∠AEF+∠F;
(3)∵AB∥CD,∠CDE=119°,
∴∠DEB=119°,∠AED=61°,
∵GF交∠DEB的平分线EF于点F,
∴∠DEF=59.5°,
∴∠AEF=120.5°,
∵∠AGF=150°,
∵∠AGF=∠AEF+∠F,
∴∠F=150°﹣120.5°=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