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6节 互感和自感
1.如图所示是测定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L直流电阻的电路图,L两端并联一只电压表,用来测量自感线圈的直流电压,在测量完毕后,将电路解体时应( )
A.先断开S1 B.先断开S2
C.先拆除电流表 D.先拆除电阻R
解析:选B S1断开瞬间,L中产生很大的自感电动势,若此时S2闭合,则可能将电压表烧坏,故应先断开S2,又因不能在电路闭合时拆除电路中的元件,故B选项正确.
2.(多选)(2018·浙江模拟)如图甲是一个电解电容器,电容器外壳上标有“4.7 μF 50 V”字样;图乙是一个标准自感线圈,外壳上标有“1 H”字样,下列有关该电容器和自感线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的电容为4.7×10-12 F
B.自感线圈的自感系数为1 H
C.电容器在20 V的工作电压下,其带电量为9.4×10-5 C
D.自感线圈的自感电动势大小与流过线圈的电流大小有关
解析:选BC 分析甲图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为4.7×10-6 F,A选项错误;自感线圈的自感系数为1 H,B选项正确;根据电荷量公式Q=CU可知,电容器在20 V的工作电压下,其带电量为9.4×10-5 C,C选项正确;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自感线圈的自感电动势大小与流过线圈电流的变化率有关,D选项错误.
3.在制作精密电阻时,为了消除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流变化而引起的自感现象,采取了双线绕法,如图所示,其道理是( )
A.当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时,两股导线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互相抵消
B.当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时,两股导线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互相抵消
C.当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时,两股导线中产生的磁通量互相抵消
D.以上说法均不对
解析:选C 由于采用了双线绕法,两根平行导线中的电流反向,它们产生的磁通量相互抵消.不论导线中的电流如何变化,线圈中的磁通量始终为零,所以消除了自感现象的影响.
4.(多选)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r忽略不计.A、B是两个相同的小灯泡,L是一个自感系数相当大的线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闭合到电路中电流稳定的时间内,A灯立刻亮,且亮度保持稳定
B.开关闭合到电路中电流稳定的时间内,B灯立刻亮,且亮度保持稳定
C.开关断开后瞬间,A灯闪亮一下再熄灭
D.开关断开后瞬间,电流自右向左通过A灯
解析:选AD 开关闭合,A灯立刻亮,因为电源没有内阻,所以A灯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灯泡亮度稳定,故A正确;因为L是一个自感系数相当大的线圈,所以开关闭合时B灯不亮,然后逐渐变亮,最后亮度稳定,故B错误;两个灯泡电阻一样,若L也没有电阻,则断开前后A灯的电流相同,不会闪亮.若L有电阻,则通过B的电流小于A的电流,所以A也不会闪亮一下,故C错误;开关断开后瞬间,L产生感应电流,在回路中通过A灯的电流方向为从右向左,故D正确,故选AD.
5.如图所示电路中,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是一个理想电感线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S闭合时,A逐渐变亮,然后逐渐熄灭
B.S闭合时,B立即亮,然后逐渐熄灭
C.S闭合足够长时间后,B发光,而A熄灭
D.S闭合足够长时间后,B熄灭,而A发光
解析:选C 闭合S瞬间,电流增大,线圈L中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增加,A灯立即变亮,此时电容器电荷量为零,两板之间电压也为零,故B灯逐渐变亮;电流稳定后,线圈两端电压为零,A灯熄灭,B灯达到最大亮度.
6.如图所示,S闭合后,流过线圈L的电流恒为i1,流过灯泡A的电流恒为i2,且i1>i2.在t1时刻将S迅速断开,在较短一段时间内流过灯泡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
解析:选D 闭合电键,电路稳定后,流过灯泡的电流i2恒定不变,电键S断开瞬间,线圈L阻碍电流的减小,发生自感现象,线圈L相当于电源,通过灯泡A的电流从i1逐渐减小,方向与i2相反,D选项正确.
7.(2017·北京卷)图1和图2是教材中演示自感现象的两个电路图,L1和L2为电感线圈.实验时,断开开关S1瞬间,灯A1突然闪亮,随后逐渐变暗;闭合开关S2,灯A2逐渐变亮,而另一个相同的灯A3立即变亮,最终A2与A3的亮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A1与L1的电阻值相同
B.图1中,闭合S1,电路稳定后,A1中电流大于L1中电流
C.图2中,变阻器R与L2的电阻值相同
D.图2中,闭合S2瞬间,L2中电流与变阻器R中电流相等
解析:选C 图1中,断开开关S1瞬间,线圈发生自感现象,相当于电源,灯A1突然闪亮,说明电路稳定时,A1的电流小于L1的电流,即L1的电阻小于A1的电阻,A、B选项错误;图2中,最终A2与A3的亮度相同,说明滑动变阻器R与L2的电阻值相同,C选项正确;图2中,闭合S2瞬间,L2对电流有阻碍作用,L2中电流与变阻器R中电流不相等,D选项错误.
