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五四制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知识点及典型题目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数学五四制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知识点及典型题目训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25 22:0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分类与比较》单元框架





信息窗1——分类
一、 知识点训练
1.感受分类的意义和必要性(理解识记)
知识点:按一定标准给物品分类,体验同一标准分类的确定性及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教学要求:该知识点是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2. 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掌握运用,教学难点)
知识点:经历具体分类活动的过程,初步体验分类在统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要求:教学该知识点时,让学生经历具体分类活动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在操作中提高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感受生活和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放在一起,而物体有多种特征,按不同的特征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比如常见的特征:形状、颜色、用途这些都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二、 知识拓展
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方法一:先把各个物体化分一定的标准,再按照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方法二:可以按物体的特征和颜色先分类,再确定标准。
三、 知识点训练
基础训练
?把以下四个图形中不同类的圈出来。

把动物圈出来。

在水果下面画√,蔬菜下面画 。

能力提升
想一想,分一分。

2. 天上飞的画“√”,地上跑的画“o”,海里游的画“Δ”。



3. 分类。





拓展应用
想一想,可以怎么分?


把下面的树叶分在3个盘子里,用线连一连。




训练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基础训练
小树 2. 蝴蝶 小鱼 小鹿 青蛙 3. 文具 衣帽
能力提升
1. 可以按形状分类,也可以按颜色进行分类。





3.





拓展应用
1.

2.




信息窗2——比较

知识点解读
1.比长短(掌握运用)
知识点:比较物体的长短,把物体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长短,或者分别量一量物体的长度再进行比较。
教学要求:教学时,可以借助情境图中挂着的两条裤子,引导学生先做出直观判断:你觉得哪条裤子长?由于裤子挂的高低不同、长短接近,学生很容易出现争议,此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可能会想到把两条裤子放在一起比一比或者把两条裤子分别量一量的方法。但因为情境图中的裤子拿不下来,借此冲突,引导学生想出可以用别的物体代替裤子的办法,用小纸条或者其他学具来代替裤子,通过动手操作比较两个学具的长度,从而对两条裤子的长短作出判断。
2.比高矮(掌握运用)
知识点:比较物体或人的高矮,要把相比较的物体或人置于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比较。
教学要求:教学时,可以借助情境图中的两个花瓶,比较花瓶的高矮。因为两个花瓶的高度相差较大,通过观察就比较出来了。此时,可以出示没站在同一水平面上但身高相同的两人,学生自然地感悟:比较物体或人的高矮,要把相比较的物体或人置于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比较。
3.比轻重(掌握运用)
知识点:比较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手掂一掂,比较压手的物体就重;还可以用天平称一称,天平沉下去的那一端上称的物体较重。
教学要求:教学时,可以借助情境图中的琉璃球,借助直观经验或用手掂一掂;也可以用天平称一称,沉下去的一端重,所以大琉璃球比小琉璃球重,或者说小琉璃球比大琉璃球轻。
二、 知识拓展
1. 比多少
比较事物的多少,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也可以数出物体的数量进行比较。
2. 比大小、粗细
比大小、粗细时,用眼睛直接观察进行比较。
借助中间量法
比较三个物体的轻重时,可以借助中间物体比较另外两个物体的轻重。
三、 知识点训练
基础训练
1. 比一比。

2. 在多的后面画√。




3.哪个人高,在高的下面画√。






能力提升
1. 轻的画√,重的画○。

白菜 萝卜 茄子
□ □ □
厚的画√ ,薄的画 ○。

□ □
3. ( )最重,( )最轻。






拓展应用
哪根绳子最长?最长的画√。





最高的画△,最矮的画○





训练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基础训练
1. 上面一根画√,上面一根画○。 2. 苹果。 3. 轮椅上的人高
能力提升
1. 茄子画√,白菜画○。 2. 字典画√,故事书画○。 3. 梨最重,西红柿最轻。
拓展应用
1. 第三根。 2. 最左边的最高,最右边的最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