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路程时间与速度北师大版(2014秋)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路程时间与速度北师大版(2014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25 18:0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永泰小学督导课教案
《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学设计
执教者 秦雅云
2016.9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姓名
秦雅云
教龄
职称
小高
科目
数学
课题
路程、时间与速度
课型
新授
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我们要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具有魅力,必须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情境。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注意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享受获得知识过程中的那种愉快。
2.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解析:
本节课被安排在第五单元《除法》的第二节课,学生在本单元第一课时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竖式。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知道速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在解决问题比较速度的过程中,体会算法多样化。
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了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的生活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定关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问题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奠定了基础。
学生前测题以及分析:
谁的速度最快?简单说说理由。
姓名
路程
时间
A
30米
9.8秒
B
30米
10.3秒
C
30米
10.8秒


姓名
路程
时间
A
20米
9.8秒
F
30米
9.8秒


分析:80%的学生能够比较出第一个表格中,谁的速度快,并且简要的阐述出理由。在路程相同的时候,所用时间短,速度就快,时间长,速度就慢。
70%的学生能够比较出第二个表格中,谁的速度快,并且简要阐述理由,在时间相同的时候,跑的路程长,速度就快。
2、吉普车2时行驶了120千米。大巴车3时行驶了240千米。谁的速度快呢?列算式或者画图,看看谁比较的方法最多?
法1:
法2:
法3:
法4:
分析:80%的学生能够列出算式,120÷2=60(千米)240÷3=80(千米)
只有15%的学生能够用画图以及多种方法进行比较。
20%的学生不能正确列出算式。
3、 你觉得什么是速度?

