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15章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精品教案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第15章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精品教案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8-11 10: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
  成年人的股骨能承受250~400kg的压力,肱骨能承受174~276kg的压力。骨的这种特性与骨的成分有密切关系。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探究骨的成分;
  2.对探究骨成分实验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
  3.对青少年和老年人的骨质特性作出科学的解释。
【材料器具】
  羊或鲤鱼的肋骨、碳酸钙粉末、稀盐酸、解剖盘、镊子、酒精灯等。
【方法步骤】
  1.提出问题
  从解剖盘中取一根羊或鲤鱼的肋骨,用双手轻轻地将肋骨弯曲,你会感觉到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骨为什么有这种物理特性呢?本组同学讨论后,提出的探究性问题是:( )。
  2.作出假设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将各种动物的骨研磨成骨粉,骨粉含有丰富的钙质。骨也可以熬制骨胶,骨胶的黏合力很强。依据这些事实你组作出的假设是:骨的成分中可能有:( )。
  3.制定计划
  (1)同学们曾经用燃烧法鉴定种子的某种成分,能否借鉴燃烧法鉴定骨中是否含有这种成分?
  (2)取少许白色的碳酸钙粉末,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内,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请同学们思考和讨论:若用稀盐酸浸泡鱼骨,将会得到怎样的结果?
  (3)制定探究骨成分的实验计划时,是否有设置对照的必要性?
  (4)将本组计划选用的实验材料、实验用具和药品试剂列出清单,并按照清单检查实验台上是否有必要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4.执行计划
  (1)小组内做好明确分工。
  (2)参考下列表格,记录本组的实验现象。
  注意:
  (1)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
  (2)用稀盐酸浸泡过的骨,要用镊子夹取,用清水冲洗后再观察。
  5.交流与评价
  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进行科学探究的结果,展示实验处理材料。
操作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
方法
用酒精灯火焰烧鱼骨
用稀盐酸浸泡鱼骨
不做处理
结果
鉴别
方法
用解剖针敲击处理材料
将处理材料对折弯曲
敲击和弯曲处理材料
结果
分析及结论
【讨论】
  1.骨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
  2.骨燃烧后的剩余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
  3.骨浸泡在稀盐酸中,被溶解的成分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
  4.骨浸泡在稀盐酸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
【思考】
  1.骨为什么既坚硬又有弹性?
 
  2.青少年为什么要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应该有哪些正确姿势?
  3.老年人为什么易骨折?为防止老年人骨折,我们能够做什么?
  4.为什么说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青少年、老年人为什么需要补钙?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