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西师大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西师大版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24 23:5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一、判断题
1.下面的计算对吗?
350×4=140

2.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的末尾有两个0,则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
3.120×5的积末尾只有一个0.(判断对错)
4.判断对错
(1)3乘一个三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2)一个数的8倍是四位数,这个数最小是125.

二、填空题
5.计算
________
6.直接写得数
500×8=________
400×3=________
400×7=________
700×8=________

7.每筐橘子24千克,每筐梨18千克,4筐橘子和3筐梨共有________千克。
8.两个乘数都是12,它们的积是________。
9.一只大象的体重等于5头牛的体重,1头牛的体重等于2匹马的体重,1匹马的体重是300千克,这只大象的体重是________千克.

三、单选题
10.选择合适的符号.
(1)960○230×3(?? )
A.?>??????????????????????????????????????????B.?×??????????????????????????????????????????C.?<??????????????????????????????????????????D.?÷
(2)2×50○2×500(?? )
A.?>??????????????????????????????????????????B.?×??????????????????????????????????????????C.?<??????????????????????????????????????????D.?÷
(3)1600=40○40 (?? )
A.?>??????????????????????????????????????????B.?×??????????????????????????????????????????C.?<??????????????????????????????????????????D.?÷
11.一幢楼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后,平均每天可节电80千瓦·时,照这样计算,一年可节电(一年按365天计算) (?? )
A.?2920千瓦·时??????????????????B.?28800千瓦·时??????????????????C.?29200千瓦·时??????????????????D.?19200千瓦·时
12.35×27,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2乘35,得(  )  
A.?70??????????????????????????????????????????B.?700??????????????????????????????????????????C.?7000
13.我们班上体育课,全班共站成4排,每排人数相同,我站在第一排,从左数我是第3个,从右数我是第7个。我们班共有(?? )
A.?9人?????????????????????????????????????B.?10人?????????????????????????????????????C.?24人?????????????????????????????????????D.?36人
14.小明有20本故事书,小刚有故事书的本数是小明的2倍,小华有故事书的本数是小刚的2倍,三人共有(?? )
A.?40本书??????????????????????????????B.?80本书??????????????????????????????C.?120本书??????????????????????????????D.?140本书
四、解答题
15.哪些数合适?(从小到大的顺序填写)

16.每本相册都是32页,每页可插6张照片。小明家有950张照片,5本这样的相册够用吗?
五、综合题
17.用竖式计算.
(1)54×314
(2)136×38
(3)27×105
(4)160×14.
六、应用题
18.一台复印机每分钟能复印50张纸.要复印一份292页的书稿,6分钟能印完吗?
19.看情景做一做,填一填。
一共有6节,每节有20个座位,来了115名乘客,座位够吗?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原题计算错误,正确的算式是:

故答案为:1400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一个因数末尾有0,把一位数与0前面的数字对齐,先乘0前面的数字,然后在积的后面添上与因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即可.按照这样的方法计算后即可做出判断.
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的末尾有两个0,而另一个乘数的末尾的0的个数不能确定,所以积的末尾的0的个数不能确定。
故答案为:错误。【分析】乘数×乘数=积,积的末尾的0的个数和乘数中的0个数有关。
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120×5=600
积是600,末尾有两个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先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求出积,再进一步判断.
4.【答案】(1)0
(2)1
【解析】【解答】解:(1)350×3=1050;所以3乘一个三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说法错误;
(2)124×8=992,125×8=1000,1000是最小的四位数,所以这个数最小是125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错误;(2)正确。
【分析】3乘一个三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还可能是四位数,因为125×8=1000,1000是最小的四位数,据此即可解答此题。
二、填空题
5.【答案】63,63;630,630;6300,6300;630,630;6300,6300
【解析】
6.【答案】4000;1200;2800;5600
【解析】【解答】500×8=4000;400×3=1200;400×7=2800;700×8=5600
故答案为:4000;1200;2800;5600
【分析】根据乘法口诀直接口算出积,口算时要注意乘积末尾0的个数.
7.【答案】150
【解析】【解答】解:24×4+18×3=96+54=150(千克) 答:4筐橘子和3筐梨共有150千克。
故答案为:150。
【分析】根据每份数×份数=总数,分别列出两个乘法算式,计算4筐橘子和3筐梨各多少千克,再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出加法算式,计算4筐橘子和3筐梨共有多少千克。
8.【答案】144
【解析】【解答】12×12=144
【分析】笔算答案
9.【答案】3000
【解析】300×2=600(千克)
600×5=3000(千克)
三、单选题
10.【答案】(1)A
(2)C
(3)B
【解析】
11.【答案】 C
【解析】【解答】365×80=29200(千瓦·时)
故答案为:C
【分析】用平均每天可节电的千瓦·时数乘一年的天数,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一年节电的数量即可.
12.【答案】 B
【解析】【解答】35×27=945,

因为7在百位数,所以因数十位上的2乘35积是700;
故答案为:B
【分析】2在十位上表示20,20与35相乘表示20个35是多少,所以这两个数的乘积是700,在计算算式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来
13.【答案】 D
【解析】【解答】(3+7-1)×4
=9×4
=36(人)
故答案为:D
【分析】要想计算全班有多少人,必须要先算出每排有多少人;根据我站的位置可以判断,用3加上7,再减去1就是每排的人数,然后用乘法求出总人数即可.
14.【答案】 D
【解析】【解答】解答:20×2=40(本) 40×2=80(本) 20+40+80=140(本)
故选:D.
【分析】小明有20本故事书,小刚有故事书的本数是小明的2倍,即有2个20本;小华有故事书的本数是小刚的2倍,即有2个40本,把三人故事书的本数加起来就是三个人共有的书的本数.
四、解答题
15.【答案】解:(1)0,1,2,3,4,5,6(2)6,7,8,9
【解析】
16.【答案】解:32×6×5=960(张)960张>950张
答:5本这样的相册够用。
【解析】【分析】用每本相册的页数乘每页可插照片的张数求出每本相册可插照片的张数,再乘5求出一共可插照片的张数,然后与950比较即可判断够不够。
五、综合题
17.【答案】 (1)解:54×314=16956

(2)解:136×38=5168

(3)解:27×105=2835

(4)解:160×14=2240

【解析】【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六、应用题
18.【答案】解:50×6=300(页); 300>292.
答:6分钟能印完
【解析】【分析】一台复印机每分钟能复印50张纸,6分钟能印6个张,再与292页进行比较解答.
19.【答案】解:20×6=120(个) 120>115 够坐
答:座位够坐。
【解析】【解答】仔细读信息,分析解题思路该题不难解答。每节有人,一共有节,可以算出数,再比较和,就可以判断是否够坐。
【分析】本题在于培养学生读题能力,理清解题,和创设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