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3节 平面镜成像》尖子生精练题
【知识点一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一个竖直的平面镜前的3m处站着一个1.7m高的人,镜子高1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与像的距离是3m B.人在镜中像的高度为1m
C.人与像的距离是6m D.人 在镜中成完整的像
2.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 B.镜里的像是虚像
C.镜里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人向镜靠近0.2m,像将远离镜0.2m
3.某同学站在镜子前面2m处,他以0.3m/s的速度靠近镜面,经过2s后,像与人之间的距离是______m,此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所示是人照镜子时的情景,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知识点二 平面镜的应用】
5.下列情况中,要用到凸面镜的是( )
A.演员化妆所用的镜子 B.道路拐弯处的反光镜
C.汽车的后视镜 D.点燃奥运会圣火的装置
6.物体沿水平面靠近平面镜时,它的像恰好竖直向下运动,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
A.90° B.60° C.30° D.45°
【能力提升精练】
7.如图所示,小明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在较亮的环境下观察效果更好
B.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
C.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
D.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8.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①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③为了扩大视野,在道路弯道处安装一块大的平面镜;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D.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9.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m。
10.如图所示,一支激光笔从S点发出一束激光,经一面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B两占,试画出镜面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1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⑴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玻璃板10m处,此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__cm。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⑷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中考模拟演练】
12.某同学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距球面镜2m处跳到了距平面镜4m处。下列关于镜中像的及像到该同学的距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距离变为6m
B.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m
C.像比该同学大,像到该同学姝距离变为6m
D.像比该同学小,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m
13.舞蹈演员在排练时,总是要对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纠正自己的动作。当图中所示的舞蹈演员面对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时,她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选项中的( )
1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此时镜中的像距她______m。若她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经1s以后,小明同学的像距平面镜为______。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这时她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经典试题演练】
15.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D.人越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
16.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cm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距离为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s1=s2 B.s1h2 D.h1=h2
17.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18.如图所示,墙壁上的平面镜前立有一硬杆。
⑴画出杆顶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
⑵若杆在2s内右移1m,杆移动的速度是______m/s,杆的像相对镜向右还是向左移?__________。移动时,杆的像大小会变大、变小还是不变?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⑴本实验应选择用__________(选填“玻璃板”或“平面镜”)进行实验;
⑵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⑶小明竖直放好蜡烛A,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分别记录A和B的位置;多次移动蜡烛A重复实验。实验中如果蜡烛A靠近器材M,则蜡烛B应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器材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核心素养全练】
20.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镜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图所示。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值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在a点或e点时,m=1,n=0 B.在b点或d点时,m=1,n=1
C.在c点时,m=2,n=2 D.在f点时,m=0,n=0
21.实验桌上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透明玻璃为平面镜),还提供了一把刻度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个,9个为红色,9个为绿色。小军计划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关系”。
小军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
②改变物体(两个叠放的红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
③再改变四次物体(两个叠放的红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仿照步骤②,做四次实验。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⑴小军计划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
⑵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小军实际探究的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____________的关系;
⑶针对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在实验步骤②中,应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2. B
3. 2.8 不变
4. 如图所示
5. D
6. D
7. A
8. D
9. 4.2
10. 如图所示
11. ⑴验证镜像的大小关系
⑵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⑶10 不能 虚
⑷不变
12. B
13. B
14. 4 不变 1.5m 仍能
15. C
16. D
17. B
18. ⑴如右图所示
⑵0.5 向左移 不变
19. ⑴玻璃板
⑵大小
⑶靠近
20. C
21. ⑴物体大小
⑵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⑶物体大小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