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第六、第七单元水平测试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14世纪前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步强大起来。新兴的资产者为发财致富、尽情享受人世的生活,就必须冲破教会设置的各种清规戒律。于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 A )
A. 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 B. 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C. 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 D. 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内容
2. 意大利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辉煌文明的国家,在欧洲进入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展现了无尽的魅力。这一时期该国涌现的文化“巨人”有 ( A )
①但丁 ②伏尔泰 ③达·芬奇 ④孟德斯鸠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 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它们是 ( D )
A. 工厂和乡镇企业 B. 租地农场和工厂
C. 乡镇企业和手工工场 D.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4. 13—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手工业生产起飞,行会头目成为资本家,他们直接掌握城市政权;而热那亚海外贸易发达,由封建贵族和富商大贾控制城市政权。前者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后者与此无缘。这一现象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 C )
A. 取决于经济实力强弱 B. 延续并发展了中世纪的文明成就
C. 与城市政治状况相关 D. 符合了城市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5. 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作者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 ( A )
A. 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 B. 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
C. 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D. 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
6. “在地狱里,他看到盗贼、贪官污吏和高利贷者,还见到给当时在世的教皇预留的一个位置。炼狱用来惩罚轻罪者。在天堂里,正人君子和贤明君主享受着无上的快乐。”以上描述反映了但丁 ( B )
A. 善于创造神话 B. 反对封建社会 C. 逃避现实生活 D. 弘扬古典文化
7. “长期以来,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使这一状况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B )
A. 丝绸之路的开辟 B. 新航路的开辟 C. 法国大革命 D. 拿破仑远征
8. 学者白海军在《2049,相信中国》中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作者这样说,是因为 ( A )
A.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B. 世界贸易中心转到了北美洲
C. 哥伦布发现了南极洲 D. 麦哲伦实现了环球航行
9. 在纪念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的活动中,有人说“今天是种族日,是美洲发现日,是两个世界相遇日”。这一说法所依据的正确史实应包括 ( A )
①早期殖民者大量屠杀印第安人 ②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③新航路架起沟通欧美的桥梁 ④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由此交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王同学准备制作一部反映历史上“三角贸易”的动漫,其中有一场景是欧洲殖民者从非洲启航前往美洲。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的船上满载的应该是
( B )
A. 美洲的土著居民 B. 非洲的黑奴 C. 廉价的工业品 D. 殖民地的金银
11. 下面是一组关于“三角贸易”的图片。这些图片反映了 ( D )
A. 欧洲对劳动力的需求 B. “三角贸易”的全过程
C. 非洲人口过剩的状况 D. “三角贸易”的血腥性
12.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15—19世纪,(戈雷岛)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岛上简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材料揭示了 ( B )
A. 资本主义产生的合理性 B. 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
C. 封建主义统治的特殊性 D. 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13. 14—16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的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D )
A. 传播了人文主义 B. 发现了美洲大陆
C. 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D. 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14. “当地的印第安人无法用来做种植园的活,因为他们染上了来自欧洲的疾病,正在灭绝。种植园主起初想雇用欧洲的契约工人,但是,他们的工资太高且自由散漫”。种植园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引发了 ( C )
A. 新航路开辟 B. 殖民扩张 C. 奴隶贸易 D. 工业革命
15. “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材料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 D )
A. 把美洲纳入世界家庭 B. 为欧洲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
C. 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 D. 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16. 有人比喻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描述的是 ( C )
A. 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疯狂屠杀印第安人 B. 英国在北美进行殖民掠夺
C. 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 D. 法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
17. 有学者认为,“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来看,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美洲、非洲等)的人则意味着灾难。”对材料中“灾难”理解正确的是 ( D )
A. 世界从此由分散走向整体 B. 各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C. 增进了欧洲人对世界的了解 D. 近代列强的殖民掠夺由此开始
18.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规定:“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规定是要保障议会的 ( A )
A. 立法权 B. 司法权 C. 财政权 D. 军事权
19. 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 ( D )
A. 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B. 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二者地位相等
C. 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D. 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20. 19世纪,英国学者沃尔特·白芝浩说道:“议会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从实质上说明 ( C )
A. 拥有实权的议会可以随意处死国王 B. 女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无作用
C. 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D. 英国没有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
21. 7月4日被定为美国的“独立日”,这是为了纪念 ( B )
A.来克星顿枪声的打响 B.《独立宣言》的发表
C.萨拉托加战役的胜利 D.华盛顿当选总统
22. 以下方框内容是对近代西方某一政治文献的介绍。该文献 ( B )
它代表了广大殖民地人民的心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提出了如下原则:人人生而平等,人具有不可剥夺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宣布了美国的独立
C.指导了法国大革命 D.实行了三权分立原则
