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11章 中国的自然环(课件60张PPT+考点梳理精练word)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11章 中国的自然环(课件60张PPT+考点梳理精练word)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1-31 17:20:28

文档简介

2020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11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
知识点一:地形和地势
1.我国地形
(1)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地形复杂多样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
①主要山脉

②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其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如下表)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天山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秦岭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省区分界线
山脉
两侧的省级行政区
西侧
东侧
巫山
重庆
湖北
太行山
山西
河北
武夷山
江西
福建
山脉
两侧的省级行政区
北侧
南侧
祁连山
甘肃
青海
昆仑山
新疆
西藏
南岭
江西、湖南
广东
③主要地形区及其特点
地形区名称
分布
特点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我国西南部
我国最大的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内蒙古
高原
我国北部
我国第二大高原,平均海拔1 000米左右,地势平坦,西北部多沙漠、戈壁
黄土
高原
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
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泛的区域,平均海拔1 000~2 000米,黄土深厚,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云贵
高原
云南东部,贵州大部
平均海拔1 000~2 000米,石灰岩广布,地形崎岖,喀斯特地形
四大盆地
塔里木
盆地
新疆南部
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内部平坦,沙漠广布,在沙漠的边缘多绿洲
准噶尔
盆地
新疆的北部
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盆地中部多沙漠,西北部降水略多
柴达木
盆地
青海省西北部
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
盆地
四川省东部和重庆市
内部多低山丘陵,有“紫色盆地”之称,西部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三大平原
东北
平原
我国东北部
我国最大的平原,以“黑土地”著称,地势坦荡,沃野千里
华北
平原
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临渤海、黄海
我国第二大平原,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而成,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长江中下游
平原
西起巫山,东到海滨
我国第三大平原,由长江及支流冲积而成,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2.山区面积广大
(1)山区面积广大: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2)山区开发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有利条件:我国山区多、平原少,因而耕地资源不足。但其他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3.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优越性
(1)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2)我国地势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概况
名称及界线
海拔(米)
主要地形
主要地形区
第一阶梯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4 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阶梯
界线:大兴安岭—
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1 000~2 000米之间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第三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4)我国地势特点的优越性
第一,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第二,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第三,大河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知识点二:中国的气候
1.中国的气温分布
(1)气温分布特征
①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50℃。
②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在20℃以上,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③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
(2)我国的温度带
温度带
分布区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
寒温带
大兴安岭北段及两侧
一年一熟
小麦、大麦、马铃薯
中温带
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一年一熟
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
暖温带
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小麦、玉米、谷子、甘薯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除热带地区外)
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
水稻、油菜、冬小麦
热带
西双版纳、雷州半岛、海南岛、台湾省南部
一年三熟
水稻、热带作物
青藏
高原区
青藏高原
一年一熟
青稞等耐寒作物
2.中国的降水变化及分布
(1)降水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分布
基本特点(规律)
名称
内容
原因
影响
空间
分布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减少
东南部湿润,愈向西北内陆越干燥
时间
分配
季节
变化
夏秋多,冬春少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
年际
变化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
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成的
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北涝南旱;夏季风弱,南涝北旱
(2)我国的干湿区
干湿地区
分布地区
干湿状况
植被
农牧业
湿润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年降水量>800 mm,降水量>蒸发量
森林
水田为主
半湿润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400 mm<年降水量<800 mm,降水量>蒸发量
森林草原
旱地为主
半干旱
地区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
200 mm<年降水量<400 mm,降水量<蒸发量
草原
灌溉农业牧业
干旱区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年降水量<200 mm,降水量<蒸发量
多荒漠绿洲
农业牧业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气候的总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分布地区
温带
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西北内陆地区
温带
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
亚热带
季风气候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
热带
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
滇、粤、台三省南部以及海南省
高原
山地气候
四季常冬,有的地区终年冰雪覆盖
青藏高原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亚欧大陆内部
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
偏北风(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偏南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影响
范围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岛、海南岛以外都受影响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以东以南地区
对气候
影响
加剧北方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
