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高二语文试卷
座位号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读下雨的文字,完成1~3题
心理学和哲学面对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人性是什么
一直悬而未决,但弗
伊德提出了生亼能和死本能两个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伈说,和日神与酒神的关系
祥,生本能与死本能乜是对立统一的。对立就是两者的目的与作用截然相反,生本能富有建设性
的目标就在于不断建立更大的统一体,并极力地维护它们。死本能富于破坯性,目标是取消联结
而带来毁灭。弗洛伊德关于生与死的本能主要是解释人的动机问题,但我却从中得到一个启示,那就
是人的心理其有两面性,生与死、爱与恨、积极与消极、建设性与破坏性等等。这一人性规律也正符
合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規律。从这一点再进一步出发,看看家与道家的精神,是不是正怜恰
沙个人都的两面。结合弗洛伊德的生死本能理沦,儒道两家就象伍着生与死这两种完全相反的
上的两雨性?人世与出世,有为与无为,务实与求虚等等,林语堂先生说,道家与懦
量同时并存在每
中國人的心里
人生问廼最为复杂,儒家主张游方于内,要积极入世去匡俗救弊,回复王道,而道家却主张游方
叫人远离尘囂,俣忙全真,不以物累,这两种然不同的人生观让人该何去何从?儒道互补刚
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孔子也有过入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有
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结果
所以这些话明显带有道冢的意味。但我不赞同这个观点,因为不仅孔子说过这样的话,他的学生曾点
也说过美似的话,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
童者六七
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大子
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点言
有说一番治囻平天下的大道理,却口吐天真烂澄之语,似有
无术之嫌,而孔子居然还对他的舌表示赞许
祇耐人寻味了。而盂子也沅过
氵兼济天下
则独善其身。(《孟予·尽心章句上》)可见在早期的孔孟思想中己
些道家的心理。那么我
否可以做
大胆的假设,儒中有道,道中也必有馆,儒道互补并非中国文化两千多年来发展的结
聚,丙是人性的使然。国此懦道两家在作为一种学术或思想
生之始,甚至在户生之前,就开
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历程。带着这个傾设,我们再来看老子,也就能理解他说的治国爱民,与善
仁,言善信这些话了。老子并非一味地摒
而庄子虽然一直拦评儒家,但也同意德无不
也;道死不理,义也
如果老庄真如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梓完全弃尘绝世,那就应该像《论语》中提到的那几位隐士
样,如楚狂搂與、长沮、桀溺等,他们连姓名郊不留,更勿谈莙书立说,设怅授椗。可兄老庄是以出
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在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两方面,他们与孔孟是一样的
同源异流是儒道互补竹根本特征,只不过孔孟关注的是人的社会性和人类文明与秩序的前进与发
展;老庄关怀着人美生命与心性的和谐、自在与自然。他们都对人性和社会问题頗为关注,只不过各汍
端,朝着不冋的学术方向发展。但无论两者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始终本同末异,殊途冋归,懦道互
补,彼此依存,两千多年来不但发展为中国文化的基诩,也为无数国人指子
最好的人生之路
得意时以懦家为准则,坚守道徳良知,维护纲常名教,争做忠臣良将;失意昉則以道家为归依,次泊名
利,独善其身,洒脱自在,如行云流水。儒道互科已然内化成中国人独有的人格特征,它是最理想
的,也是最现实的
艏编自《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儒道互补》)
下列关于烁文内容的理絕郡分析,不正碓的一项是(3分
A.儒道两家的思想并存在每个屮人的心里,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高二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 解析:原文“孔子也有过入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有人说,这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结果”可知只是有些人认为,并不是客观事实。
