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20张PPT)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25 17:2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这个时候的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社会。”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
伊懋mào可
(Mark Elvin)


140万

2万

4万

10万
公元12-13世纪东西方城市人口对比(人)

东京
(开封)

伦敦

巴黎

威尼斯

50万

大马士革

124万

临安

活动:穿越宋朝度个假,你一天可以做那些事,玩那些事?
?精致的一天从清晨开始
刷牙

上街吃早餐
《梦梁录》记载:宋朝的百姓寻常家里都不开灶的,每天早上都会有许多早点的铺子热闹营业,一二十文钱就可以买到“灌肺”、粥饭之类的早点。光光一个馒头,就有十几种馅料,蟹肉的、羊肉的、鱼肉的、猪肉酸笋的...

活动:穿越宋朝度个假,你一天可以做那些事,玩那些事?
?



蹴鞠
陆游《残春》
“乡村年少那知此,
处处喧呼蹴鞠场。”
“纵令相隔云山路,
曲折轻巧入窝圆。”
捶丸

活动:穿越宋朝度个假,你一天可以做那些事,玩那些事?
?中午
“早上少吃、中午不吃、晚上多吃”
冷饮
?下午

活动:穿越宋朝度个假,你一天可以做那些事,玩那些事?
《东京梦华录》:“在京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点”。

如果你是北宋东京的一个市民,你最喜欢去哪里娱乐?


“瓦子”
“勾栏”

探究一:宋时大相国寺何以成为繁华之地?
材料一 (东京)太平日久,人物繁阜(fù,多)。垂髫(tiáo,小孩下垂的头发)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

材料二 宫观、寺院多有专降免税之旨,皆以船艘贾贩。
——[宋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4·征榷考》

材料三 旧日东京大相国寺东荣六郎家……开印输经史书籍铺。今将京师旧本《抱朴子内篇》校正刊行,的(dí,确实)无一字差讹,请四方收书好事君子幸赐藻鉴(品鉴)。
——宋本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序》
社会安定
政策优待
印刷技术
商品丰富
交通便利
崇文之风

文 化
精 神 的 魅 力
苏 轼
李清照
辛弃疾
豪迈而飘逸
委婉、细腻、清秀
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宋词

探究合作:
宋词的内容呈现出风格多样、内容广泛,结合材料,分析名家辈出的原因是什么?
就时代背景考察,两宋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市民文娱之勃兴……为词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最充分的社会条件。
就美学因素考察,诗这种体裁,由于形式过于整齐,有时难免影响了它的表现力……词正弥补了这种不足。它可以用各种长短句或疏或密、灵活多变地表达深长、细腻、丰富的情感。 ——《中国文学史》
都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民间社会需要大量的歌词;词很少受到“文以载道”思想的束缚,利于抒发个人的情愫

文 化
精 神 的 魅 力
元曲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 ,其代表作是悲剧 。
《窦娥冤》
关汉卿

文 化
精 神 的 魅 力
史学经典

文 化
精 神 的 魅 力
说一说: 介绍作者、生活朝代、记载历史的起止年代、体例等方面的内容。
史学两司马
探究二:理解传统节日习俗的影响
为什么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个个走向衰落?
中国传统节日没有好玩的庆祝仪式,这是节日衰落的根本原因。中秋节看月亮,你能说这叫节日仪式吗?端午节赛龙舟是挺好,但需要水域,在大城市也玩不了。反倒是西方圣诞节、万圣节这些“洋节”的庆祝仪式好玩,难怪年轻人都不兴过传统节日,爱过洋节。没有固定庆祝仪式的节日必定是要衰亡的。
过节无非就是吃吃吃,像春节吃年饭,元宵节吃元宵,中秋吃月饼。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高了,这些东西平常也能吃到,所以过不过节都没有影响。要说有影响,无非就是那难得的几天假期。
上述言论认为中国传统节日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你如何看待上述言论?说说你的理由。
“浑然玻璃球也”
——[宋]周密《武林旧事》
“马骑人物,旋转如飞”
“镞(zú,箭头)镂精巧,五色妆染,如影戏之法”
“以五色珠为网,下垂流苏,或为龙船、凤辇、楼台故事”
“或为百花,或细眼”
“灌水转机,百物活动”
无骨灯
走马灯
珠子灯
羊皮灯
罗帛灯
大屏灯



刘仙洲复原走马灯
(图源《中国古代科学史纲》)


燃气涡轮工作原理
探究二:理解传统节日习俗的影响
1928年,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通令全国:
“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同时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年。”
学校过年不得停课放假
人有是非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历分新旧 你过你的年 我过我的年
你认为“禁过旧年”为什么失败?

春节为代表的节俗活动……体现出中华民族重亲情、讲伦理的特质。虽然现在社会,我们已经不像古人那样,岁节都要焚香祭祖,但是人们的家族意识、血缘亲情仍然通过岁时节日表现出来。家人讲究团圆,小孩子得到特别的关照和宠爱。亲戚朋友之间互相邀请做客、互赠礼品。这些都反映出岁时节日对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节俗活动的深层文化内涵给了它们发展的基础,它们将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发展变化,在积淀深厚、历史悠久的传统中不断衍生出新的活力和青春。
——余园《从春节看岁时节俗变迁的文化内涵》
探究二:理解传统节日习俗的影响
2017年1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