23. 《独立宣言》是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文献。下列有关《独立宣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①由华盛顿起草 ②坚定了美利坚民族实现独立的决心 ③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 ④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4. 将“自由”“平等”以法律的形式写入《人权宣言》,归根到底是因为 ( C )
A. 保护私有财产的需要 B. 反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
C. 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D. 反对君主专制的需要
25. 法国国旗从左到右的蓝、白、红三种颜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自由、平等、博爱”三位一体的政治口号的提出源于 ( D )
A.《拿破仑法典》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人权宣言》
26. 世界近代史是资产阶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17—19世纪的社会主流是资本主义制度逐渐代替封建制度。在这期间,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 A )
A.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C. 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 D. 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争
27. 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被人们视为最具代表性的三部人权文献。因为这三部文献都体现了 ( B )
A. 确立民主共和国的希望 B. 建立民主政治的诉求
C. 创建君主立宪制的要求 D. 反对殖民压迫的愿望
28. 现在,我们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单位都是“瓦”,这是为了纪念使人类社会步入蒸汽时代的英国著名发明家 ( A )
A. 瓦特 B. 哈格里夫斯 C. 富尔顿 D. 斯蒂芬森
29. “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该郡(英国的约克郡)只有15个城镇,其人口总共2万多人;而到1891年,已经有63个城镇。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是增长最快的10年。”导致材料描述的现象出现的最合理解释是( D )
A. 圈地运动使农民大量流入城市 B. 英国政府颁布相关法令,吸引大量外来移民
C. 大量人口不断迁往殖民地 D. 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30. “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材料中的“这本书”是指 ( B )
A. 《独立宣言》 B. 《共产党宣言》
C. 《人权宣言》 D. 《马可·波罗行纪》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第31题13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5分,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话剧场景:
17世纪的一个英国人,18世纪的一个美国人和法国人,在进入天堂后回忆自己生前的经历。
A:“你们知道吗?我的国家那时候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整个国家的人被分成三个等级,前两个等级享有特权,我被分到第三等级,后来还是我们第三等级的人经过斗争取得了自由。”
B:“你们国家比我们国家好多了,我们国家根本就是一个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国王说他是代表上帝来统治我们的,最后我们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C:“我比你们幸运一些,我们国家没有国王,但你们中间一个国家的国王却在我们国家发号施令,还镇压我们的反抗,结果我们在总司令的领导下通过斗争赶走了发号施令者,取得了国家的独立,建立起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国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是哪国人?(1分)他们国家的人民在争取自由的革命中发布了什么文献以维护自己等级的权益?(2分)
法国人。《人权宣言》。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B所在国家人民发动革命的标志是什么?(1分)该国在革命后建立起什么政治制度?(2分)
被解散的议会重新召开。君主立宪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C所说的总司令是谁?(1分)他有什么重要的贡献?(2分)
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B、C三人所在国家进行的斗争有何共同点?(4分)
资本主义发展都遇到阻碍;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颁布了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法律文献;等等。
32. 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7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这一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Renaissance”。
材料二 恩格斯说:“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三 斯大林说:“《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和‘福音书’;《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在《宣言》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请回答:
(1)“Renaissance”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人文主义。
(2)材料二是恩格斯对“Renaissance”的评价。请列举该变革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巨人及其代表作(各举一例,4分)
但丁《神曲》/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 ;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等。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和‘福音书’”? (2分) 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2分)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巴黎公社。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2分)
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进步。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隆普顿在珍妮机锭子牵伸的基础上,吸收了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滚筒牵伸的优点,增加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滑动架,……1779年,一台继珍妮纺纱机之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走锭精纺机诞生了。它纺出的纱既细又坚韧,比印度棉纱还要精细,而且效率高克隆普顿把这台机器取名“骡机”。1782年,英国只有两家装备骡机的工厂;到1800年,已有600家骡机纺纱厂。
——摘编自吕宁《工业革命的科技奇迹》
材料二 19世纪20至30年代,英国城镇人口以每十年约30%的惊人速度增长。……到了1844年,英国储蓄银行的存款总数已上升到将近2700万镑。人们强烈希望摆脱工业城镇恶劣、污秽、肮脏的环境,逃离滚滚的煤烟,向往乡村、田园、海滨和沙滩。许多质量优良的矿泉疗养地、海滩及文化遗产等都对人们具有无穷的吸引力。
——摘编自傅广生《现代旅游业在英国的诞生》
材料三 英国近代物流业发端于19世纪20年代。1825年有使用价值的铁路在英国开始出现。经过二十多年建设,到1848年,在英国通车的铁路达到500英里。1842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的捐税应完全平等。19世纪50年代,英国废除了《航海条例》,修改了《商船条例》和《轮船条例》等,对远洋船舶的航行安全、货物装、船主及船员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在19世纪下半叶汽船代替了帆船,航行于内河与远洋。英国近代物流业产生了。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并结合所学知识,骡机的发明和推广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1分)从1782年到1800年,骡机在工业生产中的推广表明工业生产出现了怎样的新现象?(2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高效率的机器化生产。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现代旅游业在英国产生的背景都有哪些?(4分)
人口的增长,社会财富的增加,环境的污染,英国旅游资源丰富。
(3)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产生的新兴行业是什么?(2分)这一行业兴起的原因有哪些?(4分)
近代物流业。交通工具进步,政府完善立法。
(4)上述材料给我们的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启示?(2分)
注重科技创新,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顺应经济发展规律,适时出台维护社会发展的法律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