带来丰富降水,影响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
知识点三:中国的河流
1.河流概况
(1)内流河和外流河
河流
定义
举例
主要分布区
内流河
最终未能流入海洋
塔里木河
西北内陆
外流河
最终流入海洋
长江、黄河
东南部
(2)内流区和外流区
(3)主要外流河与内流河
①主要外流河:属太平洋水系的河流: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等;属印度洋水系的河流有: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有:额尔齐斯河等。
②主要内流河:塔里木河、弱水等。
(4)河流的水流特征
①河流水量补给
河流
河水补给
汛期
影响因素
内流河
高山冰雪融水
夏季
气温
外流河
大气降水为主
夏、秋季
大气降水
②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
夏季风盛行时
冬季风盛行时
水文特征
水位高,流量大,形成汛期
水位低,流量小,形成枯水期
成因
降水集中
降水少
③外流河不同的水文特征
我国外流区南北跨纬度大,各地受季风影响的时间不同,气温、地形、植被等状况各异,所以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又有很大差别,如下表所示:
地区
主要河流
流量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秦岭—淮河以北
东北地区
黑龙江、松花江
水量丰富
汛期短(有春汛、夏汛)
小(植被茂密)

华北地区
海河、黄河
水量较小
汛期短(夏汛,雨季短)
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秦岭—淮河以南
主要河流
流量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长江、珠江
水量丰富
汛期长(夏汛,雨季长)
小(流域内植被覆盖好)

2.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长江源流概况
发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
注入海洋
东海
长度
6 300千米
干流流经省区
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支流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
上、中、下游分界点
宜昌、湖口
主要水电站
丹江口、葛洲坝、三峡
各河段特征
上游: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河道蜿蜒,多支流、多湖泊
下游:江阔水深
长江的开发
在长江支流和干流上相继建起了许多水电站,有“水能宝库”之称;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众多,干支流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有“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的治理
加强全流域的生态建设;在长江流域实行平垸行洪、退田还湖;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
3.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源流概况
发源地
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
注入海洋
渤海
长度
5 464千米
干流流经省区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上、中、下游分界点
河口、桃花峪
(续表)
黄河的
奉献
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到了下游,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利用黄河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发电
黄河的
忧患
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中游多泥沙;下游地上河;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往往出现凌汛;黄河断流
黄河的
治理
在黄河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知识点四:中国的自然灾害
1.定义: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作自然灾害。
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3.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1)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2)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3)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4)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
课件60张PPT。2020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材考点梳理精讲(共18章)11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考点一: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例1】(2017·日照)《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的描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环境,……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读我国经纬网和山脉分布图层叠加图(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回答(1)~(2)题。(1)正确反映30°N沿线地势的是(  )(2)正确表示图中字母区域地形分布的是(  )【解析】(1)我国地形沿30°N自西向东海拔逐渐降低分别是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故选B。(2)图中A山脉是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以西为内蒙古高原。图中B山脉是天山,不是昆仑山,天山山脉以北是准噶尔盆地,以南是塔里木盆地。图中C是横断山脉,横断山脉以西是青藏高原,以东是四川盆地。图中D是我国的台湾山脉主峰玉山。故选A。
【答案】(1)B (2)A1.(2019·巴中)读中国地形图和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_______高原;C______盆地。
(2)B盆地里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_________。
(3)竺可桢先生评论中国有一条山脉,“此山脉南北二区域间之差异,盖以气候显然不同,遂使华北、华南植物之种类,旅行之方式,以及人民之特性迥然有别。”这条山脉就是_________。
(4)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它位于____处。(填数字)青藏四川塔里木河秦岭④2.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A级阶梯的地形区主要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________米以上,该高原有“____________”之称。
(2)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位于图中的____级阶梯。(填字母代号)
(3)B级阶梯是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级阶梯,B、C两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00世界屋脊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二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5)结合下图回答,关于我国地势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东部海上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顺地势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
B.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交通
C.西高东低的阶梯地势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D.当河流从地势高一级阶梯跌落到低一级阶梯时,会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C 考点二 中国的气温与降水分布
【例2】(2019·岳阳)去年11月某日,一股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入侵我国大部分地区,速度快,降温剧烈,影响大,气象预报员作了紧急预报。读当日最低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日,我国最低气温-10℃等温线经过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填全称)
(2)当日,②③两地中,最低气温小于5℃的是______,大于10℃的是________。(填数码)
(3)此时,影响图中①地气温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4)归纳当日我国最低气温的分布特点。________。
(5)图中②地居民收听天气预报后,在生活和生产中怎样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读图分析可知:(1)依据位置,当日,我国最低气温-10℃等温线经过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2)当日,②③两地中,最低气温小于5℃的是②,大于10℃的是③。(3)此时,影响图中①地气温的因素是纬度、地势。(4)当日我国最低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南高北低。(5)图中②北方地区居民收听天气预报后,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对措施:为了应对低温冻害,可加强预警,及时清除高速公路和城市市区的路面积雪,对温室、大棚和畜舍等农业设施进行加固等。
