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说课课件:4.4光的折射 (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说课课件:4.4光的折射 (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1-23 17:2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光的折射
一、教材分析

二、教法分析

三、学法指导

四、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处理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关键点
1.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八年级的学生,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反射定律,对反射定律的探究过程已有了解,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习光的折射规律也更易于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探究、总结的能力。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对光传播规律的深化和继续,也是理解下一章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的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是本章的重点。
3.教材处理
在对光折射规律的认识活动中,如何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是关键,所以要做好启发工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让学生自己设计验证实验,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然后用总结出的折射规律解释由光的折射所造成的一些景象,加深学生的理解。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折射规律;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5.重点、难点、关键点
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难点: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关键点:对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定
二、教法分析
 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为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规律的能力和习惯。本节课采用探究实验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三、学法指导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征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本节课采用观察、分析、互助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再用得出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利用科学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提出问题并猜想假设)

2.观察光的折射现象(验证猜想)

3.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①回忆光的反射定律
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猜想光的折射规律
③验证 ④总结

4.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自然现象
通过“海市蜃楼的新闻”引入新课
1、引入新课(提出问题并猜想)
2、验证猜想
如何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通过图片中的晨雾启发学生
什么是光的折射?(演示实验)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在黑板上画出光路图
介绍与光的折射有关的几个术语
探究光折射时的规律
①回忆光的反射定律

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猜想光折射的规律

③验证猜想

④得出结论
总结规律
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④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⑤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解释现象1
用刚总结的规律解释课本上的现象:
鱼在哪里?
筷子在盛有水的水杯中看起来好像被折断了
解释现象2
回答前面的问题,解释“海市蜃楼”现象
什么是光的折射

光折射的规律

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