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七
学校
六中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备
课
人
课题、课时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了解宋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对比,让学生知道城市变化的特点;通过《清明上河图》,了解北宋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并知道宋代春节等传统节日;收集宋词代表作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通过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通过读宋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
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学过宋代后,晓明觉得宋是个不争气的时代。当他看完《生活在宋代》这本书后,又觉得宋代是个幸福感爆棚的时代。他困惑了,宋代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接下来我们一块学习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探究新课
本节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讲学习。一、敢创新的宋人。二、品生活的宋人。三、懂词韵的宋人。晓明看书看的入迷,不知不觉进入书中的宋代。接下来我们跟随他梦回大宋。板书一:敢创新的宋人活动一:师:清明节这天,晓明要招待客人,他要买东西,应该到汴京城内哪个地方去?师:看左边红色区域为繁华的商业区。晓明没有看到唐长安城市坊界限分明(播放右边唐长安东、西市图),有点失落,但转念一想,这样可以少走很多路。生结论创新一:坊市界限逐步打破师:夜幕降临,晓明带着客人出来逛逛。播放视频《虹桥》师:视频中灯笼说明了什么?生:晚上也营业。看到一片灯火通明的景象。这和以前都市有什么不同?Ppt:材料一:“二纪以来,不闻钟鼓之声。”
材料二:材料二:“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师:古代日中为市,日落为息的规定被打破。阅读材料,回答宋代创新之二:商业活动时间延长,全天营业。(早市、夜市)
探究新课探究新课探究新课
师:视频截取的是地处城郊的虹桥,人流川流不息,这意味着出现了新的商业区,我们称为“草市”。师:晓明和客人在街上看到了许多心仪的宝贝,有些非常贵,他们用哪种钱购买比较方便?生:纸币师:北宋前,人们使用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北宋初期出现了方便携带的纸币,叫做“交子”生结论创新三:出现了另中国引以自豪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师:交子的产生,方便了交易,更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总结:宋代创新一:坊市界限逐步打破。
创新二:商业活动时间延长,全天营业。
创新三: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逛累了,不用担心找不到吃的,宋代饮食可谓品类繁多。
师:先来欣赏一段视频。右上角是“饮子”的图片,“饮子”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奶茶,夏天甚至被做成冰镇的。另一道传世经典菜肴“东坡肉”,更能够打开我们的味蕾!《东京梦华录》中有段记录,两人吃饭,花费近百两,可见宋人生活水平之高。
师:
晓明和客人顺着人流,不知不觉就逛到了汴京城内最繁华的地方逛逛,大家说这是哪里呢?师:对,大相国寺师:这里每月举办多次庙会,进行各种商品交易,有杂技、比武、说书、杂剧等表演。师:杂剧,形成于宋,兴盛于元。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元朝时期,传播开来。活动三:师:你能猜出这些杂剧艺人在做什么吗?三分钟思考,小组代表发言。回答的非常棒!生:吹口哨、排箫、笛子,舞蹈、击鼓。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师:你能用图形表示出瓦子和勾栏的关系吗?派代表5分钟上台来展示。活动二:瓦子和勾栏属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同学们展示的说明大家都理解了。师总结:从起源上看,瓦子的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师:客人想要运动,晓明可以推荐给客人什么运动项目?Ppt蹴鞠。
“蹴鞠”类似今日的足球。战国时期产生。2006年,蹴鞠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师:感受着幸福生活,大家不禁感慨这样的生活以前只有过节才有啊。大家最喜欢的有哪些节日?大家请把诗句和节日图片连起来。师:爆竹声中一岁除,说的是春节;明月指的是月亮,对应中秋节;去年元夜时,指的是元宵节。师总结:这些传统节日是市民娱乐的重要时机,也是宋繁华都市生活主要表现。
现如今传统节日,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美好城市生活的重要内容。
三、懂词韵的宋人南宋时,晓明搬到都城临安生活,经历了国破家亡之痛和颠沛流离之苦后,心中的苦闷可以采用哪种文学形式来抒发?生:宋词师:词是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唐时出现,兴盛于宋。师:接下来,我们欣赏一段视频。活动四:根据你们的理解,小组PK给词人分类?生:苏轼、辛弃疾豪放派;李清照和柳永的婉约派。师:我们看哪组同学背诵宋词最多。好,我们把掌声送给第三组同学。师:苏轼:
作品大气磅礴。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更体现家国情怀。李清照:作品前期描写夫妻感情,后期则抒发了忧患情怀。师:离开古代前,晓明决定到藏书楼来翻阅偶像的著作。这位偶像小时候曾经机智砸缸救出小伙伴。你知道他崇拜的是谁了吗?生:不错,就是司马光。师:编写的《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与司马迁被合称为“史学两司马”。师:同学们都学会了吗?我们来做几道题巩固下。生:练习:1.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B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2.宋代已经有以下哪些节日(
ABCD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师:我们在学习了宋代生活后,你能用简单的词说出自己的感受吗?生:城市经济繁荣,市民生活丰富,科技文化发达。师:宋代是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时代,市民的富足和生活情调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师:穿越回来的晓明给大家带来了些资料,我们来进行探究。
材料一:唐300年共产590亿斤粮食,而宋代300年共产粮食1280亿斤,面积最鼎盛也不及唐的一半。
材料二:材料二: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测算,按1990年的美元为基准,在公元960年后,中国人均GDP为450美元,至宋末达600美元。而处于中世纪黑暗中的欧洲,仅为422美元。材料三:东南沿海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北宋中期为1666.6万缗,北宋后期增至2333.4万缗,南宋前期高达3777.8万缗。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朝专门设立“市舶司”,并颁布“市舶条法。材料四:
材料五:
生:材料一说明农业发展;材料二,人均GDP高;材料三,对外贸易发达,出现了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材料四,宋代科技明显比西方先进的多,四大发明在宋代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得不提的是王安石变法,开创的一系列制度对北宋国泰民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师:通过材料,不难得出经济的繁荣,使人民生活幸福。宋代人民幸福生活是建立在经济发达的基础上的。师:生活在现在的我们,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衣食住行和人们通讯方式给到很大的改善。也为人们劳有所养、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基本实现,使人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在全面建成小康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总结:两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也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无论古今,只有国家强大,经济发展,才能使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安康。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基础上,人们精神世界也不断充实。新时代,国泰民安强国可期!新时代,民富国强只争朝夕!新时代,民族复兴指日可待!
