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时同步训练
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 溶 液
自主预习 要点感知
要点 溶液的形成及物质的溶解性
1.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 、 的混合物;溶液都是由 和 组成,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 ,被溶解的物质叫 ,而常用的溶剂是 。
2. 对于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应注意:溶质可以是 、 、 ,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把量多的一种叫 ,量少的一种叫 ,若其中之一是水,一般把 叫做溶剂。
3. 溶液的基本特征:
(1) 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2) 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即温度或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物质。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1. 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生理盐水 B.白醋 C.医用酒精 D.冰水混合物
2. 配制溶液时,下列溶剂中最常用的是( )
A.酒精 B.水 C.汽油 D.植物油
3.下列溶液中,溶质是液体的是( )
A.医用葡萄糖溶液 B.20%的氢氧化钠溶液
C.75%的消毒酒精 D.0.9%的生理盐水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C.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5.关于食盐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 B.食盐是溶剂,水是溶质
C.食盐水是溶剂,水是溶质 D.水是溶质,食盐水是溶液
6.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碘易溶于水 B.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
C.水和植物油混合振荡可形成乳浊液 D.乙醇能与水互溶
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能溶解所有物质
B.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能力是相同的
C.溶质只能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剂中
D.植物油易溶于汽油,可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8.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化学反应都要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
A.便于观察现象
B.溶液间的反应不需要加热
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D.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充分接触,反应速率快
9. 在做《溶液的形成》这一课的演示实验时,老师先往一试管中加入1~2粒高锰酸钾,然后加入5mL的水,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 )
A B C D
10. 学习溶液后,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讨论对溶液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甲:40mL酒精跟60mL水混合一定得到100mL溶液
B.乙:1克蔗糖在10克水中完全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1克
C.丙:盐水是溶液,糖水是溶液,两者混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则不是溶液
D.丁:CaO溶于水形成澄清石灰水,其溶质是CaO,水是溶剂
11. 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12. 分别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写化学式)。
(1)硫酸铜溶液:溶质是 ,溶剂是 。
(2)碘酒溶液:溶质是 ,溶剂是 。
(3)75%的医用酒精:溶质是 ,溶剂是 。
(4)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溶质是 ,溶剂是 。
(5)稀盐酸中的溶质是 ;氧化钙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静置,上层清液的溶质是 ;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 。
13.6.5g锌与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1)在100g稀盐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其质量为 g;溶剂的化学式为 ,其质量为 g。
(2)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其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其质量为 g;溶剂的化学式为 ,其质量为 g。
14. 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15.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如图是某药业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
氯化钠注射液
【规格】100mL 0.9g
【注意】使用前发现溶液中有絮状物、瓶身细微
破裂等均不可使用。
【贮藏】密封保存
请回答:
(1)该注射液里的溶质是 。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为什么?
16.学完溶液知识后,小松回家用蔗糖、碳酸钙、植物油、洗涤剂、水相互混合做了几个小实验。
(1)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碳酸钙不能溶于水,也不能溶于植物油。由此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和 有关。
(2)除(1)中的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 有关。
(3)小松在设计实验方案验证(2)中的假设时,在选择了溶质和溶剂种类的前提下,你认为在实验中还需要控制的变量有 。
(4)一天,小松不小心将碘酒洒到衣服上,他妈妈立即用水和洗洁精洗衣服,但怎么洗也洗不掉这些斑点,最后还是小松给妈妈出了好主意。你认为小松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这种方法利用的原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要点感知
要点 1. 均一 稳定 溶质 溶剂 溶剂 溶质 水 2. 固体 气体 液体 溶剂 溶质 水 3. (1)均一 (2)稳定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1. D 2. B 3. C 4. D 5. A 6. B 7. D 8. D 9. C 10. B 11. D
12. (1)CuSO4 H2O (2)I2 C2H5OH (3)C2H5OH H2O (4)P CS2 (5)HCl Ca(OH)2 ZnSO4
13. (1)HCl 7.3 H2O 92.7 (2)106.3 ZnCl2 13.6 H2O 92.7
14. (1)碘 汽油 (2)①烧杯中固体逐渐溶解,最终整杯液体变为紫红色且溶液下部颜色比上部深 ②甲
15. 解:(1)氯化钠
(2)不会。在常温、密封放置的情况下,该氯化钠溶液具有稳定性,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16. 解:(1)溶质的性质 溶剂的性质 (2)温度 (3)溶剂的量
(4)将有斑点的部分浸泡在酒精(或汽油)中
酒精除去斑点是污渍溶解于酒精中,形成的是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