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有多少张贴画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有多少张贴画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25 17:4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有多少张贴画

课  题
有多少张贴画(6的乘法口诀)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独立探究、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理解口诀的意义。
2.会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借助点子图,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数学就在身边,在运用口诀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简洁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重点
经历独立探究、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
学习难点
借助点子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口诀之间的关系,知道根据两句熟悉的口诀可以推出一句陌生的口诀。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总结归纳
教具学具
课件、学习纸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周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许多贴画(出示情境图),想把这些贴画奖励给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又善于思考的孩子们,谁想要呢?大家都想要,我们班有56个同学,那如果一人一张,够吗?想知道够不够,要先知道什么呢?
生齐答:一共有多少张贴画(板书情景课题)
二 、巩固旧知,温故知新。
师:让我们来数一数有多少张贴画?为了更快、更准确的数一数,谁有小妙招?
生:它们排列得非常整齐,只用数出一行有几张,再数一数有几行就行了。
师:那让我们数一数一行有几张?
生齐数:1、2、3、4、5、6,一行有6张。
师:那2行有几张?
生:2行有12张。2个6相加是12。
师:那3行有几张?
生:3行有18张。3个6相加是18。乘法:3×6=18。
师:现在我想把这些有用的信息都记录下来,一目了然的知道几行有几张,该怎么记录呢?
生:列表格。
师:谁能解说一下这个表格,这第一行的数表示什么?第二行呢?我们在填表的时候应该怎么看?
学生解说表格。
师:来,动动脑,动动手,用你们闪电般的速度在书上完成这张表格!开始!
汇报填写结果。(开火车回答)
师:同学们的表格填的又快又准,那聪明的同学们找到藏在表格里的秘密了吗?
预设:生1: 每次增加6。可评价:计算能力真强;
生2:都是双数。可评价:嗯,眼光独到;
生3:每多一行就多1个6。可评价:会观察还会思考。
2. 师:这些规律让你想到什么?
生:我要是会背6的乘法口诀就能更快的填出结果。
师:聪慧如你,这节课咱们真正要学的就是6的乘法口诀!(板书知识性课题)
师:为了方便圈一圈,老师把这些贴画变成了点子图。
那圈一行就表示?1个6。用乘法算式表示是?1×6=6。圈两行表示?2个6。乘法算式?2×6=12。三行是几个几?乘法算式?(贴板书)
请你照样子圈一圈,把下面的算式补充完整,开始!
师:怎么记住这些算式的得数呢?
生:编口诀。
说到编口诀,咱们可都是行家啊,谁来当智慧小朋友,给大家提醒一下,编口诀要注意什么?
都是汉字;可评价:这是书写要求,不错。
都是4到5个字。可评价:字数的限制让口诀读起来更朗朗上口,很好。
大的数字在前,小的数字在后。可评价:这是咱们编口诀的一个习惯。
提醒得都很到位啊!现在拿出你们的铅笔,编口诀准备啊,开始!
自己先编,编完之后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编的。
汇报:念算式,编口诀,
师做示范:老师给大家举个例子,1行表示1个6,算式:1乘6等于6,口诀一六得六(贴板书)
……
看看咱们的成果,用我们最自豪的语气把6的乘法口诀读出来。
师:仔细观察,从上往下读这些口诀有什么规律?
生:积每次增加6。
师:让我们再倒着读一遍,有什么规律?
生:从下往上,积每次减少6。
师:看看哪些咱们已经学过了?那跟我们的新朋友再认识一下,齐读四句新口诀。
四个新朋友,30秒记忆时间,开始!
师:你认为这四句哪句最容易?为什么最好记?
生1:六六三十六,因为我知道五六三十,再加一个六就是三十六。
生2:六九五十四,因为十个六是六十,再减一个六就是五十四。
师:真是好方法,那还有2句,我们怎么记呢?
生:我用三十六加六算出四十二,记住了六七四十二,然后,六八就在四十二上再加一个6。
师:还会用“搭梯子”的方法。给36加个6算出42,再加个6算出48。真是个好办法,会思考的孩子,掌声送给他。
3.师:同学们记口诀的办法可真多!淘气和笑笑也想跟你们交流一种记忆方法。
淘气是这样算出6乘7的(课件动画展示点子图:6个6圈在一起,出现6×6;再圈一行,出现6×1,再出现6×7=6×□+6×□)
师:谁明白了,想跟大家讲一讲?
师:举手的同学有点少,那先跟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要求7个6,可以先算出6个6,再加1个6就可以了。所以要填6和1。
师:这个方法真不错,你学会了吗?
师:让我们再来看一看笑笑的方法。请学生把书翻到78页,观看下方的点子图和算式,请学生填空,并给同桌讲讲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运用口诀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能帮我们记忆口诀,我们还能利用旧知识推导出新知识,不会的口诀用背的很熟的口诀来合成。瞧,动动脑就有收获!
