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生物期末试卷(没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生物期末试卷(没有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8-24 22: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初二生物 座次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填充(每空1分,共20分)
1.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 的多样性 的多样性和 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是 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2.生物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 到 ,从低等到 高等 ,从 到 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发展。两栖类是脊椎动物由 向 过渡的类型。
3.生态系统一般包括 . . 和 四个组成部分
4. 大气中的 是碳循环的主要形式。
5. 许多食物链经常互相交错,形成一张无形的网络,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称为 。生物富集常伴随着 而发生。
6.自然选择学说的创始人是19世纪 国伟大的博物学家 。他在1859年出版了巨著《 》。
二.综合测试(30分)
1.填表:把下列发酵产品按类别填入相应的空格中。(6分)
酒精.青霉素.酱制品.红霉素.酒类.乳酸.香料.维生素.橙汁.柠檬酸
所属类别 发酵产品名称
化工产品
食品和饮料
医药产品
2.科学研究表明,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组成和顺序反映这些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差异越小,表明亲缘关系越近;差异越大,表明亲缘关系越远。下表列举了几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人的差异。请分析作答:4分
生物名称 氨基酸差异 生物名称 氨基酸差异
黑猩猩 0 果蝇 27
猕猴 1 向日葵 38
狗 11 螺旋菌 45
响尾蛇 14
(1)表中所列举的生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
(2)参照生物进化的历程,试推断:人与蜥蜴.人与蚂蚁的细胞色素C的差别哪个大?人与蜥蜴.人与蚂蚁的亲缘关系哪个近?2分
3.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湖水中的DDT相对浓度为0.5 ×10-8,现发现各种生物体内均有不同浓度的DDT,检测结果如下表:4分
根据上表所列检测结果分析:
(1)5种生物的食物链关系是 。2分
(2)从表中可以看出,生物体中DDT浓度的积累是通过 这条途径来实现的,受害最为严重的生物是 。
DDT浓度/×10-6 0.005 2.0 0.5 75.5 0.04
4.根据人类进化阶段与其主要特征的对应关系填空:4分
最早两足直立行走的原始人类是 最早能使用和制造工具的原始人类是
最早使用火的原始人类是 脑容量和现代人相当的原始人类是
A.智人 B.能人 C.直立人 D.南方古猿
5.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 图中的太阳能、水、二氧化碳。氮气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2) 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它们的作用是 。二者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 。
(3) 写出改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
(4) 从生物进化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最高消费者是 。
(5) 各种有毒物质。如汞、铅等重金属,一旦进入该生态系统,就参与物质循环。那么几种生物中积累毒素最多的是 。
6.猪笼草是一种植物,但是以昆虫等小型动物为食。5分
(1)用图示的方法说明维持这一食物关系的食物链。
(2)在这一食物链中,哪类生物是生产者?哪类生物是消费者?
三、选择题(50分每题2分)答题卡: 1—5
6—10 11—15
16—20 21—25
1.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最大和最小的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
A.门.属 B.门.种 C.界.种 D.目.科
2.引起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氧化变质 B.残留化学药物的污染 C.微生物大量繁殖 D.毒素污染
3.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
A.大肠杆菌 B.烟草花叶病毒 C.蛔虫 D.霉菌
4.下列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是( )
A.金丝猴.骆驼 B.白鳍豚.蒙古野驴 C.扬子鳄.犀牛 D.丹顶鹤.啄木鸟
5.以下哪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A.森林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 C.生物进化 D.生物入侵
6.水葫芦从国外引进,在滇池里疯狂生长,导致其他水生生物几乎灭绝。导致滇池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
A.乱砍乱伐 B.乱捕滥杀 C.环境污染 D.外来物种入侵
7.种植药材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
A.潜在价值 B.间接价值 C. 没有价值 D. 直接价值
8.在我国拥有的以下各类植物中,植物种类居世界首位的是( )
A. 裸子植物 B. 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被子植物
9.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 )
A.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的;
B.伴随原始地球上自然条件的演变,地球上的有机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逐渐积累,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演变成具有能够生长.生殖.遗传的原始生命;
C.原始生命进一步形成单细胞生物,地球上的生物从此生机勃勃,不断进化发展;
D.由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
10.下列污染中,不属于全球性大气污染的是哪一项?( )
A.酸雨 B. 草原沙化 C. 温室效应 D.臭氧层破坏
11.凿状喙的加拉帕戈斯雀的食物是( )
A.昆虫 B.种子 C.果实 D.仙人掌
12.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 ( )
A.原始大气 B. 大气层中 C.陆地上 D. 原始海洋
13.始祖鸟在进化上可能是处于哪两种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
A.鸟类和哺乳类 B.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C.鱼类和两栖类 D.古代爬行类和鸟类
14.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
A.节肢动物 B.爬行类 C.鱼类 D.两栖类
15.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的进化方向同样是不定向的
B.在自然界中,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只有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竞争中生存下来
D.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6.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类人猿 B.大猩猩 C.森林古猿 D.猴子
17.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大兴安岭林区 B.池塘中所有的鱼和水草
C.湖泊中所有的生物 D.草原上的羊
18.在生态系统中,能够制造有机物的是( )
A.动物 B.绿色植物 C.微生物 D.细菌
19.田鼠吃农作物,猫捕食田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民养猫是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B.猫的数量增加了,田鼠的数量就会减少
C.猫的数量不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D.“农作物→田鼠→猫”组成了一条食物链
20.绿色食品指的是( )
A.绿颜色的食品 B.经济价值高的营养食品
C.有叶绿素的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食品
21.一个天然湖泊生态系统中,肉食性鱼总比草食性鱼的数量少得多。这是由于( )
A.湖泊中鱼的密度太大 B.湖泊中氧气不足
C.水鸟叼走肉食性鱼苗过多 D.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
22.下面四幅图中均表示在一个食物链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在每一个图最下面一层表示生产者。问哪一个图可以表示下面这个食物链:“草→蜗牛→画眉→食雀鹰”( )?
A B C D
23.生物圈是指( )
A.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B.地球上的一切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
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D.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表面和水圈
24.从前的黄土高原上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而今却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 )
A.地球上的温室效应造成的 B.气候变得干燥造成的
C.人类滥砍乱伐造成了生态平衡的失调所致 D.地壳变迁造成的
25.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不依赖人
C.生态农业就是农田生态系统 D.生态农业是一种自然生态系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