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二单元 月球 复习课件-鄂教版(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二单元 月球 复习课件-鄂教版(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24 12:5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二单元 月球
复习课件
单元知识梳理
单元 板块 知识点
月球 月球上有什么 月球的体积,直径,月地距离,月球表面地形,月球表面没有水和空气,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
观察月球 同一天不同时刻,月球位置的变化
不同天同一时刻,月球位置的变化
一月中的月相变化
单元 单元 知识点
月球 月相的
成因 月相形成的原因
登上
月球 登月大事件
单元知识梳理
知识回顾
1.月球上有什么
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38.44万千米。
月球直径3476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49。
月球表面高低起伏,最显著的特征是环形山。
月球表面没有水和空气,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相当于地球的1/6。



知识回顾
2.观察月球
同一天不同时刻,月球位置是东升西落。
不同日期同一时刻,月球位置在由西向东移动。
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明亮部分朝西;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明亮部分朝东。
两次月圆之间相隔30天,这说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0天,即一个月。

知识回顾
月相的变化(周期性)





新月
(初一)
蛾眉月
(初二、初三)
上弦月
(初七、初八)

满月
(十五、十六)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残月
(二十七、二十八)
知识回顾
3.月相的成因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绕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知识回顾
4.登上月球
1609年,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月球
1961年,加加林,进入太空第一人
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美国,发射探测器
1969年,阿姆斯特朗首次成功登陆月球
1969年到1972年,“阿波罗”飞行,采集标本和样品,进行科学研究
20世纪80-90年代,多国先后提出探月计划
知识回顾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开启新里程。
习题精讲
1.人类关于月球的神话很多 ,在我国古代,就有( )的传说。
2.( )是地球的卫星。

嫦娥奔月
月球
习题精讲
3.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 )万千米,直径( )千米,体 积相当于地球的( )。
4.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 )。

38.44
1/6
1/49
3476
习题精讲
5.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 )。
6.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叫( );农历初二、三在西部天空露出像娥眉一样的月亮,叫做( ),农历初七、初八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 ),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 ),农历二十二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 ),农历二十七、八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月牙叫( )。
月相的变化
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残月
习题精讲
7.月球不停地( )公转,公转的方向是( )的,月球本身(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 ),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 )的过程中发生的。
围绕地球公转
围绕地球
自西向东
不会发光
反射的太阳光
习题精讲
8.从十七世纪以来,人类探索月球经历了如下过程:1609年( )用望远镜观察月亮;1957年(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把( )送上近地轨道;美国宇航员于( )首次成功登上月球;我国于(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伽利略
宇航员加加林
苏联
1969年7月20日
2007年10月24日
习题精讲
9.月亮自转和围绕地球公转的速度都很快。( )
10.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行山。( )
?
?
习题精讲
11.月相的变化是月球自转形成的。( )
12.月亮能够自己发光。( )
?
?
习题精讲
13.月相的变化规律是( )。
A.先大后小
B.先小后大再变小
C.先亮后暗
D.先暗后亮
B
习题精讲
14.月球表面具有如下特征( )。
A.月球上有风雨雷电
B.月球上没有岩石
C.月球表面引力较小
D.月球上有水
C
习题精讲
15.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现象吗?
答案:没有,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习题精讲
16.宇航员登月前要做哪些准备?
答案:带上空气、水、充足的食品;穿上既保暖又防寒的衣服;佩带防辐射的用具;携带科学研究的相关仪器等。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