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守株待兔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守株待兔 课件(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26 17:3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语文三年级 下册第二单元5守株待兔一、回顾导入,理解课题1.回顾,了解文言文特点。(1) 板书“寓言”二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寓言有什么特点?揠苗助长、亡羊补牢;篇幅短小,用故事说明道理等。(2) 谁听过这个寓言故事?可以给大家讲一讲吗? 这篇寓言和以前学过的寓言有什么不同吗?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语言形式上不同,是文言文。结合三年级上册小古文《司马光》,进一步了解文言文特点。(3)学习文言文形式的寓言,应该怎样做呢?
先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再理解内容,最后感悟寓言。2.齐读,理解课题意思。二、读通课文,理解内容 1.初读,读通词句。左半部分是七画,笔顺是:撇、点、撇、
横、竖、撇、点,右下部分是两个横。2.再读,理解文意。
(1)请大家借助注释,自主读懂内容。可将读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
(2)组内交流整篇寓言的意思。
(3) 两个人合作,一个人读课文,一个人说意思,一句一句对应地说。其他同学认真听,做好补充和纠正。
(4)互相说一说这个小故事的内容。3.细读,提出质疑。
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1)兔子为什么不可复得?
(2)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三、聚焦问题,感悟寓意1.围绕问题,展开思考。
(1) 理解“兔不可复得”:兔子为什么不可复得呢?再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
兔子撞树而死是偶然事件,不会天天发生。既然“兔不可复得”,为什么农夫还要守在树桩前天天等兔子呢?
想象一下,他当时会是什么表情?
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你觉得农夫的行为可笑吗?(2)理解“而身为宋国笑”: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呢? 农夫太傻了,不会天天有兔子撞树而死;农夫想不劳而获,他不知道几乎所有的收获都要靠自己的劳动才能得到.....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发生;不要想着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农夫的行为太可笑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或事呢?有的人不努力工作,就盼着天上掉馅饼;或者有人偶尔在路上捡到钱,就希望天天能遇到这样的事......四、背诵积累,拓展延伸读一读课后的阅读链接《南辕北辙》, 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守株待兔》和《南辕北辙》中的两个人有什么异同点?相同点:一行为都很愚蠢、可笑,不动脑筋,不尊重客观现实
不同点:一个做事不努力,想不劳而获;一个虽然努力了,但是方向不对,也是徒劳。小结:做事一定要努力,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同时还要确定好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成功。拓展阅读,走进经典。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韩非子》一书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如《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老马识途》等,课下用学习本课的方法读一读,理解其中的深刻哲理。