【答案】(1)黑龙江省 内蒙古自治区 (2)② ③ (3)纬度 地势 (4)南高北低 (5)为了应对低温冻害,可加强预警,及时清除高速公路和城市市区的路面积雪,对温室、大棚和畜舍等农业设施进行加固等【例3】(2018·白银)如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及水资源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观察图中等降水量线,描述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受季风影响,从时间分布来看,我国降水________季多,________季少(填“季节”)。
(2)人们常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见降水会直接影响________生产,为我国带来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
(3)我国降水不稳定会引发自然灾害。南方地区雨季过长往往会引发_______灾害,北方地区雨季过短则多会引发________灾害。
(4)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空间分布不均,可行的措施是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有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修建水库、节约用水等。读图分析可知:(1)观察图中等降水量线可知,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同时,受季风影响,从时间分布来看,我国降水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2)人们常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见降水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为我国带来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3)我国降水不稳定会引发自然灾害。南方地区雨季过长往往会引发洪涝灾害,北方地区雨季过短则多会引发干旱灾害。(4)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空间分布不均,可行的措施是南水北调,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的北方地区。
【答案】(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夏秋 冬春
(2)农业 太平 印度 (3)洪涝 干旱 (4)南水北调3.积温是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即活动温度总和,简称积温。下表为我国以积温为标准的温度带划分表。下图为陕西省区域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1)~(3)题。(1)如图能称之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 )
A.秦岭       B.黄土高原
C.渭河平原 D.汉水谷地
(2)如图中影响城市聚落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土壤
(3)古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最可能出现在如图中的( )
A.秦岭山区 B.汉水谷地
C.渭河平原 D.黄土高原ACB4.下图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气温和降水月份分配图”,读图完成(1)~(3)题。(1)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广州 B.武汉
C.北京 D.哈尔滨
(2)四城市中,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A.广州 B.武汉
C.北京 D.哈尔滨
(3)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
A.雨热同期 B.全年高温多雨
C.冬雨夏干 D.全年低温少雨ADA考点三:中国的气候特征及影响气候的因素
【例4】(2017·湘西)读“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B____________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西北部大多数为A__________气候。
(3)与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我国冬季气温明显偏低,夏季气温明显偏高。说明中国气候具有显著的(  )
A.多样性特征 B.大陆性特征
C.海洋性特征 D.垂直性特征(4)造成我国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类型、气候分布、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1)我国东部以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随着纬度升高,呈现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变化。(2)我国西北深居内陆,降水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3)我国有面积广大的内陆地区,气候表现出大陆性的特征,夏季较热,冬季较冷。故选B。(4)我国东部季风气候显著,内陆地区大陆性气候突出,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都很大。故选C。
【答案】(1)亚热带季风 (2)温带大陆性 (3)B (4)C5.(2019·东城区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 “从北纬23度的广州,到北纬53度的漠河,中国的春天每年都要经历一次跨越30个纬度、长达3 300公里的远征。这是生命版图的扩展,一场由(a)的长途奔跑,一次对地理(b)面貌的重新描绘。她翻过南岭,跨过长江、黄河、长城,来到黑龙江边,在越来越高的(c)上,春色次第展开。她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
——摘自《春天的30个纬度》资料2 根据气象标准,春季的划分标准为连续5日平均气温大于10℃且低于22℃,才算进入气象意义上的春天。下图为2010年3月22日全国季节分布图。(1)依据所学,选择①~⑥中合适的词语,补全文中缺失的文本,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填数字)
①南方海岸向北方大陆 ②西部戈壁向东部森林
③河流 ④植被 ⑤纬度 ⑥海拔
(a)  (b)  (c)_____
据图可知,我国入春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④⑤自南向北入春时间依次推迟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地域辽阔(2)据图可知,___以南地区已进入夏季,___以北、____以西地区还停留在冬季。
A.秦岭 B.阴山山脉
C.南岭 D.横断山脉
E.大兴安岭
山脉是重要的地理界线。从秦岭、横断山脉、大兴安岭中任选其一,说出其地理意义。(至少一条)CAD秦岭—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横断山脉—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以上合理即可)(3)与2018年相比,2010年北京入春较晚(早、晚),据表概括近十年北京入春时间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季气候影响多种农事活动,因此古人将春季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与当地相宜的农事活动相结合,形成了农谚,指导农事活动。任选其中一个节气,写出一句农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北京入春时间有变早趋势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合理即可)6.(2019·北培区)读我国部分地区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1)1月份②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②地( )
A.海拔较低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2)图中②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DB考点四 河流的水文特征及长江黄河的治理
【例5】(2019·绵阳)顺义区位于北京市东北方。如图为顺义区水系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图示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属于(  )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平原
(2)与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相符合的是(  )
A.无结冰期 B.汛期短
C.含沙量大 D.流速快【解析】(1)从图上的信息来看,该地大部分位于海拔50米以下,地势平坦,属于平原地形。故选D。(2)外流河大多分布在季风区,河流水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到了夏季我国降水丰富,形成丰水期,由此可见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的影响。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方,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降水变率大,汛期短,多旱涝灾害;冬季气温低,受寒潮影响大。故选B。
【答案】(1)D (2)B【例6】(2017·聊城)读长江、黄河干流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长江、黄河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的汛期短于黄河
