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我们生活的生物圈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4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举例说出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对环境的适应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际观察,收集、分析图文资料及模拟探究活动,提高分析和推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
认同坚持合理规划,确保生物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重点: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
三、教学难点:
形成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与环境相适应的全面认识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考考眼力:
展示两幅图,让同学们找找分别有几只飞蛾?
提问:1、分析被找到的和没有被找到的飞蛾各自具有什么特点?
2、如果图片中的飞蛾模拟的是真飞蛾,那么背景模拟的是什么?你模拟的是什么?
3、如果是一只真的飞蛾,它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中不易被鸟类等天敌发现?这对飞蛾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学生找飞蛾
1.容易被找到的飞蛾的体色与环境相差较大,不容易找到的飞蛾体色与环境相差不大。
2.背景模拟生物生存环境,学生模拟的是天敌。
3.应该生活在与其体色、形态相近的环境中才不易被天敌发现,更有利于生存。
游戏导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一:
感受生物适应环境
组图一:“我不是我,你找不到我”
组图二:“你不要碰我,我很危险”
1.生物在形态、结构上适应环境(保护色)
2.生物在生理、行为方面上适应环境(警戒色)
3、分析得出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
利用鲜明的图片,展示学生认识的生物,激发他们探讨、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
活动二:
分析生物适应环境
1、视频:北极熊适应环境的特点。2、组图分析:睡莲、竹节虫、猎豹、仙人掌能够适应环境的特点
3、(1)青蛙如何适应寒冷的冬天的? (2)秋冬季有些树木叶子几乎掉光, 是不是它们不适应寒冷被冻死了? (3) 墨鱼,黄鼠狼如何逃生的?
4、(1)雷鸟到了冬天换成白色羽毛,但是有一年雷鸟换上白色羽毛后却迟迟未下雪。
(2)毛毛虫有警示的斑纹,但是却被某些鸟类捕食。
观看视频,描述北极熊适应环境的特点。
小组内讨论分析四中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
(1)冬眠
(2)适应环境的表现
(3)墨鱼喷墨,黄鼠狼放臭气。
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动画演示,活泼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进行教学,有助于知识的理解。
小结
本堂课学到了什么?
1、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等方面适应环境。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对本堂课内容有个整体的概括。
课后拓展
准备两条黑色的金鱼,将他们分别放入
盛有清水的白色瓷盆和深色瓷盆中,24h后
观察并对比它们的体色有什么变 化。这种变
化有什么意义?
将课本知识延伸到课外,增加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
[板书设计]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体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二、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1、形态
2、结构
3、生理
4、行为
三、生物适应环境的特性
1、适应具有普遍性
2、适应具有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