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03章 天气与气候(课件38张PPT+考点梳理精练word)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03章 天气与气候(课件38张PPT+考点梳理精练word)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1-31 17:25:21

文档简介

2020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精练
03章 天气与气候
知识点一:多变的天气
1.知识体系
2.主要的天气符号
天气
天气符号
阴晴
雨雪
其他
3.空气质量级别与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空气质量状况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空气质量指数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
【拓展】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成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知识点二: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1.知识体系
)
2.关于等温线的相关知识
(1)等温线的概念:等温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
(2)等温线图的判读
阅读等温线图,我们可以分析世界或某个区域气温分布规律。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可以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可以判读气温递变的方向,如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存在气温差异。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小。
【注意】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如线内气温高,可判断为盆地;如线内气温低,可判断为山地。
知识点三: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知识点四:世界的气候类型
附: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分布规律
1.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气候类型
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暖夏凉,全年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寒带气候
全年寒冷,降水少
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随海拔垂直变化明显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类型
主要分布区域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两侧、刚果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马来群岛
热带草原气候
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巴西高原、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
热带沙漠气候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内陆
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35°~55°大陆东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地区大陆内部
寒带气候
极地地区
高原山地气候
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
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课件38张PPT。2020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材考点梳理精讲(共18章)03章 天气与气候考点一:天气的变化
【例1】(2019·德州)读德州市7天天气预报图,结合所学知识,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A1.(2019·河南)读郑州市2019年1月18~22日空气质量指数与天气状况统计表,完成(1)~(2)题。 (1)郑州市空气污染最严重的一天是( )
A.1月19日      B.1月20日
C.1月21日 D.1月22日
(2)对郑州市空气质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天气是( )AB 考点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例2】(2019·天水)如图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
图中a、b、c三条等温线所表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
虚线表示海岸线,A、B两地分别位于陆地和海洋。读图完成。(1)图中A地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2)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
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3)此时正值________(季节),下列说法可信的是________。
A.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季风
B.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
C.罗马气候温和多雨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速度最快的时期【解析】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中气温自南向北逐渐减小,该图所示的是北半球气温分布图,故图中A地的地理坐标是(90°W,40°N)。(2)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B,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因素。(3)A、B两地分别位于陆地和海洋,故此时正值冬季,该季节我国东部地区盛行西北季风,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是在春季,意大利罗马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气候温和多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速度最快的时期是夏季,故C正确。【答案】
(1)(90°W,40°N) 
(2)B 海陆因素
(3)冬季 C3.(2019·枣庄)如图为“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模拟实验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白天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8℃   B.17℃   C.23℃   D.34℃D(2)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 )
A.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B.高原山地气温低于平原
C.内陆气温年较差比沿海大
D.沿海降水多于内陆C4.(2018·呼和浩特)读“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
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影响
C.A地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D.B地比A地的气温年较差大D(2)关于图示区域内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
B.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5月份开始进入汛期
C.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自然景观
D.橡胶树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B5.读“甲、乙、丙三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地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地,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季分明的是_____地,年均气温最低的是_____地,三地中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地,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地。
(3)甲、乙、丙地分别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______带、_____带。甲乙、丙 甲地7月温度全年最低,气温曲线为凹形;乙、丙两地7、8月份温度全年最高,气温曲线为凸形乙丙乙甲热北温北寒考点三: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例3】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A地到B地年降水量逐渐________,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影响。
(2)C、D、E三地相比,降水最多的是________(填字母)地,降水最少的是________(填字母)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3)M、N两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填字母)地,降水较少的是________(填字母)地。这说明在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________岸降水较多,大陆________岸降水较少。【解析】该题目主要考查降水量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1)观察图可知,A在赤道附近,B在极地地区,受纬度位置影响,从A地到B地降水量逐渐减少。(2)C、D、E三地位于中纬度地区,受海陆位置的影响,C地在沿海降水多,E地深居内陆降水少。(3)M、N两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N地位于大陆东岸降水多,M地位于大陆西岸降水少。
【答案】(1)减少 纬度位置 (2)C E 海陆位置 (3)N M 东 西6.下列四地的降水分布图,表示赤道附近地区降水状况的是( )A7.(2018·云南)读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B.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C.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D.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B(2)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气流比乙气流干燥
B.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没有差异
C.A、B两地气温相差约16℃
D.B地比A地气温低,原因是降水多C考点四:世界气候的类型、特征与分布
【例4】(2017·无锡)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大陆,热带雨林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洲,热带草原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洲,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洲。
(2)赤道附近分布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______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南北回归线或南北极圈)附近,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低或中或高)纬度地区。
(3)温带季风性气候分布在大陆的________(东或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的________(东或西)岸。【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1)由图可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是亚欧大陆,热带雨林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是南美洲,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是非洲。(2)赤道附近分布面积最广的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3)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5°~55°的大陆东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答案】(1)亚欧  南美 非 非 (2)热带雨林 南北回归线 高 
(3)东 西8.(2019·呼和浩特)如图为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1月、
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B.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C.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D.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D(2)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B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B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月。
(2)就南、北半球而言,A地在 半球,B地在 半球。
(3)A、B两地的气候资料与北京市气候特点相符的是 地。从A、B两地的降水月份分配看,雨季相对集中的是 地。
(4)写出A、B两地的气候特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南北B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考点五: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例5】(2019·无锡)《中国诗词大会》引发收视热潮,古诗词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结合如图,回答(1)~(2)题。
(1)“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
正是长安花落时”,诗中描述的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冬季风(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理解是(  )
①玉门关不受冬季风影响 ②玉门关以西一棵柳树也没有 ③受海陆位置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玉门关 ④玉门关的水分条件不适宜大量柳树生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和人类活动。(1)造成诗句中现象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纬度不同,气温不同,各地景观差异大。故选A。(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理解是:受海陆位置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玉门关,该地降水少,玉门关的水分条件不适宜大量柳树生长。故选B。
【答案】(1)A (2)B10.(2019·长沙)“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反映的气候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B11.读“世界部分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数字所代表气候类型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2)从气候①→②→③→④→⑤,年平均气温是逐渐 (升高或降低);年降水是逐渐 (增多或减少),主要反映了________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从气候④→⑦→⑥,降水是由沿海向内陆逐渐 (增多或减少),主要反映了__________因素对气候分布的影响。
(4)⑧气候是______________,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夏季气温更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降低减少纬度减少海陆位置高原山地气候低海拔高误区警示
1.天气预报中的风向是指风的来向,例如风向为“北”,说明风从北向南吹。
2.一般来说高原山地气候日温差较大,年温差小;温带大陆性气候日温差大,年温差大。
3.南极地区年均温比北极地区年均温低。
4.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等温线要稀疏、平直,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广。5.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描述气候特征时一定要综合两方面的特征。
6.大陆性气候位于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冬冷夏凉,昼热夜冷,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较大,降水稀少,且季节分配不均;海洋性气候位于海洋或近海地区,全年气温变化和缓,冬暖夏凉,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较均匀。
7.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气候类型不一样,主要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