分析:只有5%的学生能够较准确的表述出什么是速度,大部分学生对于速度的含义比较模糊,不能正确表述。
通过对学生的前测,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给出具体数据比较速度的方法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方法单一,只局限于列式计算,而对于用画图的方法和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弱。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学生对于速度的理解,有个别学生能举出生活中关于速度的例子,比如光速……,但是对于速度的意义,学生不能用语言表述。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速度的含义分层次的让学生理解。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情景,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理解各数量的现实意义。 2、在研究三者关系的过程中,学生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各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现实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4.教学流程示意
5.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路程一定
(1)出示四(1)班男生跑步测试前三名的成绩:
名次
姓名
路程
时间
1
A
30米
9.8秒
2
B
30米
10.3秒
3
C
30米
10.8秒
(2)提问:这是咱们班男生跑步测试的成绩,谁的速度最快,谁的速度最慢呢?
这里他们都跑的30米是什么?
那这里他们所用的9.8秒、10.3秒、10.8秒是什么?
(3)通过这个表格来看,为什么是A赢了?
像这样,路程相等的时候,应该怎么比快慢呢?
(4)小结:在路程相等的时候,谁用的时间少,谁的速度就越快。
2、时间一定
F也能用9 .8秒跑完,你们信不信?
(1)出示A与F的成绩对比:
名次
姓名
路程
时间
1
A
20米
9.8秒
2
F
30米
9.8秒
提问: 这次A和F谁快?你又是怎么判断的?
(2)A和F用的时间是一样的,但是跑的距离是不一样的,那么在时间一样的时候,又该怎么比快慢?
(3)小结:在时间相等的时候,谁跑的路程长,谁就快。
3、初步了解速度、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1)出示表格
名次
姓名
路程
时间
1
A
30米
9.8秒
2
B
30米
10.3秒
3
C
30米
10.8秒
名次
姓名
路程
时间
1
A
20米
9.8秒
2
F
30米
9.8秒
提问:通过刚才的比较,你认为速度的快慢跟什么有关系?
4、 那到底什么是速度?速度与路程和时间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板书:路程、时间与速度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中创设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新知识。】
二、引导探究,理解速度
1、路程和时间都不同。
(1)刚才我们通过比较知道了,路程一样比时间;时间一样比路程。那么路程、时间都不一样呢?
课件出示:吉普车? PK? 大巴车
吉普车:我2时行驶了120千米。
大巴车:我3时行驶了240千米。
(2)提问:了解了题意,你能试着解决吗?
可以计算,也可以借助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试着来解决问题。
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自行解决
(3)汇报方法
谁愿意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
①路程相同比时间
假设都行驶 240千米
吉普车:120×2=240(千米) 2×2=4(时)
②时间相同比路程
A: 假设都行驶6时
吉普车:2×3=6(时) 120×3=360(千米)
大巴车:2×3=6(时) 240×2=480(千米)
B: 一个小时行驶
吉普车:120÷2=60 (千米)
大巴车:240÷3=80(千米)
C:除了用算式计算,还可以借助线段图帮助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演:
120千米
240千米
我们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吉普车行驶的路程,再画一条表示大卡车行驶的路程,左端对齐。
(介绍画图的方法,注意画图的步骤,强调画线段要按比例。)
120千米是吉普车多长时间行驶的?怎样在线段图上表示它1时行的路程?
把线段图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每一份都表示吉普车一时行驶的路程。
那如何表示大客车一时行驶的路程呢?
把线段图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每一份都表示大客车一时行驶的路程。
从线段图上看,谁一时行驶的路程长呢?
小结:在刚才我们采用这么多种方法比较两辆车的速度,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假设路程一样比时间,时间短,速度就快,时间长,速度就慢。
二是假设时间一样比路程,路程长,速度就快,路程短,速度就慢。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说方法,再计算,给同学交流自己见解的机会,也能互相学习彼此的方法,开阔学生的思维。】
2、初步感受速度
在刚才我们所用的这两种方法,无论是计算还是画线段图都是比较两辆车多长时间行驶的路程?
这两辆车一个小时行驶的路程就是它们的速度。
3、了解速度单位名称
(1)说一说:口答下列各题中物体的速度。
①、神七飞船每5秒飞行大约40千米,神七飞船的速度是____。
小青骑自行车,每2小时骑16千米,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____。
神七和自行车都是8千米,速度一样。引出速度单位的读法和写法
吉普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是60千米/时。
这个速度单位是什么组成的?
前面是路程的单位,后面是时间的单位,中间用一条斜线隔开。
读作:千米每时。谁试着读读。
你能像这样来表示大巴车的速度吗?(同学板演)
它表示什么? 大巴车一小时行驶80千米。
②、一列火车2小时行驶180千米,这列火车的速度是____。
③、一名运动员8秒跑了80米,这名运动员的速度是____。
【设计意图:为学生发现速度单位和以前学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单位的不同埋下伏笔】
4、理解速度概念
(1)结合算式和线段图来看,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有怎样的关系?同桌交流
速度=路程÷时间。
(2)感受生活中的不同速度,生活中升华速度的认识。
速度不仅在我们的课堂中有,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一起读一读这些信息。
蜗牛的速度大约为8米/时。
②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 4 千米/时。
③飞机飞行的速度大约为 12 千米/分。
④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40 米/秒。
⑤光传播的速度大约为 30 万千米/秒。(至今为止最快的速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物体速度的快慢,并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电闪雷鸣”这个生活自然现象。】
(3)再引导理解速度
除了千米/时,米/分、米/秒也都是表示速度的单位,一起看看这3个单位,分别是他们在多长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每时、每分、每秒行驶的路程就是他们的速度。你现在是怎样理解速度的?
同桌交流
像这样的时间,1时、1分、1秒……这样的时间叫做单位时间。
能再说说你理解的速度吗?
小结:物体在单位时间(1时、1分、1秒……)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三、联系生活,理解三量关系
(1)刚才我们一起归纳了 速度=路程÷时间。
那么路程怎么计算?时间怎么计算呢?
(2)出示63页 试一试
共同探讨时间与路程的计算方法。
小结: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时间×速度
看来求任何一个量,都要知道与之对应的其它两个量。
四、尝试应用,深化学习。
1、填表
路程
?
180米
1000米
时间
5分
?
2时
速度
300千米/分
90米/分
?
2、湖州高速交警大队的一辆流动电子测速车在高速抓拍到1辆 “宝马”超速车,时速显示为186千米/时。不过交警认为相距84千米的路段,这辆宝马轿车的时速远不止是电子测速所显示的186千米/时。根据图上所给的数据,请你计算一下这辆轿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设计意图:学生很乐于解决身边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认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并进一步巩固对速度的认识,加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3、2006年7月12日 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刘翔以12秒88打破了12秒91的世界纪录。这也是刘翔迄今最好的成绩。那他的速度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五、课堂梳理和小结。
六、布置课外作业。
在体育老师的帮助下测出自己每秒跑多少米。用刘翔夺冠时的时间12.88秒,算一算自己能跑多少米?
【设计意图:让我们的数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促使学生不断去学习、去探索。】
6.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项目
评价
能参与有关的活动
对知识能初步理解
真正理解并掌握
你是否认真听讲了?
认真
一般
不认真
你是否积极举手发言了?
积极
一般
不积极
你是否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想法了?
经常
一般
很少
你是否主动与人合作,认真听取别人意见并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了?

一般
很少
你是否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

一般
不足
你是否能独立思考,并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了?

一般
很少
在符合你本节课的表现下打“√”。
2.填空:速度=
时间=
路程=
3.填表
路程
320米
960千米
时间
8分
5分
速度
70米/分
60千米/时
4、放暑假了,淘气准备和妈妈坐车到上海看爸爸。淘气家距上海540千米,坐速度是90千米的长途客车,几小时能到上海?
7.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
在真实中感悟,在生活中解读
一、联系生活,水到渠成学数学。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周围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自主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整节课通过一系列的数学问题的解决,学生步步深入理解“速度”的含义,切身体会数学来源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把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易于理解,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二、注重实效,真心实意促发展。
在本课设计中,学生先对“速度×时间=路程”关系的建立,再到最后的“选择信息,列式计算”,层层递进。“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不只是理念,更要落实在每个环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