板书设计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敢创新的宋人
二、品生活的宋人
三、懂词韵的宋人(共26张PPT)
宋代的生活究竟
是什么样的?
“不争气的朝代”
“幸福感的朝代”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
敢创新的宋人
品生活的宋人
懂词韵的宋人
点击输入文字信息
二、
三、
点击输入标题信息
人物档案
姓名:
穿越时代:
身份:
居住地:
晓明
两宋之交
市民阶级
汴京
坊和市的界限逐步被打破
清明节这天,晓明招待客人要买东西,应该到汴京城内哪个地方去?
活动一:宋人的创新有哪些?
一、敢创新的宋人
商业活动时间延长,全天营业。(早市、夜市)
出现新商业区(草市)
材料一:“二纪以来,不闻钟鼓之声。”
材料二:“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夜幕降临,晓明带着客人出来逛逛,看到一片灯火通明的景象。这和以前都市有什么不同?
一、敢创新的宋人
活动一:宋人的创新有哪些?
一、敢创新的宋人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一、敢创新的宋人
晓明和客人在街上看到了许多心仪的宝贝,有些可谓是价格不菲,他用哪种钱购买比较方便?
一、敢创新的宋人
活动一:宋人的创新有哪些?
一、敢创新的宋人
“大抵都人风俗奢侈,度量稍宽,凡酒店中,不问何人,只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五片,水菜碗五只,即银近百两矣。”
————《东京梦华录》
二、懂生活的宋人
晓明和客人顺着人流,不知不觉就逛到了汴京城内最繁华的地方,大家说这是哪里呢?
二、懂生活的宋人
杂技
比武
说书
杂剧
瓦子
你知道瓦子里演出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吗?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主要形式是杂剧,它形成于宋,兴盛于元。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元朝时期,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吹口哨
舞蹈
吹排箫
吹笛子
击鼓
二、懂生活的宋人
活动二:你能猜猜这些杂剧艺人在做什么?
勾栏
瓦子的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的结果。
瓦子
勾栏
二、懂生活的宋人
活动三:请你画出瓦子与勾栏关系图
“蹴鞠”就是古人以脚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
据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蹴鞠游戏,历史悠远。
2006年,蹴鞠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体育竞技·蹴鞠
二、懂生活的宋人
客人想要运动,晓明可以推荐给客人什么运动项目?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王安石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宋·欧阳修
春节
元宵节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宋·苏轼
中秋
二、懂生活的宋人
感受着幸福生活,大家不禁感慨这样的生活以前只有过节才有啊。大家最喜欢的有哪些节日?
词是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兴起于唐,兴盛于宋。初期多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景色。到宋代才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南宋时,晓明搬到都城临安生活,经历了国破家亡之痛和颠沛流离之苦后,心中的苦闷可以采用哪种文学形式来抒发?
三、懂词韵的宋人
宋
词
三、懂词韵的宋人
苏轼
三、懂词韵的宋人
活动四:小组PK给词人分类?
李清照
豪放派
婉约派
豪放飘逸
委婉、细腻、清秀
司马光
北宋史学家、政治家,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离开古代前,晓明决定到藏书楼来翻阅偶像的著作。这位偶像小时候曾经机智砸缸救出小伙伴。你知道他崇拜的是谁了吗?
练习:
1.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2.宋代已经有以下哪些节日(
)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B
ABCD
你能用简单的词说出自己的感受吗?
城市经济繁荣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时代……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市民生活丰富
科技文化发达
……
材料二: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测算,按1990年的美元为基准,在公元960年后,中国人均GDP为450美元,至宋末达600美元。而处于中世纪黑暗中的欧洲,仅为422美元。
材料三:东南沿海地区进出口总额,北宋中期为1666.6万缗,北宋后期增至2333.4万缗,南宋前期达3777.8万缗。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朝设立“市舶司”,并颁布“市舶条法”。
材料一:唐300年共产590亿斤粮食,而宋代300年共产粮食1280亿斤,面积最鼎盛也不及唐的一半。
材料四
材料五
晓明解决了困惑
农业发展
人均GDP高
对外贸易发达
科技发达
制度创新
一部手机走天下
老有所养
劳有所得
学有所教
病有所医
住有所居
幸福感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也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无论古今,只有国家强大,经济发展,才能使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安康。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基础上,人们精神世界也不断充实。
新时代,国泰民安强国可期!
新时代,民富国强只争朝夕!
新时代,民族复兴指日可待!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