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25 21:1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物体;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外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2.过程与方法: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用文字或者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和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难点: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媒体展示法
四、教学准备:为每一个小组准备:铁架台、钢丝、火柴、酒精灯、蜡烛、铁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师: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请你摸摸铁勺,告诉大家,摸着什么感觉?假如,我们将它放入热水中,同学们,请猜测一下会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学们的回答真棒,是的,生活中这样的事情经常会发生。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铁勺为什么会变热吗?哎,同学们想的真对,这个热量就是水中的,那么你们知道热量是如何进行传递的吗?
2.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学习热是怎样传递的。板书课题:热是怎样传递的
(二)、实验证明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探究学习了。首先,我们复习一下探究过程,提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1.提出假设:同学们你们认为热是怎样传递的?我们的假设是热从热的物体传递到冷的物体。(同时板书)
2.接下来,我们制定计划。如何实验证明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的往实验的方向引导)
3.我们来实施计划吧。
教师实验演示铁丝上的火柴掉落实验,改良为蜡掉落。
师:同学们,实验结果证明了我们的猜测,那么,同学们,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我们做实验时,如果将酒精灯放在不同的地方,那么蜡掉落的顺序会发生变化吗?你觉得什么位置的蜡先掉下来?同学们说的都很对,接下来,同学们自己试验,通过你们自己的实验来感受一下,看看你们说的对不对,可以吗?好,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分小组进行实验,每一小组放置酒精灯的位置各不相同,老师已经在你们的小圆片上做了标志,请在相应位置的下方放置酒精灯,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蜡开始融化的地方,记录员请及时的作好记录。先请各组组长到老师这领取实验用品。(教师分发实验用品)好,同学们,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课件出示)。同学们记住了吗?好,现在开始实验。
4.学生分组实验
加热点
融化顺序
结论
A
B
C
D
E
F
5.交流实验结果并探究得出结论
(1)交流实验结果以及各组的结论
(2)探究,得出结论。
师:同学们,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热传递的快慢和距离有关系。那么同学,你们还觉得它和什么有关系呢?其实热传递的快慢还和材料有关系,这个实验就留到同学课后去做了。接下来,我们做一组练习。
(三)、随堂练习
1.

1.我们小组采用的是 加热的方法,蜡环掉落的顺序依次是: 。
2.距离加热点越远,热传递所需时间越 ;距离加热点越近,热传递所需时间越 。
3. 热在金属条上传递的方向是( )
A.向一边 B.向两边
4.热传递的方向是怎样的?
(四)、知识拓展
热传递这个词是在传热的范畴。传热的基本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
1.热传导是指在不涉及物质转移的情况下,热量从物体中温度较高的部位传递给相邻的温度较低的部位,或从高温物体传递给相接触的低温物体的过程,简称导热。
2.热对流是指不同温度的流体各部分由相对运动引起的热量交换。工程上广泛遇到的对流换热,是指流体与其接触的固体壁面之间的换热过程,它是热传导和热对流综合作用的结果。决定换热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对流的运动情况。
3.热辐射是指物体因自身具有温度而辐射出能量的现象。它是波长在0.1~100微米之间的电磁辐射,因此与其他传热方式不同,热量可以在没有中间介质的真空中直接传递。太阳就是以辐射方式向地球传递巨大能量的。每一物体都具有与其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比例的热辐射能力,也能吸收周围环境对它的辐射热。辐射和吸收所综合导致的热量转移称为辐射换热。实际传热过程一般都不是单一的传热方式,如火焰对炉壁的传热,就是辐射、对流和传导的综合,而不同的传热方式则遵循不同的传热规律。
(五)、小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课堂上做了什么?
2.今天的课堂中你学到了什么?
3.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惹是怎样传递的?
(六)、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