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1-27 17:5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庙渠初中“三环四步”导学案
年级 八 科目 物理 课题 5.3凸透镜成像规律 主备人 周次 16 教学辅助手段 PPT
导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习的兴趣;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观察、比较、列表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拉近生活、社会、科技与物理的距离
重点 难点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导学 模式 自学--------展示-------反馈 导学策略及学法指导 (师生互动设计)
导 学 过 程 四 步 设 计 自 主 学 习 【自助学习】(我尝试自学)1、凸透镜有???????作用;凸透镜能将????光线会聚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凸透镜有?????个焦点。? 2、焦距:??????到光心的距离,用?????表示。? 3、能够在??????上得到的像叫实像,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不能在光屏上接受到的像叫虚像。? 4、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叫???? ???,用????? ?表示,像到透镜的距离???? ???,用??? ???表示。 【互助探究】(我参与互研)一、创设物理情景进行猜想,引入新课 观察现象:我们通过金鱼缸的侧壁来观察缸中游动的小金鱼,会看到什么现象? 二、实验探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提出问题,进行探讨: 思考:如何使物体所成的像呈现于光屏上? 2、实验过程 学生分组实验。 3、交流评估 各小组送交自己的实验记录结果,进行投影展示,表述发现的现象和规律。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 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应用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 ? ? ?? u =2f ? ? ? ?? 2f>u>f ? ? ? ?? u 合 作 探 究
导 学 过 程 四 步 设 计 交 流 展 示 【求助交流】(我愿意分享)本节课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补助练兵】(我能用新知) 1、我们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是物体位于______________处,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物体位于____________处。 2、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中,首先要在一条直线上依次放上蜡烛、______、______,然后调节它们的______,使它们的位置大致在同一______。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可以成一个______、______的_____像,当蜡烛逐渐消耗而减小,光屏上烛焰的像将随之______(“上升”、“下降”)。当物体距透镜5cm时,可以成一个______、______的______像。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4、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6cm B.10 cm C.16 cm D.20 cm 导学策略及学法指导 (师生互动设计)

反 馈 检 测
教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