2.B 解析:儒道思想是互补的。
3.D 解析: A曾点内心接受的却是道家思想,在文中无依据。B“可看出老庄在行动上实属儒家学派”这只能说明老庄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C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
4. D解析:A项,“‘购物狂欢’有条不紊、社会从容自信的局面已经形成”错误,选项中“已经形成”一说理解不当。文章第一段说的是“……历经数年发展演变,如今的‘购物狂欢’更趋有条不紊,社会也多了一份从容自信”。B项,“反映了社会心态从惊喜到挑剔、从紧张到平静的嬗变”错误,第二段说的是“从‘促销日’到‘狂欢节’,从一家独唱到百花齐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双11’的滚雪球效应愈加显著。背后的社会心态,也历经了从惊喜到挑剔、从紧张到平静的嬗变。‘双11’概念初创之时,参与促销的商户仅有20多家,但活动所迸发的火花,却点燃了公众的消费激情,第二年就遭遇了快递瘫痪的尴尬”,选项把两处内容杂糅到一处。C季军是第三的意思
5. B 解析:“90后”才是是网购主力军,不是“60后”、“50后”
6.答案:材料一侧重报道“双11”来临之前,社会各方面应对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已经有所提升;材料二侧重报道“双11”期间江西省各区市的交易额情况以及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购物情况;材料三侧重报道“双11”的未来,既肯定了“双11”消费节带来的积极作用,也表现出了对“双11”消费节的担忧。
7. C 解析:关于马的拟人手法与萧峰的武功高强并无关系。
8. 参考答案:小说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描写手法(2分)。这样写使萧峰一出场亮相,就展现出他豪气冲天的性格特点,抓住了读者的心弦,收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也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4分)
9. 参考答案:1、面对丐帮,萧峰不计前嫌,心念旧情,难以自已。2、面对强敌,萧峰以一敌三,毫无惧色。3、生死关头,虚竹不离不弃,挺身而出,三人义结金兰。4、兄弟三人肝胆相照,豪情万丈,痛快喝酒,有难同当,生死与共。(一点2分,写对三点即给满分,其它言之有理也给分)
10.C解析:选C 根据前文,明确句中的“济”是指杜济,“邕”是指薛邕,“京兆”“吏部侍郎”皆为官职名,“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为并列句,二者中间应断开,由此排除B、D两项。再根据语境中三人与元载的关系可知,“载所厚”的对象是“三人”,而“栖筠”为“并劾之”的主语,故“栖筠”前应断开,排除A项。
11.D解析:选D 谥号是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扬或贬或明的称号。
12.C解析:选C 由原文可知,李栖筠加强军备,又连施妙计对付的是许杲。
13.(1)长期为盗的张度盘踞阳羡县西山这个地方,多年来,官吏征讨都不能取得胜利。(关键词“宿”“踞”“克”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月食显示对犯罪者的惩罚,现在欺瞒陛下包藏私心行事的人没有得到惩罚,上天好像是要以月食警示陛下吧?(关键词“修刑”“罔”“儆”各1分,句子大意2分)
14.D解析:D(直接抒发错。词人当时含冤贬谪,身为罪人,忧谗畏讥,不敢直抒胸臆,只能含蓄地抒发心里的感情。)
15.参考答案:情景交融的手法。(1分)词的上片寓情于景,用“新凉”照应中秋,叹年华流逝中秋之夜,西风飒飒,落叶萧萧,风声、叶声的悲戚震动了词人易感的心弦,感叹自身眉头鬓发斑白,叹事业一无所成;(2分)词的下片借景抒情,借“明月”被“云妨”抒发自己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被遮蔽,因谗入狱,表达了词人对群小当道的愤懑。“谁与共孤光”抒发了词人想念亲人的无限情思,充满了孤寂落寞和不被理解的苦痛。(3分)
16.答案: (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7.A 解析: 凝固和凝结的区别为,都是动词,都指物质由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都可引申为由动态变成静态。 “凝固”指由液态变为固态,比喻固定不变、停滞;“凝 结”指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为固体,比喻凝聚在一起变成另一种事物。相对而言,前者强调的是变化的结果,后者更多侧重的是变化的过程
责无旁代: 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贷,推卸。
