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章 第3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同步练习
1.下列现象中,不足以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 )
A.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但牛粪堆积在草原上,风干硬化,严重影响了牧草的生长。
B.由于牲畜的粪便多,易滋生蝇蛆,使当地蝇群猖獗。
C.澳大利亚引进蜣螂后,解决了粪便堆积的问题,改良了草原的土壤。
D.蜣螂能吃牛粪,还产卵在其中。卵在牛粪中发育,幼虫又以牛粪为食。
2.某小组在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活动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中数据明显有误的是( )
裸 地 草 坪 灌 木 丛
早 中 晚 早 中 晚 早 中 晚
A 60 50 58 78 70 75 80 71 80
B 74 64 73 80 70 81 83 77 83
C 70 58 72 75 64 78 82 73 83
D 72 57 75 90 90 90 86 70 81
3. (2008常德)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树林底下好乘凉
C.鸟类迁徙 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4.(2008通辽)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了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
5.(2008湘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所指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捕食 B.合作 C.共生 D.寄生
6.(2008湘潭)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说明了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改变生物 D.环境制约生物
7.(2008益阳)如果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中错误的是( )
A. 设计甲(湿润土壤)、乙(干燥土壤)对照实验
B. 在甲、乙两容器中各放入1条蚯蚓
C. 甲、乙两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均相同的蚯蚓各5条
D. 甲、乙两容器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
8.(2008宜昌)右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一天内校园草地湿度变化曲线图。
(1)在一天内空气湿度最干燥的时段为 (填早晨、中午或晚上)。
(2)仅依据这个曲线图,他还不能得出草地能够改变空气湿度的结论。其理由是 。
9.(2008宜昌)某生物学习小组开展“环境水质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制作2组生态瓶并编号,A组各加入200ml的清水,B组各加入200ml不同浓度的污水;然后各放入100粒青蛙卵到瓶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请分析作答。
(1) 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主要内容是 。
(2) 他们选取受精卵数量为100粒而不是5粒的理由是 。
第1章 第3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D 2.D 3.B 4.B 5.A 6.A 7.B
8.中午;实验缺乏对照(或实验缺乏重复验证);
9.小蝌蚪的形态和数量;减小误差。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