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文言文二则 课件(2课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 文言文二则 课件(2课时,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26 14:0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语文六年级 下册第五单元14文言文二则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读一读《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2.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练习熟读。二、理解文意弈yì:下棋。学弈:学下棋。通国:全国。鸿鹄: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援缴弗若为然:系在箭上的丝绳,这里指带有丝绳的箭。:引,拉。:不如。:因为。:这样。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2.使弈秋诲二人弈。4.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3.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5.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6.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的“之”是指哪个人?2.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指的是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请用书上的原文说说原因。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想一想“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话该怎么读呢?三、课堂小结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体会文章传递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一、检查预习《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请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太阳的样子。1.早晨,太阳慢慢地出来了,圆圆的,红红的,大大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随老师的提示,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太阳的样子。2.中午,太阳升上了天空,升得很高很高,圆圆的,小小的,亮晶晶的。车盖盘盂“车盖”形容什么时候的太阳?“盘盂”形容什么时候的太阳?早晨中午继续想象3.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照在你的身上,什么感觉?4.中午,太阳升得很高很高,你置身在强烈的阳光下,你的身体热起来了,不断地热着,热得都快受不了了。感觉到了吗?沧沧凉凉探汤(早晨)(中午)二、内容详解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你发现了什么?1.是两组反义词。2.第一对是从视觉的角度写太阳;第二对是从触觉的角度写太阳。 车盖
沧沧凉凉盘盂
探汤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论?他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日初出日中时一儿从视觉的角度观察太阳,观察的结果是——一儿却从触觉的角度观察太阳,观察的结果则是——根据提示回答问题小结:按照常理来说,远的东西看起来总是显得小一点,给人的感觉总是冷一些;近的东西总是显得大一点。给人的感觉总是热一些。太阳日出时离人近,日中时离人远。太阳日出时离人远,日中时离人近。三、课堂活动师:一个说早上近中午远,一个说早上远中午近。两小儿各说各的观点,各说各的理由,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谁也不肯善罢甘休。用书中的一个词来说,就叫——辩斗。小结:是的,辩斗不是吵架,不是胡说八道。从辩斗中,我们看到了两小儿的天真烂漫,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也看到了他们不人云亦云、不轻易放弃自己观点的坚持和独立。正在此时,孔子过来了,孔子是谁呀?这个问题孔子能回答吗?
孔子不能决也。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四、课后总结《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已经过去两千五百多年了,但是作为一种人生智慧,两小儿的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孔子的实事求是、虚心好学,却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依然照耀着我们。我们不仅需要自然的太阳,也需要智慧的太阳!闭上眼睛,让这轮太阳在你的心头冉冉升起,越升越高!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