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学问
师旗小学 柏国春
【设计理念】
1、学生学习知识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学习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自己去发现。
2、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方法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有目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3、以人为本,尊敬学生的真实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教师只起到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方法,这样多层次的感知,多角度的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应用规律去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组合数。
2、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渗透“符号化”思想。
教学重点:使学生探索、发现简单事物中的组合排列规律。教学难点:使学生发现简单事物的组合排列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田忌赛马》,大家可要认真听。(播放田忌赛马)故事听完了,故事里的田忌赢得了一场根本就不可能胜利的比赛,他是怎么赢得这场比赛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一起来共同探讨的新知识——搭配中的学问。(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六。一”儿童节到了,哆哆准备去参加学校的游园活动。哆哆从衣柜中找出了两件上衣和一条短裙,一条裤子,一条长裙。(课件出示衣服图片):
2、哆哆看着衣服,有点犯难了,该怎么穿呢?多多想请大家来帮帮他,如果大家帮他把问题解决了,哆哆就要给大家带来几个惊喜,你们想帮他的忙吗?帮忙是要有诀窍的,在这里老师悄悄地给大家提一个小小的醒,不要让多多知道哦。一套衣服里可以用一件上衣搭配一条裙子,或者一件上衣搭配一条裤子。请同学们开动你们的小脑筋,帮帮哆哆,老师怕你们为难,帮你们把道具都带来了,这道具就是你们桌子上的小卡片,请同学们四人小组用卡片摆一摆,看看他可以怎么穿?(摆的过程当中请同学们注意:只能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或一条裙子搭配着穿,并且不管是上衣还是裤子或裙子,每一件都必须要用到,不能漏掉。)
操作活动:四人小组用图片摆一摆,可以怎样搭配穿?
学生分小组活动。
指一部分学生汇报怎样摆。
他是怎么摆的?摆得对不对呢?还有没有其他更多的搭配方法?
(结合汇报指出重复、遗漏)(板书重复 遗漏)
有没有什么办法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法呢?老师在刚才巡视的过程当中。发现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全部都搭配出来了,我们请他们上到台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其余学生仔细观察。
讨论交流:他们搭配得好不好? 他们怎么摆的?(生答)
他们是先定好一件上衣再按顺序去搭配裤子或裙子(板书按顺序),这样就做到了不重复不遗漏。
(6)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告诉老师:短袖上衣可以怎么搭配呢?长袖可以怎么搭配呢?用上衣去搭配裤子裙子的方法一共有几种呢?
(课件出示 )
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大胆的想象,可不可以先定好下身穿的短裙或者裤子或者长裙,再去搭配上衣呢?请同学们试一试。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口答并说明想法,学生在反馈交流过程中,注意了语言叙述的条理,为下面难度增加时能更有条理的排列做了铺垫。]
展开活动,巩固新知。
活动一 怎样吃营养早餐
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帮助了哆哆,哆哆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小惊喜。第一个小惊喜请同学们吃早餐。(课件出示早餐种类和搭配要求。)
弄清题目要求。饮料有哪些?面点有哪些?要求饮料和面点只能各选一样。请同学们用刚才我们一起学的方法来搭配一下。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有顺序的搭配出你有几种吃法。在课本115页上画出来。
汇报交流。
活动二 照相
吃完了早点,哆哆带大家去公园里照相。(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明确题目要求。
讨论怎样照相,可以照多少张?
请几名同学上台演一演,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吃早餐”、 “照相”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和交流机会,注重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体会有序搭配在生活中的运用,加深了对数学的生活价值的理解与感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结收获,内化知识。
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积极性真高,相信你们一定都有了自己的收获。
谁来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有了什么收获?
2、是啊,搭配的知识和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在我们以后的生活中还将继续学到搭配的知识,只要同学们用心学习,就能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板书设计:
搭配中的学问
不重复
按顺序
不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