义不容辞: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前者是强调责任,后者是道义,前者是不能推脱的,而后者则是自己感觉道义上不能不这样做。前者的事如果推诿了,会受到制度、法律的制裁,后者则只受道德上的、良心上的谴责。
品味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尝试滋味;二指仔细体会;三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品位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的综合体现,当一个人的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都正面而且高尚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说这个人很有品位。当关涉对象为物时,名 词“品位”和“品味”用的都是表义素:品位--物品质量;品味--物品质量+特色、风味,此时意义交叉在“都与物品的质量有关”。
18.C 解析:A、B两项句式杂糅,D“正由于”让句子缺少主语。
19.D
20. 参考答案:1、也不能在夜的庭院,感受夏的乐趣(2分)2、还以为春天正盛(2分)3、因为在都市里是没有季节的(2分)
21. 参考答案:北京冬奥运会会徽图形上半部分是一个冬天的“冬”字的人形图案,展现了滑冰运动员的造型,并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为“BEIJING 2022”,字体的形态上吸收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最下方是五环图案(3分)。整个会徽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现代风格融为一体,也将中国灿烂文化同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2分)。
22.参考立意:1.我们都是护旗手。
2.五星红旗,我们共同的情。
3.五星闪耀,照耀未来。
4.升起的是国旗,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阳。
5.爱五星红旗,扬爱国情怀。
参考译文:
李栖筠,字贞一,世代都是赵人。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他有高远的气度,为人庄重少言,体格高大形貌与众不同。他喜欢读书,大多数书籍都能通晓。他写的文章,简明流畅,切中要害。他不胡乱结交朋友。同族人经常称赞他有辅佐君主的才能,士人大多仰慕他。
关中地区过去依靠郑国渠灌溉农田,但豪族贵戚拦截上游水源,修建借水力舂米的水碓
以谋取利益,设置了将近百所水碓坊,抢夺了农业用水的十分之七。栖筠请朝廷彻底拆毁这些水碓(以保障百姓的农田用水)。李栖筠业绩很突出,有宰相般的崇高声望。丞相元载嫉妒他,让他出京担任常州刺史。常州这一年遭遇旱灾,老百姓多因饿而死在迁移(逃荒的)路上。栖筠为百姓疏通渠道,分引长江之水灌溉农田,于是当年取得大丰收。长期为盗的张度盘踞阳羡县西山这个地方,多年来,官吏征讨都不能取得胜利。到这时李栖筠派遣士卒追捕斩杀了张度。张度的分支余党都被歼灭,乡里安定到连晚上报警吠叫的狗声都没有。于是李栖筠又大力修建学校,学校正堂上绘《孝友传》给求学的儒生看,人人得到鼓励。他凭着政绩和品行晋升为光禄大夫。百姓为他立碑刻文颂扬其德。
苏州方清趁年成不好闹饥荒,诱骗灾民做盗贼,聚集了数万人。盘踞在黟州、歙州之间,凭借高山险阻自我防护,东南百姓厌烦之,并引以为苦。朝廷下诏命令李光弼派兵讨伐叛乱。刚好平卢行军司马许杲依仗军功大,擅自停留在上元(而不配合朝廷的军队),有觊觎江、吴之意。朝廷因为国家在受到创伤残破之后再次起兵征伐,就授予李栖筠浙西都团练观察使的职务,命他谋取许杲。李栖筠到任,大力部署安排武器装备,派遣口才出众的人携带厚重的财物到许杲军营犒劳士兵,让士卒们欢喜,强行破除了许杲的图谋。许杲害怕,率领全部人马渡过长江,抢掠楚、泗,其后溃散。李栖筠凭借功劳大,晋升为御史大夫。他又增设学校,上表推荐年高有声望的儒者河南人褚冲、吴人何员等,拜学官为自己的老师,亲自手执经书问询经意。远近的读书人趋附慕名而来,到了收学徒几百人的地步。
元载执掌国政时间长,更加放肆专横。栖筠向来方正刚直,没有什么屈服的。当时华原尉侯莫陈怤凭着优等考核补任长安尉,应当参拜御史台。李栖筠询问他的功劳,侯莫陈怤脸色大变,不能回答,于是自己承认是被徐浩、杜济、薛邕所引进推荐的,不是真正的优等。当初,徐浩被罢免了岭南节度使官职,把价值数十万钱的贵重而美丽的珠宝送给元载,而杜济当时正担任京兆尹、薛邕任吏部侍郎。这三个人都是元载所亲近重用的,李栖筠一并弹劾这三人。皇帝还没决断,适逢遇到月食,皇帝问栖筠发生月食的原因,栖筠回答说:“月食显示对犯罪者的惩罚,现在欺瞒陛下包藏私心行事的人没有得到惩罚,上天好像是要以月食警示陛下吧?”由此怤等人都因罪被贬官。
帝想任命栖筠为丞相,但因为害怕元载就此作罢。然而有要晋升任用的人,皇帝都暗中向李栖筠询求意见,栖筠的意见也多有补助。栖筠见皇帝遇事迟疑不决,也内心忧愁愤懑。去世时,终年五十八岁,自己写好墓志铭。朝廷追赠他吏部尚书的官职,谥号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