B.黄河的流量小于长江
C.长江的流域面积大于黄河
D.两河均属于外流河(2)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  )
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
C.黄河中游地区植树种草
D.黄河下游修建水库,灌溉农田【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黄河、长江的水文特征及治理与开发。(1)长江流经我国的湿润地区,汛期比黄河长,故A选项错误;长江也是我国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故B选项正确;长江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黄河流域面积是752 000平方千米,故C选项正确;黄河注入渤海,长江注入东海,两河均属于外流河。故D选项正确。故选A。(2)长江上游生态脆弱,陡坡垦殖,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淤积河道,故A选项错误;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使得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调蓄洪水、涵养水源的能力大大削弱,故B选项错误;黄河上游落差大,水能丰富。适宜修建水库、水电站等工程。而不是下游,故D选项错误;黄河下游由于中游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形成了“地上河”,因此在中游地区植树种草开展水土保持的做法是正确的。故选C。
【答案】(1)A (2)C7.下图是我国东部三条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1)三条河流汛期都相同,都在_____季,主要是受我国季风影响的结果。
(2)长江、珠江比黄河的汛期长、流量大,请列举造成这种现象的两种原因:汛期长因为________,流量大因为_______________。
(3)北方河流流量小,缺水严重,南方河流流量大,我国为协调南北水资源而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的名称叫“____________”。
(4)三条河流均注入_______洋,称为______河,基本流向都是__________,主要受我国______的影响。其中珠江干流流经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__级阶梯,水力资源丰富。夏雨季长降雨多、支流多南水北调太平外流自西向东二、三地势8.(2019·河南)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时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赞长江】
材料一 啊,长江!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如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1)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其一作答。
①说出长江为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②说出长江中下游适合发展航运的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提供灌溉水源,塑造平原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水量大,江阔水深,水流平缓【忧长江】
材料二 如图为 2004~2016年长江上、中、下游各区域废水排放量统计图。(2)2004~2016年长江上、中、下游各区域废水排放量整体呈现______趋势,其中下游的废水排放量最大。
(3)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主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和干旱。上升洪涝【爱长江】
(4)列举长江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 (答出两点即可)
(5)请你写出一条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并简述其主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洪、发电退耕还湖;减小洪涝灾害,恢复生态系统9.(2018·兰州)读“黄河流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青海湖属于________(填“淡水”或“咸水”)湖。
(2)西宁和济南纬度大体相当,但西宁每年供暖时间大约长一个月,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势高低 B.经济水平
C.距海远近 D.纬度位置咸水A(3)河西走廊是甘肃省的粮仓,这里属于典型的_______(填“季风”或“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农业用水主要靠_________________浇灌。
(4)图中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
(5)黄河的含沙量较大,但不同河段含沙量的大小并不相同。判断黄河在兰州河段和郑州附近河段含沙量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
(6)黄河由①流经②地时水量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非季风(祁连山)冰雪融水太行山脉郑州附近河段 气候干旱、支流汇入少,
人口稠密,引黄灌溉考点五:中国的自然灾害
【例7】(2019·赤峰)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B.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多发地震
D.台风、洪水灾害会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解析】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南方地区降雨多,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故A不符合题意;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故B不符合题意;我国的西南地区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多发地震,故C不符合题意;台风、洪水灾害会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D10.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地地理环境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C(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D11.(2019·鸡西)下列自然灾害与台风带来的强降水无关的是( )
A.山体坍塌 B.寒潮
C.泥石流 D.洪涝灾害B误区警示
1.我国地形分布特点: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各种地形网格状分布。
2.我国陆地海拔最高的地方是珠穆朗玛峰,最低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
3.我国平原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10,美国平原面积占全国的一半。
4.我国大型的水电站基本上都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附近,因为这里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5.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形典型,四川盆地号称“紫色盆地”,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号称“塞北江南”。6.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最凉爽的地方。
7.一般来说,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8.我国东北地区的东部由于地势低平,河湖众多,纬度高,蒸发量小,属于湿润区。
9.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多雨,出现“梅雨”天气,7月,易出现“伏旱”天气,华北平原易出现“春旱”。
10.横断山区地形复杂,垂直差异悬殊,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
11.我国“四川盆地”由于周围山脉环绕,阻挡了冬季风,冬季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更温暖。1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3)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6)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7)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8)冬季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9)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10)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13.额尔齐斯河是我国西北内流区内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14.长江号称“黄金水道”与“水能宝库”。
15.长江位于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的荆江河段,号称“九曲回肠”。
16.黄河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受纬度位置影响,形成凌汛;下游进入华北平原,形成“地上河”,而且流域面积狭窄,支流极少,水量减少。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