三 、强化练习,巩固提高。
1. 机灵狗爱观察、爱动脑,它发现墙上的手抄报排列的很整齐,你能很快算出有多少张吗?
生:横着看,6个9。列式:6×9=54(张)
竖着看,9个6。列式:6×9=54(张)
都可以用口诀:六九五十四来解决。
2.小猫是个数学学很好的运动员,仔细观察一下,它想怎样跳?(一次跳6格)
这个发现能让你想到什么?
今天学到的知识能派上用场吗?
师:请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同学,懂得学以致用,很不错!
3.为了表示感谢,小猫请大家玩游戏,名字叫“快乐转盘”(全班齐答,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哦)
4.咱们掌声又吸引了一只小兔子?它想请大家帮忙算一算每个图中有多少个格子?(你是怎样想的,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预设:师:第一幅图有多少个格子?
生1:有18个,因为三六十八;
师:为什么你能用三六十八算呢?
生2:因为第一行横着是6个,中间也是6个,下面也是6个, 所以就是3个6,可以用三六十八这句口诀算出来。
师:第二幅图呢?
生3:也有18个。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学生纷纷喊,我来)
师:听,会听讲的人才会学习。
生4:第一行有6个,第二行有5个,第三行有7个,把它们加起来就是18个。还可以把下面的格子移到上面,就也可以看成是三个6。
师:仔细听,他一个人就说了两种方法,先把三个数加起来,然后觉得麻烦了,就想把这个格子移到上面去。
课件展示移法。
师:你可别小看这轻轻的一移,这里边有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叫移多补少,把刚才一个复杂的图形,转化成简单的了;把一个不好计算的图形,转化成有规律排列的。
师:谁能用移多补少的思想来看看第三个图形有多少个格子?
生5:有12个,我是把上面两个移到这块,(生在台上演示)(课件随之动画演示)所以就可以用二六十二来计算;
生6:(上来指)我是把这三个格子移到这里。
师:这样倒扣过来,也就转化成了规则的图形了。
生7:还可以把最下面的两个移到最上面。师点动课件,演示这种方法。
师:他现在把图形转化成了几个几?请学生指同学说。
生8:转化成了4个3,3乘4等于12。
四、联系生活,实践应用。
1、师:大家帮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它们太高兴了,想感谢大家,送给二(3)班一封表扬信!
表扬信
小同学,真能干,
学口诀,不怕难,
动动手,动动脑,
背口诀,有诀窍,
多一行,加个六,
六乘几,记得牢。
师:收到这封表扬信,大家开心吗?周老师有个附加题:这封信一共有多少字呢?
生1:一行有6个字,六六三十六。
2.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问题。
一只蜻蜓有6条腿,6只蜻蜓有几条腿?
一朵雪花有6瓣,8朵雪花有多少瓣?
一箱饮料有几瓶?(4行6列的实物图)
一打鸡蛋有几个?(2行6列的实物图)
魔方有6个面,每个面有9个小正方形,漏在外面的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五、反思交流,联系提升
1.这节课哪个同学表现的最好?好在哪?
2.你表现的怎么样?
3.你学到了什么,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六、作业:
1.把6的乘法口诀背给家长听,并把你记口诀的好办法告诉爸爸妈妈。
2.和家长交流生活中隐藏着的6。
利用主题贴画激励学生的同时提出课堂要求。
引出课题,激发探索欲望。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有序排列
让学生体会每多一行就多1个6。
在累加的过程中感知乘法的简便性。
复习表格统计法
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求得结果。
寻找数字间的规律,进一步体会每多一行就多1个6。
初步建立加法到乘法再到口诀的简便递进。
建立:在明确意义的基础上列出乘法算式的思维模式。
感受编口诀的重要性。
回忆以前变口诀的经验。
让学生经历编口诀的全过程。
学生齐读口诀。
寻找口诀之间的联系。
突出重点,简化识记内容。
利用规律强化记忆。
学生分享记忆方法。
用淘气和笑笑这样的同龄人介绍的方法突破重难点,学生易于接受。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扩大能看懂的人群。
同步练习,深化理解。
通过小结,让学生明确重难点。
运用六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找规律,联想到六的乘法口诀快速填空。
看见算式说口诀。
通过图形感知“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体会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
评价与反思
总结收获
作业分层




有多少张贴画(6的乘法口诀)
1×6=6 一六得六
2×6=12 二六十二
3×6=18 三六十八
4×6=24 四六二十四
5×6=30 五六三十
6×6=36 六六三十六
6×7=42 六七四十二
6×8=48 六八四十八
6×9=54 六九五十四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至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学生对编制乘法口诀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在探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新旧乘法口诀的联系,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在这堂课中,我为求做到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始终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