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25 20:3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A.《民报》 B.《青年杂志》
C.《时务报》 D.《国闻报》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湘赣边秋收起义
3.“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想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文中的这次“文化启蒙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新民丛报》 B.《民报》 C.《新青年》 D.《新华日报》
4.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博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诗作是为纪念:(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红军长征胜利
C.抗日战争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金冲及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开创这一“功绩”的是( )
A.陈独秀 B.胡适 C.李大钊 D.蔡元培
6.它是最早成为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工人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也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今天,它已经成为长江流域经济起飞的龙头。它是( )
A.北京 B.武昌 C.武汉 D.上海
7.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仨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被人们形象称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B.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率先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鲁迅首先提出民主和科学两大口号
D.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8.民国九年,北京政府下令改全国国民学校国文为语体文(白话),随后改“语体文”一词为“国语”,确立白话(语体文)的法律地位。这一变革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内容有关(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以下是《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书的部分目录,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  )
①红旗飘扬井冈山②为全民族抗战而斗争③南湖红船风雨中起航④新中国的曙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10.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给思想紊乱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方向 B.成为中国共产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C.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D.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1.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12.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A、自强 求富 B、民主 科学
C、自由 平等 D、民主 富强
13.新文化运动斗争矛头指向的是(  )
A.袁世凯倒行尊孔复古的逆流 B.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
14.1919年5月,上海一家商店挂出这样一幅对联:“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而行。”这幅对联中没有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
A.五四运动的范围扩大 B.商人爱国之情和对学生的支持
C.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D.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15.下边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知识简图,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新体制的创立 B.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C.工业革命的冲击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6.下列哪件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7.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的是(  )
A.“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8.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 )
A.誓死争回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19.毛泽东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C.国民大革命从此兴起 D.中共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20.主力:学生( );地点:北京( )。这一表述反映了五四爱国运动前后的变化,其中缺少的内容应该是( )
A.商人、上海 B.工人、上海 C.商人、南京 D.工人、南京
21.标语是指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口号,具有宣传、鼓动的作用,许多标语往往还是历史的见证。下列四则标语中,能见证我国抗日战争历史的有(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23.1961年,董必武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诗中所提会议最重要的内容是(  )
A.发动五四运动 B.成立中国共产党 C.创建黄埔军校 D.筹备南昌起义
24.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经历了伟大的三个阶段的探索和实践,中国人民在1919、1949和2009年谱写的“中国梦”分别是(  )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25.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潮”指( )
A.启蒙思想 B.马克思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三民主义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发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个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发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租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三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2)概括列强通过这三个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哪些侵略特权?(至少写出两点,要求概括,不得照抄原文)
(3)材料三中的内容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27.请根据提示信息写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争与探索的人物。
(1)主张禁烟并在虎门公开销烟的是:
(2)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
(3)领导辛亥革命并建立中华民国的是:
(4)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的是: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者的一些开明官员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改革运动……
材料二:90多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请说出材料一所提的改革运动指的是哪次运动?这次运动的两个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提到的“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发生在哪一年,开始于哪个城市?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是什么?
(3)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
材料二?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批判与选择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既是两个文化体系碰撞后的产物,又是新旧时代接触后的结果。
——(张宝明、欧阳哲生、刘雨等学者)
材料三 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关于救国方略有三种观点:一是学术救国、科学教国、教育救国;二是走俄国式革命道路;三是走政治改良道路。
——(叶青等学者)
(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试以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
(2)简述五四运动前“两个文化体系碰撞”的历程,概括新文化运动前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
(3)道路抉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最终选择了哪一条道路??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4)道路创新是革命成败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和理论方面是如何创造性地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的??




























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B 6.D 7.D 8.D 9.C 10.D 11.A 12.B 13.A 14.D 15.B 16.D 17.A 18.C 19.B 20.B 21.C 22.B 23.B 24.C 25.B
26.(1)材料一: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马关条约》 材料三:《辛丑条约》
(2)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议定关税、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划定使馆界、在中国驻兵等。(写出任意两点即可)
(3)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27.(1)林则徐;(2)邓世昌;(3)孙中山;(4)陈独秀
28.(1)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2)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1919年;北京;“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3)爱国主义精神。(答案中只要体现爱国主义精神含义即可)
29.(1)反对巴黎和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签和约等。
(2)历程:从维新思想到民主革命思想再到民主、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
态度:全盘否定(反对旧道德,把斗争矛头措向儒家道德)。
(3)道路:俄国式的革命道路。
理由: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践证明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4)实践:毛泽东发起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 据地。
理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