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米饭、淀粉和碘酒发生变化的相关知识,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过程与方法: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米饭与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
难点:米饭甜味的原因。
教学准备: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以及自带常见食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活动:魔术表演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那个魔术的原理吗?想不想解开这个谜题,学会变魔术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二、会变味的米饭:
米饭是我们的主食,我们几乎天天在吃,可是,它也会变魔术哦 ~~
1、要求
a、按顺序取米饭品尝,取完米饭后,筷子交组长统一管理。
b、品尝米饭时,闭上眼睛,不要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讲。
c、品尝过程中同时思考两个问题:
(1)米饭刚入口时是什么味道?
(2)咀嚼一会儿后又是什么味道?(有甜味)
2、老师喊“停”,请同学们吃下米饭,保持安静。
3、思考:米饭和馒头是甜的么?刚吃的时候怎么不是,后来怎么又甜的呢?你觉得它们的甜味与什么原因有关?(一部分同学有这方面的知识)
4、类似的食物还有馒头,试尝馒头1-2分钟,什么味道?
5、阅读课本资料。认可淀粉的存在、唾液的作用。
原来,有两个“助手”在帮忙: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和我们口中的唾液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儿了。所以,原本并不甜的米饭,渐渐地出现了甜味儿。
米饭(淀粉)+唾液 → 糖(麦芽糖)
三、淀粉实验:
1、猜一猜:出示淀粉和碘酒,观察感受它们的特点。
2、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厨房里常备的烹调用品,我们来观察一下淀粉。
观察方法:看(颜色) 摸(光滑程度) 闻(气味) → 白色、无味、极细的粉末
3、观察碘酒:看(颜色是棕黄色的) 闻(有一股刺鼻的消毒水气味)
4、实验感受淀粉特性:用滴管滴一滴碘酒,观察。(一定提醒学生滴管头不能碰到实验品。)→ 淀粉变蓝(紫)色
5、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现象,说明了什么?
(米饭含有淀粉,验证了我们的资料。)
四、食物淀粉鉴别:
1、淀粉是植物体中贮存的养分,存在于种子和块茎中,有些植物中的淀粉含量较高。但是,淀粉含有大量糖分,而糖会被人体转化为脂肪,如果摄入过多……(图片:肥胖的孩子)
看来含淀粉多的食物不能多吃,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食物里面是否有淀粉?
2、寻找淀粉的踪迹
我们有了碘酒可以鉴别淀粉的法宝,我们就可以鉴别许多的食物里是否有淀粉的存在了。小组推测并验证你们的食物吧,记录在表格上。
* 如果我们用碘酒检验,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a、不同的食物不要碰到一起,避免相互“污染”,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
b、对有争议的食物,可以重复多做一次或多次,需要食物到老师手里领 。
c、分工明确,实验完成后及时填写记录表 。
d、组长将实验材料送回,表明该组实验完成 。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含淀粉的食物
不含淀粉的食物
五、总结: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六、拓展延伸:
淀粉和碘酒的反应有很多不同的用途
其中有一项是用来检测假钞。纸币印刷技术要求高度保密,纸币制造中会采取很多仿造假措施,包括移走纸中的淀粉。制造假钞者没法掌握所有的印钞技术,所以警察只要在纸币上滴上碘酒,看看纸币是否会变蓝,出现蓝色就是伪钞。
淀粉碘酒反应还有一个应用,就是用来治疗碘酒中毒,既然淀粉可以和碘酒发生反应,人们误食碘酒中毒,口服淀粉就成为一个简单易行的好办法。
作业:
1、制作神秘无字信件
2、思考:米饭与碘酒生成的蓝色物质还是淀粉么?它是什么呢?请自行查找资料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