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26 14:1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点】观察和阐述小苏打和醋发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分析小苏打和醋发生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教学准备】小苏打、白醋、杯、玻璃片、蜡烛、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师:同学们,我已经准备好了,你们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请给我一个眼神,好的,上课,(生: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要上一节什么课吗?(生:科学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上一节科学课。}
科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要从很多方面来考察它,在科学的观察中做出重大的科学发现。这节课我们就要从观察入手,然后进行深入研究。
二、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1、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观察,老师为你们准备的两种材料有什么特点? 开始!
(学生对白醋和小苏打进行观察,教师参与观察,并予以指导)
2、讨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观察到的汇报给大家?(组员轮流说,要的是一种团队精神)
生:这瓶液体是醋,味道酸酸的;这包白色的粉末有点像盐,咸咸的。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闻到的、尝到的。。。。
师:在不知道材料是否安全的情况下是不能轻易的闻、尝、摸的,闻的时一定要用煽动的方法。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两种材料是安全的。
生:这瓶液体是白醋,这包粉末是小苏打。
生:白醋的气味很酸,有点冲鼻,摸起来凉凉的。
生:小苏打像面粉一样,比面粉粗一些,都是白色的小颗粒。。。。。。。
注:发材料的时候有意给一小组分的是有商标的,如果学生没能看商标,师要引导学生看商标和说明也是一种观察方法。
师:醋无色,透明的液体,有一股酸味。是一种含醋酸的酸性调味料。醋有米醋、陈醋、白醋、果汁醋、姜汁醋、保健醋等。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 (板书字母)
 小苏打 白色细小晶体,粉状,溶于水,水溶液是弱碱性。学名碳酸氢钠NAHCO3 (板书字母)
师:你们知道白醋和小苏打都有什么用吗?
生:。。。。加入内容备注在另一张纸上
师:我还知道。。。。。指名读
三、猜测两种材料混合后的现象
师:我们了解了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作用,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在一起,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生:混合在一起可能醋也变白了。
生:我喝牛奶时就是这样,我认为小苏打和醋混合就像奶粉和水混合一样的。
生:我觉得可能小苏打可能会溶解在白醋里,看不见了,白醋还是清的。
生:我认为可能会改变颜色,变成红的。
生:有可能会出现很多泡沫 ……
四、讨论混合的方法
师:带着猜想,老师又为你们准备了白醋、小苏打、杯子、勺子,你们打算怎样混合呢?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开始!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并予以指导)
师:想好了吗?你们想到了哪些混合的方法?
生:我们组想了3种方法。第一种是先把小苏打倒进烧杯里,后倒白醋;第二种是先倒白醋后倒小苏打;第三种是把小苏打和白醋同时倒入烧杯中。
生:我们组还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把白醋放的多点,小苏打少放一点;第二种把小苏打放多点,白醋放少点。
生:还可以不用烧杯,把小苏打直接倒进白醋瓶中,盖上盖子摇一摇。
生:我们组还可以把白醋一点一点滴在小苏打里面。
生:先把小苏打放一点在烧杯里,然后加一点白醋用勺子搅拌,再加一点小苏打,放一点白醋,直到把小苏打全部淹没,然后一直搅拌,让它们全部溶解。。。。。。
师:(师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实验方法,哪一种更合理呢?请同学们打开书32页,以32页中间部分的文字为参考,讨论选定出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
(学生讨论,制定详细方案,教师巡视给予必要的指导)
师:选定好了吗?开始做实验 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学生开始做试验,教师巡视给予必要的指导,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师要注意组织学生的纪律,学生声音要小,不要影响其它小组的活动,活动要有秩序 
五、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师:请把材料摆放好,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看到了杯子里的醋变成白色,并且往上冒泡泡,一会泡泡又下去了。摸起来冰冰的、凉凉的,味道有点酸还有点咸。过了一会醋又变成透明的,小苏打变少了。
师追问:你们是怎么做的?(另一组员汇报)
生:我们观察到把小苏打和醋混合后,它们变成一些泡泡在里面泛起来,还能听到咕噜咕噜的响声,过了一会变成乳白色,还有一些气泡从下往上冒。
师追问:你们是怎么做的?(另一组员汇报)
生:我们组看见混合后像啤酒一样冒起来,然后下降很快,摇一摇泡泡又变多了,闻起来甜甜的,味道酸中带甜,还有点刺鼻。
师追问:你们是怎么做的?(另一组员汇报)
生:我们组观察到混合后慢慢的起白泡,而且往上冲,过一会又变成透亮的水,瓶底还有小苏打,里面还有很小的泡泡,搅拌一会水有些浑,过一会水就清了,再放一些醋,里面的泡泡非常猛的往上冲,过一会小苏打更少了。……
师追问:你们是怎么做的?(另一组员汇报)
师:你们是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的吗?
生:不是,我们本来打算把小苏打放进醋瓶子里面进行实验的,后来一想,觉得太浪费材料了,做实验的时候,我们把白醋先倒了一半在烧杯中,然后再放的小苏打。
生 :我们觉得放的白醋太少了,观察的不明显,我们又把醋多放了几次。
师:不同的实验方法会出现的不同的实验现象。同学们用看听闻摸等观察方法,对白醋和小苏打的变化进行了认真的观察,非常好,科学实验是一个不断观察、不断思考、不断调整的过程。
六、解释新物质
师:为什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冒气泡?
生:有气体产生。(师板书二氧化碳)
可能有学生会直接说产生了二氧化碳。
师:那你一定是预习了,书中已经出示了“科学家经过研究,确定的、了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
师:二氧化碳有什么特性呢?
师拿出一盒火柴(出示实物),再拿出一个空气中的杯。
师:你们知道这里有什么吗? 
生:空气 
师:好的(师点燃烧火柴),放到杯子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还在继续燃烧。
师拿学生做过实验的一玻璃杯
师:这里是什么?
生:二氧化碳
师:对,这里是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
(师另点燃一个火柴放入瓶中)
生:火柴熄灭了!
师:这说明二氧化碳是一种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其实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还有:氩气Ar。氖气Ne。氡气Rn。氙气Xe。
师:科学家们又做了什么研究?
师向点燃的蜡烛上倒二氧化碳,蜡烛灭了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师:你们知道哪里有二氧化碳吗?请再往玻璃杯中倒入一些小苏打,其它同学认真观察。你看到什么?
生:没有反应了
师: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的物质(板书),杯子里已经不是小苏打和白醋了,这是一个化学变化,在中学的化学课中你们将会继续学习。其实产生的新物质是醋酸钠和水。
八、课下请同学们试做:小苏打和陈醋的变化 
九、小结评价
师:孩子们,面对学习,老师希望你们能象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冒泡上升;遇到困难,老师希望你们能象火苗遇到二氧化碳,消灭掉。
跟同学们的合作非常愉快。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全体起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起跟我做。
谢谢同学们的合作。谢谢6年 班的 老师及学校领导。感谢干训部的领导。各位听课老师辛苦不。
【板书设计】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化学变化
小苏打+白醋= 二氧化碳气体+新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