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田忌赛马”
1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详细分析,周密思考的思维品质。3.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最佳对策”的过程。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最佳对策”的原理。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同学们,玩过扑克牌吗?今天同学们和老师用扑克牌玩一个“比大小”的游戏。先请仔细听游戏规则:
(1)玩3次,赢两次者为获胜方
(2)每人每次只出一张牌
(3)第一次谁先出,后面两次还是谁先出
游戏规则清楚吗?(生:清楚)这儿有两组牌分别是红桃10、7、4,较大一组,黑桃8、5、3,较小一组。我们每人挑选一组,就请同学们先挑选一组。(预设:学生挑选红桃大数组,)那么黑桃三张归我。
活动2【讲授】二、提出问题,研究策略
1. 进行游戏
第一场:谁原意到这儿先和我玩。(在大屏上出)我们俩谁先出,(生出)好的,请出牌。谁胜利了?
你们不服,好我们有请第二位同学来。看看谁最会倾听,请你。
第二场:我还让着你,你先出。哎,我又赢了。
2. 提出问题、质疑解答
你们又不服,别着急,我们等会儿再比。想一想,我获胜的秘密是什么?(生:老师先出的)可我拿的是小牌怎么就胜了?说说看我是怎么应对的?(生:说出两次老师应对的策略)
依据学生的说法,进行小结:{是这样吗?看来她说的很有道理}
为什么偏要用3去对10呢,(引出以小对大,为了后面两次的胜利)
(预设,生①:我是在走一步看两步,要用这一场的输来换取下一场的赢,确保赢两场,以2比1的比分获得整体胜利!
? ? ? ? ? ? ?生②:要想获胜,就要像我这样,全盘考虑,让对方先出,最大对最小,整体取胜。)
小结:这种方法就是一种战术、一种策略,在数学上称为对策问题(板书)
3.研究策略
(1)提出问题
我们以这位同学的出牌顺序为例,我是不是还有其他出牌顺序也能获胜?(预设,生:有,不一定,没有)
那么,大家先来研究研究我有多少种出牌的顺序,从中找到获胜的策略。
(2)小组合作,研究策略
现在,同桌两人互相合作,共同研究,由其中一人记录出牌的顺序。
(3)分层反馈,感受应对策略的多样及思维的有序。展示交流、汇报。
①反馈不完整的、无序的方案,突出每一局的比较结果及最后的获胜方。
②反馈有序思考的完整方案,引导体会优势。
师展示评价:这种思考方法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强调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小结:像同学们刚才这样,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有序地一一列举出来,并从中找到最好的方法,这是数学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4)更换牌的大小,继续游戏
同学们按照刚才的想法,如果把我手中的牌再变小些,我拿到小牌并后出,还有机会赢吗?(大屏幕出示)
小结:是呀!要想获胜还要看实力,所以我们要先观察,再去想对策。板书:实力(观察)??? 对策
(5)游戏练习
在刚才的游戏中,同学们都不服气,想想,你们怎样才能获胜?(生:老师先出)好吧,游戏进行。
小结:看来,如果想要获胜,就要对方先出,然后全盘考虑,整体获胜。
活动3【练习】三、典故引入,游戏练习
1.?《田忌赛马》故事引入
同学们,这种思想很早就有,古时候就有人运用对策的思想赢得比赛。《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其中的典型。我们一起看:
(投屏播放动画)
(1)质疑解答
为什么齐王和田忌的都是上、中、下三个等级的马,田忌就输了呢?(生:强、弱)板书(强??齐上、齐中、齐下???弱)
继续播放:孙膑想出的办法。
孙膑用什么对策帮助田忌呢?你想到了吗?
打开数学书106页,把你想的对策写在上面的表上。
交流汇报:说说怎么想的?
小结:看来,同学们都像孙膑一样,用智谋取胜。
(2)变式练习
在第二次比赛中,强一些的齐王意外输给了田忌,很不服气,他强烈要求第三次比赛!
模拟比赛:??请两名同学,一位扮演齐王,一位扮演田忌,进行比赛,想一想如何使自己获胜?
(3)同桌两人模拟比赛
汇报交流。
小结:看来,如果想要获胜,要做到知己知彼,然后全盘考虑,才能整体获胜。
2.?开放练习,取棋子游戏
还想玩游戏吗?
4颗棋子,两人轮流拿,每次只能拿一颗或两颗,谁最先拿到最后一颗,谁就获胜。
(1)游戏怎么玩?(解释游戏规则)
看来,游戏很简单。如果有六颗棋子呢?
(2)试玩几次,想办法找到自己必胜的对策,找到以后在四人小组里进行讨论。(学生活动)
(3)反馈方法。
活动4【作业】四、课堂小结
经过今天的赛牌、赛马、取棋,你有什么收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