8.如图所示,L是自感系数较大的一个线圈,电源的电动势E=6 V,开关S已闭合,当S断开时,在L中出现的自感电动势E′=100 V,求此时a、b两点间的电势差.
解析:当S断开时,线圈中出现的自感电动势阻碍原电流的减小,因此电动势方向与线圈中原电流方向相同,即L的右端电势高于左端电势,由于S断开时a、b两点间断路,相当于电阻很大,所以整个回路中由电动势造成的电势差集中在a、b两点间,φb-φa=E+E′=6 V+100 V=106 V,即a点的电势比b点低106 V.
答案:106 V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灯泡L1、L2、L3的电阻关系为R1A.L2逐渐变暗
B.L1先变亮,然后逐渐变暗
C.L3先变亮,然后逐渐变暗
D.L3立即熄灭
解析:选C 闭合时,因为R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c为三盏完全相同的灯泡,L是自感线圈,直流电阻为R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上开关后,c先亮,a、b后亮
B.断开开关时,N点电势高于M点
C.断开开关后,b、c同时熄灭,a缓慢熄灭
D.断开开关后,c马上熄灭,b闪一下后缓慢熄灭
解析:选B 开关S闭合瞬间,因线圈L的电流增大,磁通量增大,产生自感电动势,根据楞次定律可知,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增大,通过a灯的电流逐渐增大,所以b、c先亮,a后亮,故A错误;合上开关一会儿后,因线圈中电流逐渐稳定,断开开关S的瞬间,由电感的特性可知:L和a、b组成的回路中有电流,电流的方向与L中原来电流的方向相同,方向为L→N→b→M→a→L,可知N点电势高于M点,故B正确;合上开关一会儿后,因线圈中电流逐渐稳定,则相当于导线,所以a、b一样亮;断开开关S的瞬间,由电感的特性可知:L和a、b组成的回路中有电流,导致a、b一起缓慢熄灭;而c没有电流,马上熄灭.由于原来ab两灯的电流相等,开关断开的瞬间,通过a、b和线圈回路的电流由a灯原来的电流逐渐减小,所以两灯都不会闪亮,故C错误,D错误.
3.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其内阻r不可忽略,L1、L2是完全相同的灯泡;线圈L的直流电阻不计,电容器的电容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刚接通开关S的瞬间,L1立即亮,L2逐渐变亮
B.合上开关S,电路稳定后,灯泡L1、L2的亮度相同
C.电路稳定后在断开S的瞬间,通过灯泡L1的电流方向向右
D.电路稳定后在断开S的瞬间,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零
解析:选C 闭合开关瞬间L相当于断路,L1和L2串联接入电路,都有电流,可知两个灯泡同时变亮,故A错误;稳定后L相当于一段导线,L1中无电流,L2中有电流,二者的亮度不同,故B错误;断开瞬间,L相当于电源与L1组成回路,L1中电流方向向右,故C正确;电容器和L2组成回路,断开瞬间电容器有一短暂的放电电流,L2中电流不为0,故D错误.
4.如图所示,某小组利用电流传感器(接入电脑,图中未画出)记录灯泡A和自感元件L构成的并联电路在断电瞬间各支路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i1表示小灯泡中的电流,i2表示自感元件中的电流(已知开关S闭合时i2>i1),则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C 电键断开后,A与L组成闭合自感回路;电感阻碍自身电流变化,产生的感应电流仍沿着原来方向,大小逐渐减小;所以电键断开后,通过L的电流的方向不变,而通过A的电流的方向与开始时是相反的,故C正确,A、B、D错误.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的内阻不计,电阻R1=2.5 Ω,R2=7.5 Ω,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忽略.闭合开关S的瞬间,电流表读数I1=0.2 A,当线圈中的电流稳定后,电流表的读数I2=0.4 A.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解析:闭合开关S的瞬间,R1和R2串联接入电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1=,
即0.2=,
电路稳定后,R2被短路,I2=,即0.4=,
由以上式子解得E=3 V,r=5 Ω.
答案:3 V 5 Ω
6.如图所示是一种触电保安器,变压器A处用双股相线(火线和零线)平行绕制成线圈,然后接到用电器上,B处有一个输出线圈,一旦有电流,经放大后便能立即推动继电器J切断电源,下列情况中能起保护作用的是哪一种?说明理由.
(1)增加开灯的盏数,能否切断电源?
(2)双手分别接触相线和零线,能否切断电源?
(3)单手接触相线,脚与地相接触而触电,能否切断电源?
解析:(1)不能.因A处线圈采用的是双绕法,增加开灯的盏数只会使电路中电流增大,但A中两线中电流始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磁通量相互抵消,B中磁通量不发生改变,故不能推动J切断电源.
(2)不能.理由同(1).
(3)能.因为有电流通过人体而流入地下,使A中两股相线电流大小不相等,B中磁通量发生改变,B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推动J切断电源.
答案: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