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一、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1.会认字。
cénɡ ménɡ nìnɡ shùn mài tà jīnɡ jí bàn yínɡ mì xū xiàn
曾 蒙 泞 顺 迈 踏 荆 棘 瓣 莹 觅 需 献
2.会写字。
3.读音提示。
(1)“泞”读nìnɡ,不要读成nínɡ。
(2)曾(cénɡ)、蒙(ménɡ)、泞(nìnɡ)、荆(jīnɡ)的韵母是后鼻音。
(3)顺(shùn)、迈(mài)、瓣(bàn)、献(xiàn)的韵母是前鼻音。
4.书写指导。
二、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曾经 蒙蒙 泥泞 顺着 年迈 踏着 荆棘 花瓣 晶莹 寻觅
需要 献出 雷锋 昨天 冒着 留恋 弯弯 背着 洒下 温暖
三、理解下面的词语,连一连。
泥泞 年纪老。
年迈 因有烂泥而不好走。
晶莹 寻找。
寻觅 光亮而透明。
四、读一读,填一填。
这首诗歌写“我们”沿着( )的小溪,顺着( )的小路,寻找( )的足迹,最后,“我们”终于找到,哪里需要献出( ),( )就出现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曾、蒙、泞”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最后一句的含义:人们呼唤雷锋,寻找雷锋,其实是寻找
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学习。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曾、蒙、泞”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雷锋叔叔走过的足迹。
【教学过程】
一、简介雷锋,导入新课。
1.简介雷锋,板书课题。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是在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中度过的。
(课件:雷锋画像)
看,他是谁?板书:雷锋叔叔。
你对他有哪些了解?请把你课前搜集到的内容和大家分享一下。
出示雷锋的生平,了解毛泽东和周恩来为雷锋的题词。(课件)
他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板书:你在哪里。齐读课题。
2.随机识记书写“锋”。注意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要左窄右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法指导。(课件)
(1)标注:标出诗节。
(2)识记:标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查一查,记一记。
(3)说说:通过读课文,说说雷锋叔叔在哪里。(讨论)
2.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1)学生轮流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3.师生交流,检查自学情况。(课件)
(1)组长领读生字。
(2)小组开火车读。
(3)认读词语。
曾经 蒙蒙 泥泞 顺着 年迈 踏着
荆棘 花瓣 晶莹 寻觅 需要 献出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水彩笔把词语在文中画出来。
(5)扩词。
(6)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把生字记住的。
(7)同桌互相检查,全读对的给他(她)画上一滴小露珠。
(8)指名分节读诗歌,正音。
三、写字指导。(课件)
1.观察要求会写的字,说发现。
2.组词。
3.范写以下两个字:“冒”字要注意结构,上面部分要写得扁一些,下面是“目”。“洒”,不要写成“酒”。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评价反馈。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首诗歌一共有几节?
2.初读指导,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梳理课文内容:“我们”都是在哪里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的?
这首诗歌写“我们”沿着( )的小溪、顺着( )的小路,寻找( )的足迹,最后,“我们”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 ),( )就出现在哪里。
4.师生交流,梳理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冒 洒
小溪 小路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曾、蒙、泞”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最后一句的含义:人们呼唤雷锋,寻找雷锋,其实是寻找
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学习。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培养奉献爱心、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1.听写生字,同桌互批。
2.理解词语:泥泞、年迈、晶莹、寻觅。
二、朗读感悟。
1.教学第一、二节诗歌。(课件)
(1)理解“足迹、泥泞”的意思。
(2)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说说眼前仿佛看见雷锋叔叔正在做什么事情。
(3)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小组交流,指名学生上台讲雷锋的故事。
(4)此时,在你的眼里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5)你能用朗读的方式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吗?(课件)
自由准备——指名读评议——齐读
(6)小结学习方法:编(根据诗歌内容用自己的话编讲这个故事)——读(把对雷锋的崇敬及怀念融入自己的朗读中)。
2.小组合作学习第三、四节诗歌。(课件)
(1)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
边读边想象画面。
(4)拓展延伸,雷锋叔叔还做过哪些好事?
(5)配乐朗读,读出对雷锋叔叔的敬意。
3.学习最后一个小节。(课件)
(1)给“寻觅”找个近义词。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3)雷锋还会出现在哪里?可以让知道雷锋其他故事的同学简单讲讲。(课件)
(4)小结:我们不但在小溪旁、小路边找到了雷锋叔叔的足迹,我们还在( )找到了雷锋叔叔的足迹。
(5)雷锋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拓展延伸。
1.雷锋叔叔的精神永远在我们身边闪光,看,我们班里也有很多小雷锋,快来夸一夸他们吧。
出示句式:(课件)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雷锋。
他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啊,哪里有困难,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课件)
四、背诵积累。
1.好词:弯弯的小路 蒙蒙的细雨 温暖的春风 晶莹的露珠
2.名句: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3)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做好事,不做坏事。
3.升华总结:心中有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
【板书设计】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反思】
虽然我们每年都有“学雷锋日”,但是故事的主人公所处的年代离孩子们比较久远,所以课前我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了解雷锋的故事,为本课为什么寻找雷锋叔叔、学习雷锋叔叔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识字、写字教学依然是低年级的主要内容,我充分发挥“主人”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从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贯彻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标精神。
【拓展延伸】
雷锋的故事——救灾
1960年夏末,报纸上发表了一条消息:辽阳地区遭到了百年不遇的洪灾。
对辽阳,雷锋有说不尽的深情厚谊啊!他在那儿参军,在那儿住过,劳动过。他马上怀念起那里的伙伴们,那里的乡亲们……看了报,他急得直叹气。当他在报纸上看到党中央派飞机给灾区人民送粮又送衣的时候,心里想:“党中央这样关心灾区人民,我这个人民战士,此刻能为灾区人民做点儿什么呢?……”他想到自己还有公社退回来的那一百元钱,便连忙写了封慰问信,顶着大雨,立刻跑到邮局,把一百元钱和信一起寄到辽阳去了。
他在日记上写道:“有些人说我是傻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甘心情愿做这样的傻子,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