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 古代英雄豪杰辈出,有的胸怀抱负却怀才不遇;有的洁身自好,不愿同流合污;还有的坚强刚毅、百折不挠。他们都拥有高洁的志趣,让我们走进课文,体味诗人的情感追求。10 古诗三首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会写“络、锤”等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
3.说说这三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诗中“物”与“我”的相通之处,把握咏物诗的特点。作者简介整体感知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网络 铁锤 凿井 焚烧
luòzáofénchuí 字词学习造句
1.这片叶子的脉络很清晰。
2.人要经得起艰苦生活的锤炼。
3.他用凿子在墙上凿了一个洞。
4.圆明园被英法联军一把火焚毁了。 这两个女孩子长得很相似(sì),就像亲姐妹似(shì)的。_____相似 _____似的shì 当______当前 ______适当dāng dàngsì 似_____骨头 _____骨碌gū gǔ 骨_____脉络 _____络子lào luò 络小狗一骨(gū)碌从地上爬起来,叼起骨(gǔ)头就跑了。络(网络)洛(洛阳)锤(锤子)
捶(捶打)焚(焚烧)婪(贪婪)铁匠每天都用锤子捶打铁块。 马诗【唐】
李
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课文解读大漠的沙(在月光的照耀下)像铺上了一层白雪;燕山山脉上空,明月像钩一样。请你鉴赏一下!前两句描写了一片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时将要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请你鉴赏一下!后两句借马抒情,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而又得不到赏识发出呼喊,表达了一种愤慨之情。写景抒情 月光下大漠如雪燕山上弯月如钩 马诗文章结构佩戴金络脑驰骋沙场《马诗》借马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不被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为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主题归纳石灰吟【明】
于
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课文解读(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的焚烧看成平常的事。请你鉴赏一下!前两句写的是石灰从开采到烧制的过程,歌颂了一种视死如归、从容不迫的精神。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即使粉身碎骨也全然不怕,只要能把自己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请你鉴赏一下!最后一句一语双关,诗人借石灰之
口,表达了以身报国的宏伟抱负和绝
不向世俗低头、绝不同流合污的坚贞
精神。文章结构石灰的开采石灰的品格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 石灰吟不怕粉身碎骨要留下清白《石灰吟》一诗中,借对石灰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坚贞不屈的精神和清白正直的崇高气节。主题归纳 竹 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课文解读(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因为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请你鉴赏一下!一个“咬”字将竹拟人化,一个“定”字写出竹目标之明确,“不放松”写出意志之坚定。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依然坚韧挺拔,任凭你刮的是什么风。请你鉴赏一下!“千磨万击”写竹遭受的打击之大。一个“任”字,表现出诗人无惧无畏、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文章结构生长状态竹子品质 咬定青山立根破岩 竹石坚忍顽强刚劲挺拔《竹石》一诗通过对岩石中竹子生长状态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主题归纳方法总结表现手法 ———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本文三首古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手法。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寄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使这个物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需注意的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荷花从污浊的泥水中生长出来,却依然鲜艳照人,从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不正是一种宝贵的品格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你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不愿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你的高洁令人肃然起敬!随堂练习一、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1)_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
(2)_________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
(3)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何当金络脑千锤万凿出深山任尔东西南北风二、写出下列词语的释义。浑:_________________何当:_________________清白:_________________等闲:_________________全,全然何时将要高尚的节操平常三、按课文内容填空。边疆战场借马抒情愤慨《马诗》前两句描写了一片富有特色的_________景色,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后两句 _________,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而又得不到赏识发出呼喊,表达了一种________之情。
咬不放松定《石灰吟》中一语双关,借石灰之口,表达以身报国的宏伟抱负和绝不向世俗低头、绝不同流合污的坚贞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诗句中,一个“______”字将竹拟人化,一个“______”字写出竹目标之明确, “_______”写出意志之坚定。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教材习题提示:把课文多读几遍,结合课文注释理
解古诗的内容,熟读成诵。默写《竹石》的时候,注意“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顺序。◇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答案参见“PPT课文解读”中的译文。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马诗》表达了诗人渴望为国立功的远大抱负;《石灰吟》表达了诗人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决心;《竹石》表达了诗人坚决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决心。
相同点:这三首诗都是咏物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拓展空间★ 描写菊花的古诗寒 菊
[宋末元初]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诗意: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靠在一起。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从不曾被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背诵课文,默写《石灰吟》。
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