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病毒》课堂教学展示
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2章第4节《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第三课时——病毒。
一、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生殖等方面的知识;
2、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查找有关病毒知识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在研究学习病毒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讨研究的能力及计算机实践操作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实际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思想品质;树立看待事物要具有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和生命科学的价值观;自觉养成预防疾病的良好卫生习惯。
4、教学重点: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病毒的代谢方式和繁殖方式;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5、教学难点: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病毒的代谢方式和繁殖方式。
二、教学策略: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课堂上创设了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因此本节课以探讨、交流的方式为主,在充分准备图片、课件、录象等多种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发挥了其主体作用。
三、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病毒及相关疾病的资料;教师在校园生物网上制作的课件;有关病毒的图片资料;采访校医的录像资料。
通过播放这些图片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地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对病毒有了更加深刻而系统的了解,从而使抽象而陌生的事物变得形象而生动,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因而很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资源利用:
本节课在挖掘了课本上已有的课程资源以外,还充分利用了CAI课件及图片资料和网络资料等,同时开发学生的生活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社会调查与访谈等,从而使课程资源与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料有机的结合。这不仅实现了知识的交融与整合,还使本节课在广阔而丰厚的资源背景下,开展得形象、生动、井然有序。
五、教学评价:
本节课我采用了自评、互评、师评和组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来完成。由于学生主动参与
评价,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使学生在自评、互评的基础上,强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训练,同时也使学生在汇报展示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顺利地完成了本节的教学任务。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播放一组新闻画面(“禽流感”“艾滋病”“非典”的新闻报道),引导同学说,看了上面
的这几组画面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此时由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同学们踊跃地举手回答,你一言我一语,纵说纷纭,极大地牵动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愿学、乐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确定探究课题,查找资料,讨论研究。
教师指导学生进入校园生物网,结合网上学习方案,教师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价值的
课题:
1、 你知道病毒有多大吗?
2、 病毒与动植物细胞以及细菌在结构上最显著的差异是什么?
3、 病毒由几部分组成?你知道哪些病毒?请描述它们的形态。
4、 根据病毒的特点,病毒大致可分为几类?举例说明。
5、 请研究一下,病毒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6、 你了解人类有哪些传染病与病毒有关?
7、 联系病毒的传播途径,谈谈如何预防病毒疾病?
8、 疫苗就是病毒吗?为什么?
9、 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病毒开发利用的想象。
同学们根据出示的课题,按照不同的兴趣和爱好组合成不同的小组,有“形态”小组、
“结构”小组、“生活”小组、“分类”小组和“关系”小组。各个小组根据本组的探究课题展开了积极的探究活动,有翻阅书籍的,有上网咨询的,有查找图片的,也有负责进行归纳整理的……,小组内的各个成员分工合作,井然有序。同学们边查阅资料,边分析讨论。真正体现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表现出了学生愿学、乐学的精神状态。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在学生上网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也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各小组的讨论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给予适当的点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同学们在交流互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们思维的火花得到了有效的碰撞。
(三)、平台互动,展示交流。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前面来,将各个小组的研究成果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交流。这些同学一边操作微机一边以大屏幕的形式进行展示,而且边展示边讲解,同时还在黑板上列举了许多数字。下面我将各个小组的研究成果整理成课件的形式。
“形态”小组:(图片和数据展示)病毒是一类超显微结构的非细胞生物,有球形、杆形、线形、椭圆形、长方形等多种形态。而且病毒大小不一,都只由纳米计算。所以病毒非常微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结构”小组:(结构图解的形式展示)。有的同学在网上查到了有关病毒结构的图片,并整理成图解的形式展示。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无论什么样的病毒都具有相似的两部分结构:一部分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另一部分是包含遗传物质的内核。蛋白质外壳——具有保护病毒的作用及决定所侵染的细胞类型;遗传物质可以指导生成新的病毒。
“生活”小组:(课件形式展示)。病毒是一类不能独立生活的特殊生物体,它必须生活在其它活的生物体中,靠吸食它们体内的营养物质来维持自己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就是寄生。而且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复制,来繁殖后代。复制的过程是这样的(课件中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了病毒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而直观,易于学生接受)。
“分类”小组:这个小组的同学将获得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归纳和整理,然后以板书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而且边展示边讲解。病毒根据宿主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
“关系”小组:(网上查阅的资料展示)。这个小组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介绍:(1)传播途径。病毒传播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空气、蚊虫、水、血液、接触等多种方式传播。(2)有害影响。有些病毒危害人类健康,如人类的各种肝炎:甲型肝炎,乙、丙、丁、戊型肝炎,流行性感冒、艾滋病等等。有些病毒还可危害动植物,如花叶病、水稻矮缩病,动物的口蹄疫、狂犬病、埃搏拉病毒等等。(3)有益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已经能够利用一些病毒为人类服务,如制成病原疫苗,来控制人和动物的一些疾病,利用病毒来防治农业害虫等。此外,科学家还尝试利用病毒作为载体,对人类遗传病进行基因治疗。
各个小组在汇报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评论或补充,也可以对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质疑,例如有的学生说:“病毒在增殖的过程中,侵染细胞内部和留在细胞外部的结构各是什么呢?增殖过程后,病毒的数目有什么变化,与细胞分裂结果相同吗?”问题提出来了,学生们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研究,并查找资料等,最终总结出答案。
同学们边分析、边讨论、边交流,同学们在评说互动中发现问题,掌握知识,锻炼技能。教师也作为一员参与其中,并进行适时的点评和导拨,从而保证了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四)、理解感悟,指导生活实践。
将课前学生采访校保健医生关于学校卫生防疫有关问题的录像展示给同学们看。
教师引导学生说:“看了上面的录像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在对人类和自身的健
康和防疫方面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吗?”(学生们踊跃回答,畅谈感想)
通过同学们彼此的交流和感悟,使学生们真正理解了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学习卫生防疫方面的知识对于指导自身的生活实践具有积极作用。学生们的健康意识增强了,同时也为学生们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结束语: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么,就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学习、刻苦工作,用科学的巨手扶去疾病带给我们的伤痛。我想开发生物学的历史重任就落在了每一位同学的身上,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到那时,你们将是老师和所有中国人的骄傲!
七、反思感悟: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并通过搜集资料、合作探究、课件展示、汇报交流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本节课的教学中来。学生在观察、分析、讨论、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同学们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还激发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进一步体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