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80分。请将答案填入题后答案栏内)
1.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
(A)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D)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2.活细胞内酶合成的主要场所是 ( )
(A)细胞核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3.在煮过的和没煮锅的马铃薯片上分别滴几滴过氧化氢。在马铃薯片X上出现泡沫,在马铃薯片Y上没有泡沫,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解释 ( )
(A)马铃薯片X是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只影响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
(B)马铃薯片X是煮过的,因为没煮过的马铃薯片酶能使过氧化氢不起作用
(C)马铃薯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分解马铃薯片中的酶
(D)马铃薯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马铃薯中含有酶,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4.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是 ( )
(A)产生气泡 (B)溶液呈紫色 (C)溶液呈蓝色 (D)产生砖红色沉淀
5.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
(A)淀粉酶 (B)脂肪酶 (C)蛋白酶 (D)麦芽糖酶
6.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常常需要去掉细胞壁。在不损伤织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可用除去细胞壁 ( )
(A)纤维素酶 (B)蛋白酶 (C)盐酸 (D)淀粉酶
7.下列各项是关于酶的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②酶都有消化功能 ③酶的本质都是蛋白质
④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⑤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 ⑥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⑥ (D)①④⑥
8.活细胞内酶的合成原料是 ( )
(A)脂肪酸 (B)核苷酸 (C)氨基酸 (D)氨基酸或核苷酸
9.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 ( )
(A)有些酶是核酸 (B)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C)酶的活性与pH有关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10.需氧呼吸中CO2产生于 ( )
(A)[H]和O2结合成H2O时 (B)丙酮酸和H2O被彻底分解时
(C)葡萄糖最初被分解时 (D)生成ATP时
11.关于需氧呼吸的特点(与厌氧呼吸相比),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需要多种酶的参与 (B)释放二氧化碳
(C)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D)生成大量的ATP
12.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并向这3个试管内同时滴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有氧条件下,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是 ( )
(A)甲 (B)丙 (C)丙和乙 (D)甲和乙
13.在需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中的氧将 ( )
①与氢结合生成水 ②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③在线粒体中被消耗 ④在线粒体和细胞质中被消耗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需氧呼吸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 ( )
(A)形成CO2时 (B)形成[H]时 (C)形成水时 (D)形成丙酮酸时
15.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 )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16.用含18O葡萄糖跟踪需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 )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CO2
17.葡萄糖在细胞质内分解至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厌氧呼吸 (B)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C)不产生CO2 (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
18.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需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
(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需氧呼吸,不能进行厌氧呼吸
(C)需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厌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
(D)需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
19.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在适宜温度下,会产生CO2的试管有 ( )
①葡萄糖 + 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 ②葡萄糖 + 线粒体
③丙酮酸 + 线粒体 ④葡萄糖 + 细胞质基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 放出时, 则可以判断此过程 ( )
(A)一定是厌氧呼吸 (B)一定是需氧呼吸
(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21.相同质量的下列营养物质中,体外燃烧和体内氧化产热量相等且耗氧量较小的物质,与体外燃烧和体内氧化产热量不同的物质分别是 ( )
(A)糖类、蛋白质 (B)脂肪、糖类 (C)蛋白质、糖类 (D)脂肪、蛋白质
22.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不会产生ATP的过程是 ( )
(A)需氧呼吸 (B)厌氧呼吸 (C)光反应 (D)碳反应
23.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蛋白质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2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2个分子葡萄糖,需要参与CO2固定的C5分子数,以及被固定的CO2分子数分别是 ( )
