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22 17:2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但愿朝阳长照我土
莫忘烈士鲜血满地
--辛亥革命--


前言导读

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此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可以看作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前言导读

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学习目录



酝酿与准备
辛亥革命的爆发

中华民国的成立



革命果实被窃取

A
B
C
D


历史功绩
E


第一章
酝酿与准备--爆发原因


1.1政治原因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1.2经济原因

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1.3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


1.4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兴中会、同盟会等组织团体的建立。


1.4.1兴中会
时间:1894年




创始人:孙中山




③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④ 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4.2同盟会
时间:1905年




政纲:三民主义




③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④意义:使中国革命运动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4.3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前提,具有反封建意义。推翻帝国主义侵华工具清政府,客观上体现反帝和实现民族独立的要求

01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问题。对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起了推动作用

02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补充和发展,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和社会革命的主张,“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03


1.5军事基础

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如黄花岗起义。


1.6有利时机

四川的保路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秉承列强旨意发布“铁路国有”法令,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粤汉、川汉铁路,引起轰轰烈烈的保路风潮。


第二章
革命爆发--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新军炮兵、步兵闻风响应。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12日,占领武汉三镇。
概况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结果:革命军攻克武昌,湖北军政府成立,国号“?中华民国”。
(3)影响: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第三章
革命高潮:中华民国成立


成立概况
时间




1912年1月1日
统帅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首都




南京
国旗




五色旗,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临时约法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临时约法
目的
性质
意义
1.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2.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3.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第四章
革命结束:袁世凯窃取革命果?


背景条件
①帝国主义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助袁篡权。
②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派进攻。
③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妥协性。
④袁世凯自身条件:拥有当时中国实力最大的北洋新军,善于玩弄政治手腕。


如何篡取
第一步:袁世凯逼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覆灭;??????
第二步:袁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第三步: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标志:辛亥革命到此结束。?


第五章
历史功绩: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历史功绩
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功绩
最重要: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一座丰碑;



历史功绩
功绩
1.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2.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局限性
不足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课堂讨论
关于辛亥革命胜利还是失败的讨论


课堂讨论


成就功绩方面
对辛亥革命的结局,传统观点一般认为,这场革命既胜利,又最终失败。言其胜利,主要是鉴于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课堂讨论


失败局限方面
言其失败,主要是因为革命胜利果实未能保持和巩固,南京临时政府很快完结,政权最终落于袁世凯等军阀之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堂讨论


全面大局看待
亥革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无论从哪个方面讲,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都不具备彻底铲除腐败社会机制,建立更新机制的能力。从主观角度看,中国民族资本自身发育严重不良。从客观角度看,阻碍中国进步的反动力量远远大于资产阶级,辛亥革命的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课堂讨论


其进步之处
辛亥革命仍可称是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它对封建体制的冲击、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对进步意识的弘扬、对风俗习惯的革故鼎新与激浊扬清都是空前的,尽管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最根本的任务,但是它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为薪火相传的后来者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