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教学目标:
1.通过奇幻的小魔术让学生对化学充满好奇和兴趣。
2.初步认识化学对人们认识周围物质世界的意义。
3.联系实际生活,体会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处处有化学。
重难点
1.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体验成功的喜悦
3. 初步知道探究过程中要寻找前后变化为后面学习如何观察实验现象打基础。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入]魔术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喷泉实验和瓶吞鸡蛋两个非常好看有意思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体验:自己动手变魔术
准备好“水”(澄清石灰水)于小烧杯里,让学生自己用吸管吹出“牛奶”来,再向其中滴加食醋,“牛奶”消失。让学生近距离体会化学的神奇。
新课引入:这些神奇的魔术,变化莫测的实验都蕴含着一定的化学知识,只有学好化学知识才能了解其中的奥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门新的学科——化学(白纸用酚酞写上“化学”两个字,再用碱喷出红色的“化学”字来,再次让学生体验化学的魅力)
活动二[化学走进生活]生活中食醋除水垢
通过课堂上除水垢,让学生见证化学物质在生活中最基本的应用。再通过对水垢的思考,让学生发散思维,学会提问。
1. 水垢是怎么形成的?
2. 水垢的成分是什么?
3. 为什么食醋可以除水垢?
……
活动三[解决问题]谁“动”了我的化肥
教师:演示碳酸氢铵加热分解实验。
观察到现象:白色固体变少,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在试管口有水生成。
分析得出结论: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铵 水+氨气+二氧化碳 )
碳酸氢铵保存:密封阴凉
活动四[学生分组] 初探铁生锈(铁“穿”上红棕色外衣)
提问:(展示生锈的剪刀)看到锈迹斑斑的剪刀大家会有和感想?
1:怎么出去铁锈?
2:剪刀生锈了,不能用。
3:铁锈是怎么形成的?
……
分组实验:操作步骤:
1.用砂纸把铁丝打磨光亮
2.把打磨好的铁丝弯折成回形针状放入如右图所示的锥形瓶内
3.塞紧橡皮塞,把软管的另一端放入盛红墨水的烧杯内
4.仔细观察变化
现象:1:红墨水上升2:铁丝表面变暗(几天过后铁丝表面出现红棕色物质)
设问:红墨水能上升的原因?
回答:装置内的压强变小了
追问:压强为什么回减小?
回答:装置内的空气被消耗了。
讲解:空气的组要成分有氧气和氮气,那么铁生锈与那种气体有关系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自己查阅资料来了解一下,铁为什么会生锈,知道了铁是怎么生锈的才能想办法防止铁生锈。这在以后的学习中很快就能学到。
活动五[小测试]
当堂检测
1.世界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其主要原因是 ( )
A.铁锅价格便宜 B. 铁易导电 C. 保温性能好
D.烹饪的食物中留有人体需要的铁,可以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2.“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徐州”是我们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 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 D. 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香烟的过滤嘴可滤出一些有害物质,故吸烟对人体无害
B.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C.凡是“绿色食品”均不含化学物质
D.化学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益处没有坏处
4.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
A.就地焚烧 B. 发酵后作农家肥
C.加工成精饲料 D. 制造沼气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可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B. 车排放的尾气不会污染空气
C. 禁止使用塑料制品可以防止“白色污染”
D. 氮气很重要,能供给动植物呼吸
6.(1)碳酸氢铵是一种 色 体,将其加热,可以观察到
① ;
② 。
若在被加热的仪器上方放一个干而冷的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在被加热的仪器上方放一个涂有石灰水的玻璃片,观察到的现象是
(2)碳酸氢铵在较高温度下会迅速分解,生成 、 和 ;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认为保存碳酸氢铵应注意的问题是 ;
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