(A)2个、2个 (B) 6个、12个 (C)12个、24个 (D)12个、12个
25.光合作用产生的[H]和呼吸作用产生的[H],分别用于 ( )
(A)都用于还原CO2 (B)前者还原O2,后者还原CO2
(C)都用于还原O2 (D)前者还原CO2,后者还原O2
26.进行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时谷堆太大,水又加多了,结果出现烂芽,主要原因是( )
(A)细菌繁殖破坏种子和幼芽 (B)体积太大,中心温度过高
(C)厌氧呼吸产生酒精 (D)厌氧呼吸产生乳酸
27.叶绿体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的原因是 ( )
(A)色素提取液中的不同色素已经分层 (B)阳光的照射使各种色素彼此分开
(C)滤纸对各种色素的吸附力不同 (D)层析液使色素溶解并分离的扩散速度不同
28.贮藏水果和粮食时,充加CO2或抽掉空气,能延长贮藏时间,主要是由于 ( )
(A)抑制需氧呼吸 (B)促进需氧呼吸 (C)抑制厌氧呼吸 (D)促进厌氧呼吸
29.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了 ( )
(A)[H]和ATP (B)[H]和ADP (C)O2和ATP (D)O2和ADP
30.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 )
(A)叶绿体的外膜上 (B)类囊体的薄膜上 (C)叶绿体的内膜上 (D)叶绿体的基质中
31.光合作用中ATP转变成ADP的地方,是在叶绿体的 ( )
(A)外膜上 (B)基质中 (C)色素中 (D)类囊体的薄膜上
32.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光反应不需要酶,碳反应需要多种酶 (B)光反应消耗水,碳反应消耗ATP
(C)光反应储存能量,碳反应消耗能量 (D)光反应固定CO2,碳反应还原CO2
33.自养型和异养型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 )
(A)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B)能否利用光能
(C)能否利用化学能 (D)能否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34.晚上在密闭的居室内放置大型绿色植物,可能影响人体健康。主要原因是 ( )
(A)光合作用吸O2,放出CO2 (B)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
(C)呼吸作用吸收O2,放出CO2 (D)呼吸作用吸收CO2,放出O2
35.葡萄糖是细胞进行需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气体的容器内,在细胞内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 )
(A)丙酮酸 (B)乳酸 (C)二氧化碳 (D)水
36.将置于阳光下的盆栽植物移至黑暗处,则细胞内C3与(CH2O)生成量的变化是 ( )
(A)C3 突然增加,(CH2O)减少 (B)C3与(CH2O)都减少
(C)C3与(CH2O)都增加 (D)C3 突然减少,(CH2O)增加
37.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 )
(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
(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 (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
38.对圆形滤纸中央点上的叶绿体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圈色素环,排在最外圈的色素是 ( )
(A)橙黄色的胡萝卜素 (B)黄色的叶黄素
(C)蓝绿色的叶绿素a (D)黄绿色的叶绿素b
39.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是同时进行
(B)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能在呼吸作用中被利用
(C)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主要用于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肉细胞和根细胞中进行
40.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
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
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二、简答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20分)
41.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光反应中被分解的物质是[ ]
____,以分子状态释放到大
气中的物质是[ ]_____。
(2)⑤与C5结合的过程叫做_____。
(3)若突然停止光照,就会发现叶绿体中_____的含量升高,这是由于光反应过程用于碳反应过程的______减少,二氧化碳仍与_____结合的缘故。
(4)中午光照强烈,却会发现叶绿体中_____的含量升高,这是由于植物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____供应减少,使碳反应过程中_____的形成大量减少。
(5)当温度降至0℃,经测定⑥的含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42.右图为动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或能量转变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完成⑴和
⑷的场所是______;完成⑻
和⑼的场所分别是______和
______。
(2)在上述反应中,人体细胞中无法进行的有____;在植物细胞中无法进行的有____。
(3)在反应⑻一⑿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此反应产物中除CO2和H2O外,还产生较多的______。
43.下图为植物新陈代谢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发生在叶绿体______上,其
中光能向电能的转换由______分子
完成。光照下该分子转变成______,
夺取水分子中的______。
(2)在②过程中,NADP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③过程表示______呼吸,它发生在____________中。
(4)④过程中的能量由ATP中的______水解释放。
参考答案:
一、 1.A D D B C 6.A D D B B 11.C B A C A 16.D C A D D
21.A D B D D 26.C D A A B 31.B B D C D 36.A C A B C
二、41.(1)[1]H2O [2]O2 (2)二氧化碳的固定 (3)C3 [H]和ATP C5
(4)C5 二氧化碳 C3 (5)酶的活性下降
42.(1)叶绿体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2)1,4,10 6,7 (3)9 ATP
43.(1)类囊体薄膜 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强氧化剂 电子
(2)作为供能物质和还原剂 (3)有氧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高能磷酸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