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0.1《常见的酸和碱》课堂检测第三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0.1《常见的酸和碱》课堂检测第三课时(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1-25 21:1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1《常见的酸和碱》课堂检测
第三课时
一、知识积累,过程检测
1.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能够吸收空气中的CO2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石灰水
(2)下列物质中,能够用来干燥二氧化碳的是( )
A.固体食盐 B.固体火碱 C.浓硫酸 D.浓盐酸
(3)下列物质中,可以敞口放置的是( )
A.大理石 B.消石灰 C.浓硫酸 D.苛性钠
(4)盛放下列物质的试剂瓶敞口放置,质量增加但没有变质的是( )
A.浓盐酸 B.食盐水 C.浓硫酸 D.烧碱溶液
(5)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膜,要洗去这层白膜最好的方法是( )
A.用水洗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
C.用盐酸洗 D.先用盐酸再用水洗
(6)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闭保存,其原因是( )
氢氧化钠有毒;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会被氧化;氢氧化钠在空气里易吸收水分而潮解;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A. B. C. D.
(7)下列用途中,不属于氢氧化钙的是( )
A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B用作建筑材料,用来抹墙.
C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D广泛用于制肥皂、造纸等工业。
2.填空题
(1)选择C、H、O、Na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符合题意的化学符号(各写一个):
酸 金属氧化物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2)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通常选用氢氧化钙溶液而不选氢氧化钠溶液,原因是 ;现有等质量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要除去氢气中混有的较多量二氧化碳气体,通常选用前者,而不选后者的原因 。


二、方法应用,能力训练
1.单选题
(1)物质王国发生了一起团伙盗窃案,“警察”把三名“嫌疑犯”(分别是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带回了“警察局”。上级派出下列四名“警察”分别去审问“他们”(即把“他们”鉴别出来)。无法完成任务的“警察”是( )


(2)为了检验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放入水中,看是否全部溶解
B.滴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C.滴加酚酞,看是否变色
D.用手接触,看是否有滑腻感
(3)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中质量增大且变质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烧碱 D.食盐水
(4)某氢氧化钾溶液中,平均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钾离子。则这种溶液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约为(   )
A.2.1%     B.3%     C.5.1%     D.56%
(5)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
A.熟石灰、消石灰、CaO B.铁锈、氢氧化铁、Fe(OH)3
C.烧碱、苛性钠、NaOH D.生石灰、石灰石、CaCO3
2.填空题
(1)久置的苛性钠溶液易发生变质,这是由于它与______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如果要检验苛性钠是否变质,可取出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______,若有______产生,则证明已经变质。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为防止固体苛性钠变质,一定要_____保存。
(2)消石灰沙浆广泛用于粘合砖石,因细软的消石灰消浆硬化后要和砖、石结为一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消石灰消浆表面会迅速硬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同)
消石灰里的Ca(OH)2和细砂里的SiO2(二氧化硅) (能否)发生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
三、情感抒发、实践拓展
兴趣小组课外实验:
1.鲜花变色:将两朵红色(或紫色)的鲜花分别插入白醋的稀溶液和石灰水中,注意每天观察鲜花并更换溶液。几天后鲜花有什么变化。
2.制作“叶脉书签”
播放视频:叶脉书签的制作。

















参考答案
一、知识积累,过程检测
1.单选题
答案:
(1) D (2) C (3) A (4) C (5) C (6) C (7) D
2.填空题
(1)HCO3 Na2O OH-
(2)二氧化碳能使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现象明显;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不一定完全吸收二氧化碳
【解析】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通常选用氢氧化钙溶液,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时,能够生成碳酸钙沉淀,实验现象明显;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常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因为用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完全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钙溶液不一定能够完全吸收二氧化碳。
【设计说明】考查常见碱的区别及碱的一些化学性质。
【评价标准】说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有明显现象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没明显现象;氢氧化钙微溶,浓度小。
(2)
二、方法应用,能力训练
1.单选题
答案:
(1) C
【解析】酚酞遇中性和酸性溶液都不变色,故无法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2) B
【解析】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有气泡生成。
(3) C
【解析】浓盐酸有挥发性,质量减少,食盐水敞口放置质量不变,浓硫酸因吸收水份质量增大,但是物理变化。
(4) B
【解析】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钾离子,故溶液中氢氧化钾与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100,氢氧化钾相对分子质量为56,100个水分子的相对分子总和为1800,所以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为:56/1800=3%
(5) C
2.填空题
(1)二氧化碳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稀盐酸 气泡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密封
【解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盐用酸验证,有气泡产生。
(2)Ca(OH)2+CO2=CaCO3↓+H2O 能 Ca(OH)2+SiO2=CaSiO3↓+H2O
【解析】碱的化学性质之一为与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消石灰的主要成份为氢氧化钙,二氧化硅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反应后生成硅酸钙。
【设计说明】考查碱的化学性质——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评价标准】能准确写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盐的方程式,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盐的方程式。
3、情感抒发、实践拓展
1.花的细胞液中含有生物碱,它也能做指示剂,放在酸性或碱性的溶液中花的颜色会发生改变。
【设计说明】让学生能过课外实验加深对碱的性质的认识。
【评价标准】能通过实验确定花遇酸性、碱性溶液颜色的变化,并通过叶脉书签的制作了解氢氧化钠的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